-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00176
- 條形碼:9787547300176 ; 978-7-5473-001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內容簡介
本書發現并重塑了作為中國文化太極的老子和孔子,著者本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哲詩交融、雅俗共賞的癡心,殫精竭慮十數年而推出這一力作。本書著重做了三件事:一是在廣博汲取古今中外學者、哲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推出*新的《老子》、《論語》今譯;二是解構、重構,呈現了《老子》、《論語》在當代觀照下的嶄新結構體系,更利于新而且深地全面理解其真諦要妙;三是倡導道儒老孔的和合會通,對天人合一、動靜有常、陰陽和合、天道圓圓、仁者愛人、知行合一、因有用無、中庸之道、順其自然、內圣外王等作為中國哲學核心的十大理念,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與翔實有力的論證,進而提出我們炎黃子孫應是龍鳳傳人,我們共同的天命是龍鳳呈祥。行文凝煉流暢,融原創性、會通性、學術性與可讀性于一體,備供大眾哲理文化之營養美餐。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目錄
上篇 老子
**章 圓玄妙道
一 怎樣道說不可道說的常道
二 宇宙本根:老子的原子論
三 宇宙本根:氣及道體五論
四 陰陽化生:無盡的螺旋式
五 老子怪論:靜乃順道之動
六 處柔致和:水的*高美德
七 自然無為:無不為的法寶
八 恢恢大網:圓玄至真妙道
第二章 德者得道
一 德的要妙就在天人合一
二 真理即是順其自然
三 倫理以順自然為準則
四 老子的認識論一條龍
五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第三章 治人之道
一 王者應當是圣人
二 在上者的無為之治
三 領導者的群體認識論
四 非戰與用兵之道
五 自然和諧的社會理想
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七 民本:以百姓心為心
第四章 若愚大智
一 大智若愚
二 負陰抱陽
三 知和日常
四 因有用無
五 欲奪固與
六 見小日明
七 妙道圓玄
下篇 孔子
第五章 性與天道
一 孔子講不講性與天道
二 天何言哉與天道觀
三 天生德與合理天命觀
四 人性本直與近遠智愚
五 逝者如斯與松柏不凋
六 把握時機與欲速不達
七 知行合一與言行一致
八 和而不同與中庸之道
九 仁是通貫吾道的一
第六章 立人之道
一 孔子的普世倫理原則
二 仁智勇與忠恕義恭敬
三 敬老撫幼與親親賢賢
四 直道而行與克己復禮
五 必也正名與義利之辨
六 君子小人與成人成圣
七 無信不立與人際交道
八 人生境界與孔顏樂處
第七章 仁政王道
一 德治、禮治與法治
二 大同、小康與衰亂
三 相道與為政在人
四 庶富教與食兵信
五 大一統與尊王化夷
六 國家興亡與為政
第八章 教化師道
一 私家干校
二 問學思行
三 循循善誘
四 因材施教
五 教育民主
六 孔門學生
七 鳳德不衰
八 萬世師表
余論 龍鳳呈祥
后語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作者簡介
洪迪,1932年生,評論家、詩人。著有詩集《雨后新葉》(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詩美學理論專著《現代詩美的創造》(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大詩歌理念》(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隨筆《天馬嘶云》(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等。
- 主題:
看了這書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實老子孔子文化根源都在于周易 老子深入了萬物之境(包括人類社會) 孔子則演譯了禮儀人倫 以致發展成了穩定的社會結構細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