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住區2009/04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11480
- 條形碼:9787112111480 ; 978-7-112-1114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住區2009/04 內容簡介
目前,據世界各權威統計機構的調查顯示,全球老齡人口的增長仍呈現不可遏止的階梯狀上升,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住民結構臼益趨向老邁預示著我們以往樹立的政策標準、價值取向乃至服務體系等均要相應地做出適宜的調整與轉變,而比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該進程的順利與否、速度快慢與成效高低,亦在客觀上提供了一個檢驗各國家與地區政府的反應力與執行力,以及社會基本保障的完善程度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的顯著指標。其提煉于自上而下的一種關注,又扎實地落腳在日常民生的衣食住行中。本期《住區》便來談談方興未艾的“老人住宅”。 一直追隨我們的讀者必定記得, 《住區》曾在創刊的2001年對此有所涉及。數年彈指一揮間,當我們再次面對這個專題時,中國老人居住問題的探討確有一些實際的進展,如在建筑高校中設置的老年人居住的專題課程,以及在市場體系下的老人社區項目等。但結合我國老齡化步伐堅實而迅捷的背景,挑戰依然嚴峻——我們如何才能覓得令自己老有所依的居所?而這樣的居所又需要多少投入才能實現? 我們期望住宅在建造觀念、形式、材料與工法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能有恪守不移的標準,代表著一種普遍規范,而不似魔術師的道具般閃爍其間,令人不明所以地猜度。畢竟,全方位、階段性、長時期地保護并適用于內在的居住者才是住宅之所以成為住宅而存在的根基。因此,在我們習慣縱向地以收入劃分住宅供給鏈條的同時,亦應該橫向地關注個體生命各個周期內的住房需求變化,這也是左右我國住房市場成熟與完善的重要因素。 在這一方面,近鄰日本以及歐洲的諸多國家已有相對深入的探索與嘗試,無論是老人住宅的設計手法,市場構成,還是資金來源與實現形式,均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其中*當矚目的是國外老人住宅設計理念——由機構化提供服務到尊重老人自主生活的轉變。前者傾向于擁有統一的形體和外觀,并采用許多功能指標的理性方式來解決老人居住問題。絕大多數方案是圍繞經濟和工作人員的要求決定的,再輔之以看護和衛生的要求,從而不可避免地犧牲了居住者的需求。而新的理念則更新了任何養老設施設計的落腳點,強調老人住宅的設計更應注重反映文化和地區差異,著眼于為居住者提供的生活質量,使老人們得以獨立地并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與此相比,我們的相關研究仍然處于引介的階段。 “老人住宅”只是一個楔子,這個論題的潛臺詞不止在此。住宅在今天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對住宅的期望在哪里?又如何令其轉變為現實?實際上,這也是《住區》存在的意義,我們所有的努力實踐,均可以看作從各個角度對以上的問題答案的追尋。我們不妨看看“地理建筑“欄目所介紹的各種粗放樸實、因地制宜的居所形制,是否在某些方面比我們的商品住房更有資格稱為“住宅”。當我們的從業者真正能夠如此放低身段,細致入微地體察個體的需求并堪當實現大眾訴求的重任,問題的答案也就觸手可及了。
住區2009/04 目錄
住區2009/04 節選
《住區:老人住宅(2009年4月)(總第38期)》內容簡介:目前,據世界各權威統計機構的調查顯示,全球老齡人口的增長仍呈現不可遏止的階梯狀上升,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住民結構臼益趨向老邁預示著我們以往樹立的政策標準、價值取向乃至服務體系等均要相應地做出適宜的調整與轉變,而比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該進程的順利與否、速度快慢與成效高低,亦在客觀上提供了一個檢驗各國家與地區政府的反應力與執行力,以及社會基本保障的完善程度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的顯著指標。其提煉于自上而下的一種關注,又扎實地落腳在日常民生的衣食住行中。本期《住區》便來談談方興未艾的“老人住宅”。一直追隨我們的讀者必定記得, 《住區》曾在創刊的2001年對此有所涉及。數年彈指一揮間,當我們再次面對這個專題時,中國老人居住問題的探討確有一些實際的進展,如在建筑高校中設置的老年人居住的專題課程,以及在市場體系下的老人社區項目等。但結合我國老齡化步伐堅實而迅捷的背景,挑戰依然嚴峻——我們如何才能覓得令自己老有所依的居所?而這樣的居所又需要多少投入才能實現?我們期望住宅在建造觀念、形式、材料與工法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能有恪守不移的標準,代表著一種普遍規范,而不似魔術師的道具般閃爍其間,令人不明所以地猜度。畢竟,全方位、階段性、長時期地保護并適用于內在的居住者才是住宅之所以成為住宅而存在的根基。因此,在我們習慣縱向地以收入劃分住宅供給鏈條的同時,亦應該橫向地關注個體生命各個周期內的住房需求變化,這也是左右我國住房市場成熟與完善的重要因素。在這一方面,近鄰日本以及歐洲的諸多國家已有相對深入的探索與嘗試,無論是老人住宅的設計手法,市場構成,還是資金來源與實現形式,均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其中*當矚目的是國外老人住宅設計理念——由機構化提供服務到尊重老人自主生活的轉變。前者傾向于擁有統一的形體和外觀,并采用許多功能指標的理性方式來解決老人居住問題。絕大多數方案是圍繞經濟和工作人員的要求決定的,再輔之以看護和衛生的要求,從而不可避免地犧牲了居住者的需求。而新的理念則更新了任何養老設施設計的落腳點,強調老人住宅的設計更應注重反映文化和地區差異,著眼于為居住者提供的生活質量,使老人們得以獨立地并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與此相比,我們的相關研究仍然處于引介的階段。“老人住宅”只是一個楔子,這個論題的潛臺詞不止在此。住宅在今天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對住宅的期望在哪里?又如何令其轉變為現實?實際上,這也是《住區》存在的意義,我們所有的努力實踐,均可以看作從各個角度對以上的問題答案的追尋。我們不妨看看“地理建筑“欄目所介紹的各種粗放樸實、因地制宜的居所形制,是否在某些方面比我們的商品住房更有資格稱為“住宅”。當我們的從業者真正能夠如此放低身段,細致入微地體察個體的需求并堪當實現大眾訴求的重任,問題的答案也就觸手可及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客廳-家裝中的吉祥元素
¥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