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逢場作戲 內容簡介
與我們習慣于用一種獵奇的觀點來看待西方不一樣,莊雪嬋研究中國民間戲曲的功力深厚,完全是以人類學的視角,探討它們與中國古代或當代社會的深刻關系。為了尋找日益衰敗的“民間”,過去的許多年,莊雪禪去了不同地方,研究了不同戲曲種類,比如屬于面具戲的儺戲,比如川劇的火把劇團,比如山西的蒲劇,比如皮影戲,她深入到了中國的鄉村和小城鎮,深入到了官方劇團的幕后,深入到了那些自主經營的劇團和戲曲愛好者中,比如對京劇票友的獨特研究。
逢場作戲 目錄
前言
石郵儺戲
川劇:火把劇團
黃河蒲劇
皮影戲
京劇票友
后記
讓想象力飛起來的畫面(代后記)
致謝
逢場作戲 節選
石郵儺戲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即中國新年期間,石郵村“跳”儺。這一地方禮儀的表現形式是打擊樂伴奏的簡短啞劇表演。這種演出是圍繞著居住在儺廟里的儺神而組織的。在石郵,戲和禮就這樣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還需指出的是,這一整套體系深深根植于該村當地的社會環境之中:在這里,根本沒有任何神職人員,為了這一節慶活動,普通的農民組織起來。即使不在新年期間,儺的“宗教”也支配影響著該村的社會生活。
儺戲
“儺”是歷史*為久遠的漢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在《周禮》、《禮記》以及孔子的《論語》等典籍當中,也能找到這個字。
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前221年),一些被稱為“方相氏”的巫士就從事一種名為儺的驅邪儀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敺疫”(《周禮》)。方相氏還負責在葬禮期間為墓地祛邪。在周期時他們主要有兩項不可分割的職責:禮和戲。或者說,禮是通過如今被稱作“戲曲”的形式表現的。
……
逢場作戲 作者簡介
莊雪嬋(Catherine Capdeville—zeng)1959年出生于法國巴黎。曾在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學習中文,后赴新加坡及南京大學學習。1984年6月,在南京生活了兩年之后,她與曾年結婚,婚后兩人定居北京。她先后在中國和法國工作多年,獲得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人類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搖滾樂。2001年,莊雪嬋開始關于中國民間戲曲的研究,直至2005年,她和曾年共同完成了多項關于該課題的實地調查。本書是這些探索的成果。
- 主題:
可能由于此書出版時間比較久了,我收到的圖書無塑封膜保護,封面和封底有些許臟,書籍內部還比較干凈。中圖網此次快遞包裝只用了一個塑料泡沫的袋子裝書,里面不知為什么沒有用硬紙板函套保護一下,還好書籍沒有磕碰情況,期待以后的快遞會有保護一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