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年輕人要懂得的106條人生經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229532
- 條形碼:9787802229532 ; 978-7-80222-953-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年輕人要懂得的106條人生經驗 本書特色
你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把握將來,你無法改變環境,但能夠改變自己。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話。“世故”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
——魯迅
年輕人要懂得的106條人生經驗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106條成功的人生經驗,書中所選用的事例都是人們熟知的或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以及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跡和典故,不僅可以讓你在了解歷史的同時,還能學到做人的經驗與道理,同時具有非常現實的借鑒性和可操作性。書中列舉的大量事實說明了,做為一個年輕人,應該如何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前進途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如何調整自我等。與其他講述人生經驗的書相比,本書有一個明顯的特色,那就是敢于發揮懷疑精神和反向思維的作用,挑戰在多數人心目中習以為常的觀念,指出其不合理性,揭示了為人處事的種種法則。
本書的內容豐富,涉及到做人的各個方面,從性格的磨練、習慣的養成、自我修養的提升、對自我的認知、做人的心態、說話的技巧、做人的方法、如何結交朋友等九個大方面,全面把握年輕人在為人處事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實際問題,并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全面揭示了做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年輕人要懂得的106條人生經驗 目錄
1.寬容是走向成功的**道門
2.用真誠的心贏得他人的信任
3.言出必行,行則必果
4.用仁愛之心去包容一切
5.人無信則不立
6.信譽是人的**生命
7.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跟別人慪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9.寬容不是軟弱的代名詞
10.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11.營造和諧寬松的生活環境
12.大度的品質可以慢慢去培養
第二章 修養是你立足的身價
1.亦剛亦柔,適當時候要低頭
2.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
3.不要輕易發怒
4.耍小聰明要不得
5.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6.坦然面對成敗得失
7.名利猶如過眼云煙
8.為人成熟而不世故
9.給自己減負,讓自己輕裝上陣
10.道德至上,以德立身
11.不以自己的好惡區分人
12.盡量不去批評別人,且要懂得適當贊美
第三章 調整心態,戒驕戒躁
1.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不要迷失自己的心性
3.人不可沒傲骨,但不可有傲氣
4.簡單生活,就會自在灑脫
5.要有坦然面對一切的心態
6.自我吹噓,惹人厭煩
7.水滿則溢,謙虛為人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8.別做情緒的奴隸
9.不要只盯著別人缺點不放
10.懂得自我約束,適時反省自己
11.正確評價和肯定自己
12.道歉不可怕,原諒得人心
第四章 善于察言觀色,掌握說話藝術
1.話要想好再說,切不可口無遮攔
2.避免與人爭論,沒必要逞口舌之快
3.說話要掌握分寸,分場合和對象
4.學會分辨場面話,也要會說場面話
5.話語親和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
6.善聽弦外之音,領會言外之意
7.保持良好形象,閑談莫論人非
8.幽默的話語可以提升你的人氣
9.善于察言觀色才能游刃有余
10.透過眼神來查探別人的意圖
11.通過言談來識別一個人
12.聰明人懂得自我解嘲
第五章 以禮數待人,明方圓之道
1.禮貌待人永遠沒有錯
2.微笑是**的一種禮儀
3.禮品傳情,情真意切
4.外圓內方,懂得隨機應變
5.圓通做人,而不是圓滑世故
6.融“忍”與“不忍”于胸腹之中
7.不要沒有原則的濫充好人
8.不要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9.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10.要懂得避重就輕,繞道而行
11.智者因人而異,因時而變
12.千萬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第六章 聰明深處是糊涂,大智之人看似愚
1.恃才放曠招人妒,大智若愚是上策
2.真人不露相,懂得裝糊涂
3.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裝傻
4.善于掩藏鋒芒,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5.有時候吃虧是福
6.占小便宜吃大虧
7.用糊涂掩飾內心的聰明
8.過于較真累己累人
9.不要自以為聰明
10.愚鈍是做人的大智慧
11.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第七章 拿得起放得下,杜貪念絕私心
第八章 做人低調一點,遇事虛心對待
第九章 搞好人際關系,贏得他人尊重
年輕人要懂得的106條人生經驗 節選
**章 誠信是你立足的資本
1.寬容是走向成功的**道門
古人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意思即為,做人要有寬廣的胸襟,要有容人之量。一個人如果總是只為自己著想,那么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失去很多重要的機遇,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氣度,能夠寬厚為懷。
寬厚為懷,就是不計前嫌,用熱情對待來取代斤斤計較、有仇必報,這樣不僅可以徹底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而且還是提高人氣的好方法,你的寬厚大度,有可能會換來別人對你的感恩和佩服,從而讓別人由衷地敬重你。
三國時期,東吳老將程普原先與周瑜不和,雙方關系相當緊張,周瑜并沒有因程普對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而將程普的過錯,全部包含在自己寬大的度量中。
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寬宏大量所感動,令他欽佩不已,以至與周瑜交往若“飲醇醪自醉”,就像喝了又濃又醇的美酒,讓人心爽神清。
寬厚待人,以諒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髓著時間的推移,對方對待你的態度終歸也會改變。在受到他人誤解、與人因沖突彼此產生隔閡時,不要因為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惡劣,而改變自己寬厚待人的原則,要始終以友好的方式對待對方。
寬以待人,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較強的相容度。人們往往把寬廣的胸懷比作大海,能廣納百川之細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彈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韌性。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這就是說,兼容接納、團結更多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共奮斗,在困難的時候共患難,進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創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反之,相容度低,則會使人疏遠,減少合作力量,人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夠將別人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因此嚴厲地指責別人。在與人相處時,要懂得隨時體諒他人,在溫和且不傷害人的前提下,適宜地幫助別人。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別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無法達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人為的困擾,關鍵在于寬容。處世做人不應用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權利,只有做一個肯理解、容納他人的優點和缺點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而對人吹毛求疵,又批評又說教沒完沒了的人,不會有親密的朋友,大家對他只有敬而遠之。
因此,人應當有廣闊的胸懷,宏大的氣度。大河里生活的魚,不會因遇到一點風浪就驚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魚就不同了,一感覺到有點異常動靜,立刻四處逃竄。人也是這樣的,胸襟坦蕩寬廣的人不會為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團團轉,他們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他們是做事穩重、從容不迫的人。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交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種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妊,而楚亭的亭卒懶惰,對瓜事很少過問,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面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個無月之夜,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后,氣憤難平,報告給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宋就聽了以后,對梁亭的人說:“楚亭的人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愿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么為什么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
梁亭的人聽了宋就的話后覺得有道理,于是就照辦了。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后,感到非常慚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這事報告給了楚王。楚王聽說后,也感于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既以示自責,也以示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鄰。
以仁恕之道推及他人,可以使人有個寬廣的胸懷,容忍別人的過失。同時,也可以不因別人合理的指責自己而遷怒別人,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
君子能容人所不能容,寬容大度,不僅可以促進人際關系,還可以樹立自身形象。無論是什么樣的人,都希望自己能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從而提高一些人氣,如果沒有了人氣也就相當于沒有了影響力,一個名聲不好的人,到哪里都不會受人尊敬和愛戴。
要想做到寬厚大度,就要求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必須摒棄個人私欲,不能被自私自利的想法控制了思維,為自己的一己之利與他人爭得面紅耳赤;也不能為了炫耀自己,而傷害了他人。同樣,像那種“報復之心”、“妒嫉之念”作祟時,更應該及時消除,不能讓它們在自己的腦海中存活。
有容乃大,是時代成功者必須鍛造的一種品性。寬容是以遼闊的胸襟容納各種智慧,寬容是一種與人相處的良好品格,更是吸納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創造自我價值的良好思維品質。
寬容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一個人必須有寬闊的胸襟,才能保持良好的競爭狀態,偏狹和嫉妒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終走向失敗。
寬容是處世做人的要點。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處處提防,不能寬大為懷的人,必然會因孤獨而陷于憂郁和痛苦之中;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能主動為他人著想,肯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魅力,才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無理爭三分,得理不讓人,小肚雞腸。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聲不響,得理也讓三分,顯得綽約柔順,君子風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則具有一種天然的向心力。一個活得嘰嘰喳喳,一個活得自然瀟灑。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問題,自然應當不失原則地論個青紅皂白,甚至為追求真理而獻身也值得。
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有人往往為一些非原則問題爭得不亦樂乎,誰也不肯甘拜下風,說著論著就較起真來,以至于非得決一雌雄才算罷休,嚴重的甚至還會大打出手,或鬧個不歡而散,影響團結。越是這樣的人越對甘拜下風的人瞧不順眼。時下里流行一句話:“玩深沉。”
其實,這種場合玩點深沉正顯示了大度綽約的風姿。爭強好勝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謙和的人,原本就把出人頭地看得很淡,更不屑為一點小事小非而爭論。越是你有理,越表現得謙和,往往越能顯示一個人的胸襟之坦蕩、修養之深厚。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以善良的人性為人處世,自然會獲得他人的認可。一個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定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年輕人要成大事,一定要有一個開闊的胸懷,只有養成了使自己的胸襟開闊,坦然面對,包容一些人和事的習慣,才會在將來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與輝煌。
2.用真誠的心贏得他人的信任
誠實是為人處世的*高品格,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美德。不論什么時候,也不論是在什么情況下,誠實都能讓你贏得他人的敬重和信任。
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個人種下什么,就會收獲什么!”只有誠實才能取勝于人,誠實的價值比靠欺騙得來的利益大過無數倍。
作為一個年輕人,立足于社會,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誠實的品質,只有誠實才能贏得他人對你的尊重和信任,才能為以后的成功埋下伏筆。
我國歷史上著名詞人晏殊在還沒有成年時就參加過殿試考試,他看了試題后說:“我10天前已經做過這個題目,而且文章草稿還保存著,請皇上換別的題目吧。”宋真宗對晏殊這種誠實的表現非常欣賞。
有一年,宋真宗特許臣子們挑選旅游勝地舉行宴會。不管大小官員都積極地報名參加,晏殊由于生活拮據,沒有錢出去游玩,便留在家中與兄弟讀書論理。
有一天,宋真宗為太子挑選輔佐的官員,眾人中宋真宗挑選了晏殊擔此大任。當朝宰相不明白皇帝的真正用意,真宗解釋說:“我聽說各級官員,無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達旦,歌舞不絕,惟有晏殊閉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謙厚,正可擔當輔佐太子的重任。”……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