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282344
- 條形碼:9787538282344 ; 978-7-5382-823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中國歷史上影響*大、*有研究價值和*被廣泛關注的30大歷史懸案,內容涉及野史傳奇、帝王身世、戰爭懸案、宮廷政變、神秘寶藏、歷史奇案等。作者從文獻資料、考古發現、民間傳說、學術論證、*新觀點等多種角度,全面詳細地探討懸案的來龍去脈,科學嚴謹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讀歷史,力爭給讀者提供有關懸案*權威、*豐富、*全面的信息,用現代眼光揭開歷史懸案。通過閱讀本書,您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而且還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進面堅定向求知世界挑戰信心。
作者羅杰從“現代性”角度去全新詮釋“歷史暴力”的內在美學品質,清醒而又樂觀地深刻揭示出隱藏在歷史深處的人性的幽暗,從而激發起人們回望逝去的時代的那種愛恨交織的復雜情感。羅杰細細解剖了隱藏在歷史欲望底層的暴力因子,他打亂了已有的、教科書般的陳舊邏輯,對中國歷史作了嶄新的詮釋。特別讓人困惑和驚喜的,是他掀開暴力血淋淋的肌膚,觸目驚心地展現暴力背后的集體無意識根源以及*深層的民族心理積淀。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內容簡介
羅杰從驚心、傷痛、恐懼、迷醉、殘暴、貪婪、陰謀等歷史瞬間,撥開歷史迷霧,訴說歷史本相,找尋人事歸宿,結果卻發現大事件通通是夫歷史的過客。
《歷史罪》帶給讀者的歷史現場感和身份代入感,及敘事的節奏感和分寸感,使得羅杰區別于其他歷史作家。每到關節點合理設問,直讓人想到百家講壇沒有延請羅杰開講也許是個錯誤。也正因此,我們說他是更具有現代性和當下性的作家。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目錄
嚇死秦始皇的神秘預言(秦)
一定要干掉孔融(東漢)
奪宮:隋煬帝繼位始末(隋)
李顯登基真相(唐)
首席男寵暴死瑤光殿(唐)
斧聲燭影疑云重重(北宋)
暗害王珪(北宋)
真假柔福帝姬(南宋)
兄弟贈你奪命酒(元)
晚清**疑案:光緒帝死因之謎(晚清)
權謀爭斗篇
“禪讓”騙局(上古)
巫蠱連環案(西漢)
拓拔珪“弒母立子”(北魏)
大唐宮廷**血案(唐)
馬嵬驛迷霧(唐)
宋光宗私房話:我怎么可能不瘋(南宋)
金朝皇統冤案(金朝)
誰制造了胡惟庸案(明)
建文帝失蹤疑案(明)
把韋昌輝剁成肉塊(太平天國)
悚魂秘錄篇
越小越暴虐:劉宋帝王骨肉相殘(南北朝)
蒙哥大汗的5種死法(元)
乾隆朝大貪污幕后(前清)
袁世凱告密疑團與鴉片戰爭政策(晚清)
魯迅祖父科場行賄(晚清)
揭秘晚清江湖幫會(晚清)
瘋狂盜竊東陵墓(民國)
民國大案:暗殺史量才(民國)
1938長沙大火之謎(民國)
1942河南大饑荒(民國)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節選
嚇死秦始皇的神秘預言——(秦)
華陰縣平舒道上,闃無人跡,像條被遺忘的路。沿途滿目蕭瑟,深秋落葉宛轉墜落鋪滿一地。天色漸晚,出使關東的使者駕馬車行經其間,陣陣涼意由后脊穿透胸膛。愈往前行愈冷清,眼看就要駛出了平舒道,前面忽然出現一個陌生人,攔住馬車。
這人手里拿了一塊玉璧,不聲不響地塞給使者。使者狐疑接過,未及開口,對方就搶先說了一句話:“今年祖龍死!”擲地有聲。
使者嚇得夠戧。“今年祖龍死。”祖,就是始祖,人之先;龍,君之象。意思是說今年秦始皇要死。
陌生人撂下這句石頭般冷硬的話,掉臉兒飛快走掉,使者回過神再想找,人早已不知去向。
他甚至沒瞅清來人的模樣,只覺事關重大,加速向秦國首都咸陽奔馳。
這一天,是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深秋的一天。
使者回到咸陽,立刻向秦始皇報告了途中遭遇的詭異事件。秦始皇心驚肉跳!盡管這種詛咒他的預言已不是頭一回了,可對一個迷信到極端的帝王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刺痛心靈的奔襲,很難讓他不回想起頭一回出現的那條詛咒。
說起來,那更像一首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
這押韻的流行小調,流傳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當時,百姓民夫修筑阿房宮,負擔沉重。這條反動口號無疑是民眾的心聲。
轉眼過了十年,到了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又出現第二個詛咒。這一回更玄乎——在秦國的東郡,有一塊隕石打天上掉下來,掉就掉吧,不過是一塊石頭,而令人驚愕的是,石頭竟然刻有六個大字:“始皇死而地分”。
這事兒透著奇異,隕石刻著字,莫非這石頭是刻好字再從天而降的?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這簡直就是一個神話,即便是秦始皇時代,這也是讓人難以完全信服的。
肯定是有人在搞鬼!
這不是一般性的擾亂社會治安案件,其背后的險惡用心是咒死國家領導人,推翻國家政權。問題極其嚴重,屬于刑偵一號案。
御史受命前往秦國東郡徹查此案。相當棘手,沒有一絲線索,只能靠推斷尋找作案嫌疑人。而圈定的作案嫌疑人有兩類。一類可能是平民百姓,當時賦稅繁多,刑罰嚴酷,人民難堪重負,出于怨恨,因此刻反動標語咒罵國家領導人——這是司馬遷的看法。確在情理之中。
另一類作案嫌疑人可能是被吞并的六國貴族或者他們的后裔。他們在戰爭中飽受打擊,對秦始皇已痛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他們無力反抗,更談不上復辟。只能泄泄私憤,刻反動標語這事他們一準兒干得出來。
可令御史頭疼的是,他沒有一點證據。多次審問,沒人敢承認,承認就是找死。
御史感到兩難,他既不能把所有嫌疑人都殺掉,真兇緝拿不到又沒法兒向秦始皇交代。
限期破案的時間一天天近了。御史慌亂,情急之下,摳頭皮琢磨出一條對策——“殺人燒石”。把那塊惹禍的石頭燒掉。讓石頭上的詛咒化為灰燼;然后,將隕石降落地點的周邊民眾全部殺光。
大屠殺很勁暴,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無辜者人頭如割韭菜般落地,尸首層疊,血流成河。
燒石頭是個技術問題,砍頭連技術都不需要,心狠手辣即可達成。
御史回到宮中,將案件處理結果稟告秦始皇。
秦始皇面無表情,既不氣惱,也不高興。對于御史的無能,他沒有褒獎也沒降罪。他知道,此案再查下去也是一樁懸案,不得不就此了斷。
案草草結了。沒多久,令秦始皇更意想不到和崩潰的事情發生了——神秘人物閃現華陰縣平舒道,留下一塊玉璧,留下一句恐怖預言“今年祖龍死”!
秦始皇定睛端詳這塊玉璧,又叫來官員仔細查驗。查出的結果險些讓秦始皇把自個兒噎死。這塊玉璧不是別人的,竟是秦始皇自己的。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南巡時,經過長江,不慎將這玉璧遺落江中。時隔幾年,它神奇地回到了秦始皇手上,難道是神靈的安排?難道神靈預告自己今年得死?秦始皇的精神猶如被重拳猝然一擊,瞬間委靡,身子有千斤重,腳卻如踩棉花,心跳猛烈,脈搏倒弱了。
實際上,秦始皇的身體早就不行了。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到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的身體每況愈下。他說話時發出一種“豺聲”,就是豺狼的聲音,從當代的醫學角度分析,是支氣管的病狀。這病癥擱當時是頂厲害的頑癥。
這種狀況下,打擊秦始皇的精神和心理,用意何在?平舒道的神秘人物會是誰?
“今年祖龍死”!詛咒也罷。預言也罷,都是向秦始皇傳遞一個信息:
不出幾個月。你就得死。
此案的嫌疑對象,首先可以排除平民百姓。從證物玉璧來分析,江中打撈玉璧,不是個簡單的活,得耗費巨大物力,民眾的經濟實力完全不可能達到。因此,百姓可排除在外。
其次,原六國貴族及其后裔也可以排除。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仍需巨大的花費。先得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打撈玉璧,然后千里迢迢跑到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平舒道,蹲點守候使者到來,才能送上玉璧。如此費盡心機,若是只為嚇秦始皇一跳,就太扯淡了。何況,他們怎么知道秦始皇就一定會惶恐,一定會受到精神上的打擊呢?
唯一有作案可能性的,是擁有財力人力的秦帝國統治集團高層人士。而且,他們熟知使者動向,能夠計算出使者到達華陰縣平舒道的時辰;另外,始皇三十五年的時候,一個叫盧生的術士告訴他說:“仙人的方術里講了,君主要時常微服巡行,以避惡鬼。惡鬼退避,真人來臨。希望君上居住的宮殿,不要讓人知道,然后才可獲得長生不死的藥。”
“我羨慕那些真人。”秦始皇由衷自語。于是,他自稱“真人”,而不稱“朕”。
他聽從盧生的話,下令將咸陽旁二百里內的二百七十座宮觀的腹道、甬道相連,置滿帷帳、鐘鼓和美人,凡是他駕車所到之處,有誰敢說出他居住的地方,立刻處以死刑。
臨幸梁山宮的時候,秦始皇從山上看見丞相車輛馬騎眾多,勃然大怒,罵道:“這是宦官泄露了我的話!”
于是,審問宦官,卻沒一個敢承認,秦始皇下令將他們全部處死,從此以后,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群臣有必須請求秦始皇決定的事情,都聚在咸陽宮候旨。只有*親信的人才能了解他的精神狀況和身體近況。
如果秦始皇看清這一點,將會不寒而栗。他也一定會逐個調查身邊寵幸的近臣。然而,這條詛咒宛如一條斑斕毒蟒,牢牢糾纏勒緊秦始皇的脖子,讓他喘不過氣,讓他心慌胸悶,讓他手足無措。
他支氣管病愈發嚴重了。他唯一解脫方式是占卜,渴望以此得到解脫。
術士的卦辭說:“君上你要出游,或者遷徙,方可保住性命。”這就像某些江湖算命先生,對人說百日之內你必有血光之災一樣,要想安泰無恙,就得出門躲一躲。
可憐的秦始皇,一代君王。經歷過多少狂風猛浪。末了卻栽倒在術士的小伎倆上。他很犯愁,朕是皇帝,怎能隨便搬家呢?朕若搬家,等同遷都。早在商鞅變法時,秦國由櫟陽遷都于咸陽,橫不能再遷回去吧。
遷徙不成,那就出游。至于遷徙嘛,就讓別人代勞吧。
于是,秦始皇下令,三萬人家遷徙到毗鄰匈奴的北河榆中。這些人拖家帶口,長途跋涉,飽受風霜苦寒,不少老弱病殘者路上就死掉了。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10月,癸丑,秦始皇開始了他的當皇帝以來的第五次出游,這也是他*后一次出游。
這一去走人了生命的絕境,這一去再沒有坐回皇位,這一去魂歸地府,再回頭早忘這一世的事兒了。
假若此時,秦始皇冷靜分析一下“今年祖龍死”一案的作案動機,就不會如此恐懼了。
作案人應當想到一點,如果預言不準,將適得其反,恐嚇的效果沒達到,搞不好還會讓秦始皇活得更滋潤。
顯而易見,作案人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詛咒秦始皇,而是警告。
“今年祖龍死”只是半句話,還有半句話,那個神秘人物沒有說,他故意讓秦始皇自己去猜。
此時的秦始皇才四十九歲,不過是個奔五張的人。即便有支氣管病,也不會說死就死。所以,“今年祖龍死”的真正含義是:“你時日已不多。”后半句沒說的話是:“該想想后事了。”
一個皇帝有什么身后事?*緊要的當然是誰來繼承自己的帝位。秦始皇恰恰沒有對此作出決斷。
由此可見。作案人扔玉璧、留預言,對秦始皇并沒有惡意,只是一種提醒。提醒他及時安排身后事。這一推斷,再次證明作案者是親信集團中的一員。提醒是一種催促,這個人知道秦始皇身體狀況糟糕,如不早日確立嗣君之位,將來萬一猝死,國家一時無君,天下必亂,人心必亂。因此,這個人深謀遠慮,是個愛國忠君的大賢臣。
此案的幕后策劃者居然是這樣一個人物,居然是這樣一種動機,這太出乎人們的意料。
這個幕后策劃者究竟是誰呢?
他似乎就在秦始皇*后一次出游的隨行人員中。
……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相關資料
在《歷史罪》這部書中,羅杰對“暴力歷史”的風格化處理成為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給全中國讀者提供了一種審視暴力歷史的全新東方美學視角,第一次使暴力歷史成為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著名歷史寫作狂人 赫連勃勃大王 代表作:《極樂誘惑》《帝國的正午》
羅杰自人性黑暗處著眼,放才于歷代迷案之間,洞幽抉隱,囊括古今,極盡精彩。作者雖云“不忍細讀”,而讀者實當細讀。
——最受讀者歡迎的歷史作家 曹三公子 代表作:《流血的仕途》
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因此,在真偽莫辨的所謂歷史中拷問當事者的罪責,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歷史罪》中的一個個故事,在帶我們親歷一段段鮮為人知的舊事的同時,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在這千百年來,人們心中的惡,其實從來不曾改變。
——暢銷書作家 雷米 代表作:《心理罪》系列
歷史罪:不忍細讀的史案真相 作者簡介
羅杰,生于北京,現居成都。他稱自己是個居家過日子的宅男,不入對不應景的型男,以及樂意碼字換酒喝的作男。 崢嶸歲月,金戈鐵馬,英杰輩出,殺伐決斷,大約每個人從小就有這樣的夢想吧,哪個男兒不想“醒掌天下事,醉臥美人膝”——羅杰更想! 羅杰作品,極具歷史現場感和身紛代入感,撫摸歷史的每個毛孔,將人帶入歷史每個細節,每個瞬間。 代表作品:《歷史罪》、《命案高懸》、《歷史的體溫》、《包公拍案驚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