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30931
- 條形碼:9787108030931 ; 978-7-108-03093-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本書特色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介紹了:至少在過去50年里,《紐約時報》的編輯方針——從它對于1954年《越南問題日內瓦協定》到當今伊拉克的報道——均未將國際法納入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考N2.中。正如《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作者所示,就《紐約時報》的新聞品質以及媒體在一個所謂法治國家里的功能而言,這一過失是意味深長的。在這部審慎嚴謹的學術著作中,作者揭示了《紐約時報》如何持續不斷地謬報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相關問題,包括1964—1965年為報復東京灣和波來古事件而轟炸北越的行動、20世紀80年代里根政權對尼加拉瓜桑迪尼斯塔政府的政策、2002年短暫推翻委內瑞拉民選總統烏戈’查韋斯的軍事政變,以及2003年布什政權對伊拉克的入侵。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目錄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節選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內容為:當今世界究竟是由法治還是單邊訴諸武力來主宰?在這部論證周密、力透紙背的研究著作中,作者揭示了《紐約時報》是如何持續不斷地謬報美國外交政策相關問題的,包括1964-1965年為報復東京灣和波來古事件而轟炸北越的行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對尼加拉瓜桑迪尼斯塔統治的政策、2002年短暫推翻委內瑞拉民選總統查維斯的軍事政變、 2003年布什政府對伊拉克的入侵。《紐約時報》的編輯方針未被國際法納入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考量之中,這不得不成為一個“過失”。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相關資料
第一章 事實或法律的缺席:美國入侵伊拉克2003年3月20日,美國對伊拉克實施軍事入侵。這次攻擊發生之前,布什政府曾多次發出威脅信號。盡管一國對另一國的入侵涉及《聯合國憲章》之根本內容,但《紐約時報》社論版從2001年9月11日到2003年3月21日的70篇社論卻絕口不提“《聯合國憲章》”、“國際法”這樣的字眼,而3月21日之后,到目前為止,它也未曾引用國際法來討論這次入侵或占領。這樣一來,美國報業的主要代言者拒絕在該報上就美國對另一個國家的重大軍事入侵和占領是否違反了國際法準則發表看法。更廣闊的政治背景明確要求《紐約時報》就入侵伊拉克的合法性進行表態。美國主要盟國的首腦和外交部長們、駐聯合國大使們以及其他官員們指出,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批準而入侵伊拉克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而該憲章是現代國際法的基石。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舉行游行示威,抗議美國的侵略威脅,很多人援引國際法作為反戰的依據。《聯合國憲章》的基本準則禁止未經安理會授權而使用武力,除非遭遇武裝入侵,而美國的這次入侵當屬禁止之列。盡管依據國際法準則反對入侵伊拉克的呼聲很高,或者,至少應援引國際法作為標準,來分析訴諸武力是否合法,但《紐約時報》社論版表明,它不會將依法執行對外政策的義務推向布什總統。由此可見,社論版不想卷入國際社會對伊拉克戰爭合法性問題及其是否得到世界公認所給予的法律關注。當布什政府官員說入侵伊拉克乃是其全球“預防性戰爭”這一理論信條(該信條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前線實例時,《紐約時報》社論版普遍回避引用國際法對該信條做出評價。美國總統及其高級內閣成員在好幾個場合放出言論,說無論安理會授權與否,他們都準備入侵伊拉克,但《紐約時報》社論版在回應時卻從未提及《聯合國憲章》禁止武力威脅的條款。而且,布什政府最終未經安理會授權便侵入伊拉克,而《紐約時報》社論版對這一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卻置若罔聞。在拒絕引用國際法的同時,《紐約時報》社論版也拒絕指出《美國憲法》對總統和國會權力的限制:不允許總統和國會在美國沒有被別國進攻的前提下,批準入侵該國,或者做出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舉動。《美國憲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根據合眾國的權力已締結或將締結的一切條約,都是全國的最高法律”。1967年,一班著名的美國法律學者寫道:“既然美國政府視已經生效的條約為全國的最高法律,那么,違反此類條約也可視為違反美國憲法。”因為,這些律師指出,美國
一紙瞞天-《紐約時報》如何謬報美國的對外政策 作者簡介
霍華德·弗里爾,信息甄別公司(Diffe r-entiated Information,IiqC)創始人及總裁,《戰爭之犬:(華爾街日報)社論版與反對國際法的右翼運動》(2005年)(Dogs of War:The WalI Street Jou rnal Editorial Page and the R|aht— Wing Campaign Against Intemational Law)一書。
理查德·福爾克:普林斯頓大學阿爾伯特·G.米爾班克國際法理論與實踐退休教授,近作包括《開放中東》(Unlocking the MiddleEast)和《反恐大戰》(TheGreat TerrorWar)。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