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68239
- 條形碼:9787111268239 ; 978-7-111-26823-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以Intel8086為基礎,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的結構、典型微處理器、存儲器技術、8086CPU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輸入輸出接口、微型計算機總線技術、人機交互設備及接口等知識,對微型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嵌入式系統也作了簡單介紹。本書以微型計算機的關鍵技術(如微處理器、cache、存儲管理、中斷、DMA和系統總線等)作為重點,并結合實例進行了分析,書后的配套實驗可使讀者熟練掌握關鍵技術的要點和應用方法,引導讀者逐步掌握計算機硬件電路分析、應用和程序設計的能力。
本書內容豐富、應用性強,并提供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電類相關專業的教材或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微型計算機科研、生產、教學和應用開發的科技人員的自學或參考用書。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
1.2 數據表示與數字信息編碼
1.2.1 數據格式及機器數
1.2.2 數字信息編碼的概念
1.3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1.3.1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結構
1.3.2 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4 小結
1.5 練習題
第2章 典型微處理器
2.1 8086CPU的內部結構
2.1.1 8086CPU的內部功能結構
2.1.2 8086CPU的寄存器結構
2.1.3 8086總線的工作周期
2.1.4 存儲器組織
2.2 8086CPU的引腳功能與上作模式
2.2.1 工作模式
2.2.2 8086的引腳信號和功能
2.2.3 8086CPU的時序
2.3 80x86/Pentium系列CPU技術發居
2.3.1 80x86系列微處理器簡介
2.3.2 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簡介
2.4 小結
2.5 練習題
第3章 存儲器技術
3.1 存儲器概述
3.1.1 存儲器的分類
3.1.2 存儲器的主要性能參數
3.1.3 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3.2 讀寫存儲器
3.2.1 靜態讀寫存儲器(SRAM)
3.2.2 動態讀寫存儲器(DRAM)
3.2.3 只讀存儲器(ROM)
3.2.4 可擦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3.2.5 電可擦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EPROM)
3.2.6 閃速電可擦編程只讀存儲器(閃速F1ASh)
3.3 存儲器的連接
3.3.1 存儲器的擴展
3.3.2 存儲器尋址
3.3.3 存儲器芯片的選配
3.3.4 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3.4 存儲器管琿
3.4.1 IBMPcⅨT中的存儲空間分配
3.4.2 擴展存儲器及其管理
3.5 內部存儲器技術的發展
3.5.1 多模塊交叉存儲器
3.5.2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3.6 外部存儲器
3.6.1 硬盤及硬盤驅動器
3.6.2 光盤存儲器
3.7 小結
3.8 練習題
第4章 8086CPU指令系統
4.1 指令格式與尋址方式
4.1.1 指令格式
4.1.2 尋址方式
4.2 8086CPU指令系統
4.2.1 數據傳送類指令
4.2.2 輸入,輸出類指令
4.2.3 算術運算類指令
4.2.4 位操作類指令
4.2.5 串操作類指令
4.2.6 控制轉移類指令
4.2.7 處理器控制類指令
4.3 Pentium系列CPIJ的指令系統
4.3.1 Pentium系列CPU的新增尋址方式
4.3.2 pentium系列CPU的新增指令
4.4 小結
4.5 練習題
第5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5.1 匯編語言概述
……
第6章 輸入/輸出接口
第7章 常用可編程接口芯片
第8章 A/D及D/A接口
第9章 微型計算機總線技術
第10章 人機交互設備及接口
第11章 微型計算機應用系統
附錄
參考文獻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節選
第1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
計算機是一種自動、高速、精確地進行信息處理的現代化電子設備。從1946年**臺計算機誕生至今僅50多年,計算機已經由電子管時代、晶體管時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發展到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現正在向第五代計算機發展。從70年代初,由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微型計算機問世,到現在僅30年左右,微處理器已經推出了四代產品:4位微處理器、8位微處理器、l6位微處理器和32位以上微處理器。在微型計算機的發展過程中,*成功也*具有影響力的是IBM PC系列微機,又稱PC(Personal Computer)。1982年,IBM公司推出了以Intel 8086 CPU為處理器的IBM PC。1983年,IBM公司又推出了采用Intel 8088 CPU為處理器的IBM PC/XT。這兩種機型的內存均為1MB,支持單任務的操作系統。l984年,以Intel 80286為CPU的l6位增強型PC IBMPC/AT上市,其內存可達到8MB,并支持多任務多用戶操作系統。繼IBM PC/AT之后,Intel公司推出了32位微處理器80386和80486,由80386和80486 CPU構成的PC 80386和PC 80486內存物理地址空間可達4GB,支持多任務多用戶操作系統,并增加了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80486以后的CPU,名稱上改為奔騰(Pentium)系列,其字長已達到64位,運算速度和功能、性能與PC 80486機相比有很大提高。
在微機家族中,單片微機的發展同樣引人注目。單片機是把CPU、一定容量的存儲器和I/O接口電路集成到一片芯片上,構成具有計算機完整功能的一種微機。單片機的字長已由4位、8位發展到目前的l6位,存儲器可以擴充到64KB,同時還含有模數控制器(ADC)和數模控制器(DAC),并且有功能很強的指令系統。單片機在工業控制和智能儀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