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子設計與裝調技術基礎 1.1 電子元器件的選擇 1.1.1 電阻器 1.1.2 電容器 1.1.3 電感器 1.1.4 開關及接插元件 1.1.5 半導體分立器件 1.1.6 集成電路 1.1.7 傳感器 1.1.8 繼電器 1.1.9 表面貼裝元件 1.2 裝配與焊接 1.2.1 裝配工具 1.2.2 焊接材料 1.2.3 焊接工藝和方法 1.3 印制電路板的設計與制作 1.3.1 印制電路板的結構布局設計 1.3.2 印制電路板上的元器件布線原則 1.3.3 印制導線和焊盤 1.3.4 印制電路板設計 1.3.5 印制電路板的制作 1.3.6 印制電路板的檢驗第2章 電子設計與裝調基本方法 2.1 概述 2.1.1 電子系統與電路設計 2.1.2 電路設計原則 2.1.3 設計電路時應注意的事項 2.1.4 電子設計與裝調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2.2 電子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 2.2.1 電子電路設計的一般流程 2.2.2 設計任務的提出 2.2.3 總體方案的選擇 2.2.4 硬件單元電路的設計與選擇 2.2.5 硬件電路中元器件參數計算與選擇 2.2.6 硬件單元電路的計算機仿真 2.2.7 軟件設計與調試 2.2.8 畫出總體電路草圖 2.2.9 總體電路實驗 2.2.10 繪制正式的總體電路圖 2.2.11 結構設計 2.2.12 設計文件 2.3 電子電路組裝與調試 2.3.1 電路組裝與調試概述 2.3.2 元器件的預處理 2.3.3 電路板布局 2.3.4 電路的焊接 2.3.5 電路調試準備 2.3.6 電路靜態調試 2.3.7 電路動態調試 2.4 干擾與抑制技術 2.4.1 干擾的產生及傳播 2.4.2 干擾的抑制 2.5 故障與診斷 2.5.1 電子電路故障產生的原因 2.5.2 常見的電子電路故障現象及其原因 2.5.3 電子電路故障診斷與排除 2.6 常見技術指標與測試 2.6.1 電子電路基本參數測量 2.6.2 電壓波形參數測量 2.6.3 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標的測量 2.6.4 高頻電子系統的技術指標及測試 2.7 電子設計報告及電子設計所需參考資料的選取 2.7.1 電子設計報告的要求 2.7.2 電子設計報告的格式 2.7.3 電子設計所需參考資料的選取第3章 基本單元電路設計與實踐 3.1 單級晶體管放大電路 3.1.1 設計任務與要求 3.1.2 電路基本原理 3.1.3 設計指導 3.1.4 實驗與調試 3.2 差分放大電路 3.2.1 設計任務與要求 3.2.2 電路基本原理與設計指導 3.2.3 實驗與調試 3.3 積分運算電路 3.3.1 設計任務與要求 3.3.2 電路基本原理 3.3.3 設計過程指導 3.3.4 實驗與調試 3.4 有源濾波器設計 3.4.1 設計任務與要求 3.4.2 電路原理與設計指導 3.4.3 實驗與調試 3.5 直流穩壓電源 3.5.1 設計任務和要求 3.5.2 直流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及技術指標要求 3.5.3 設計過程指導 3.5.4 實驗與調試 3.5.5 任務知識拓展 3.6 信號產生電路 3.6.1 設計任務和要求 3.6.2 電路基本原理 3.6.3 設計過程指導 3.6.4 實驗與調試 3.7 多功能數字鐘 3.7.1 設計任務與要求 3.7.2 電路原理 3.7.3 調試要點 3.8 傳感器及其應用電路 3.8.1 溫度傳感器及其應用 3.8.2 速度傳感器及其應用 3.8.3 金屬傳感器 3.8.4 超聲波傳感器 3.9 電機功率驅動電路 3.9.1 直流電機驅動接口電路 3.9.2 步進電機及其驅動電路第4章 單片機技術基礎及應用 4.1 單片機微處理器概述 4.1.1 單片機的發展 4.1.2 單片機的特點及應用 4.1.3 常用單片機的類型 4.2 MCS-51系列單片機的結構 4.2.1 內部結構框圖 4.2.2引腳功能 4.2.3 存儲器配置 4.2.4 CPU時序及時鐘電路 4.2.5 復位電路 4.2.6 地址譯碼 4.3 MCS-51的指令集 4.4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4.4.1 應用系統的設計 4.4.2 單片機軟硬件開發系統 4.5 單片機應用與實踐 4.5.1 MCS-51*小應用系統 4.5.2 輸入輸出端口的應用 4.5.3 計數器 4.5.4 定時器 4.5.5 外部中斷 4.5.6 鍵盤顯示器的應用 4.5.7 簡易數字電壓表的設計第5章 基于可編程邏輯器件的數字系統設計 5.1 PLD概述 5.1.1 EDA技術及發展 5.1.2 基于PLD的電子系統設計方法 5.1.3 數字系統的設計方式 5.2 可編程邏輯器件簡介 5.2.1 CPLDFPGA基本概念 5.2.2 CPLDFPGA的基本結構 5.2.3 Altera的ACEX1K30簡介 5.3 PLD開發軟件QuartusⅡ的使用 5.3.1 QuartusⅡ概述 5.3.2 基于QuartusⅡ的原理圖設計方法 5.3.3 編譯 5.3.4 定時分析 5.3.5 電路模擬仿真 5.3.6 引腳鎖定和編程下載 5.3.7 基于QuartusⅡ的VHDL設計方法 5.4 VHDL基礎 5.4.1 VHDL概述 5.4.2 VHDL語言的基本結構 5.4.3 VHDL語言元素 5.4.4 VHDL基本描述語句 5.5 CPLDFPGA設計實踐 5.5.1 基本電路設計 5.5.2 數字系統設計第6章 Protel 2004電路設計 6.1 Protel 2004的基礎知識 6.1.1 Protel 2004概述 6.1.2 Protel 2004的系統組成 6.1.3 Protel 2004常用的編輯器 6.1.4 Protel 2004的基本界面 6.2 用Protel 2004繪制電路原理圖 6.2.1 進入原理圖編輯器 6.2.2 設置原理圖編輯器的參數 6.2.3 繪制電路原理圖 6.2.4 繪制原理圖符號 6.2.5 建立層次式原理圖 6.3 原理圖的后處理 6.3.1 原理圖的編譯 6.3.2 生成各種報表 6.4 PCB的基本知識 6.4.1 印制電路板的分類 6.4.2 PCB的元件封裝 6.4.3 銅膜導線 6.4.4 設計PCB的流程 6.5 用Protel 2004設計印制電路板 6.5.1 準備原理圖和SPICE netlist 6.5.2 進入PCB編輯器 6.5.3 設置PCB編輯器的參數 6.5.4 繪制PCB圖 6.5.5 PCB的加工第7章 Multisim電路仿真 7.1 概述 7.2 Multisim基本界面 7.2.1 主窗口界面 7.2.2 菜單欄 7.2.3 標準工具欄 7.2.4 元件工具欄 7.2.5 虛擬儀表欄 7.2.6 設計工具箱 7.2.7 活動電路標簽 7.2.8 狀態欄 7.2.9 電路窗口 7.2.10 電子數據表 7.3 Multisim的基本操作 7.3.1 創建電路圖 7.3.2 添加文本 7.3.3 添加儀表 7.4 Multisim電路的仿真分析 7.4.1 基本分析方法 7.4.2 電路仿真與分析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