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22127
- 條形碼:9787802322127 ; 978-7-80232-21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本書特色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外交活動。因為它指出了上世紀后半葉中羅關系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在總結了中羅關系的特點,即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兩國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互相尊重、兩國開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時,該書強調了這樣一個真理:兩國良好關系的基礎在于,兩國和兩國人民有著共同的現實利益和對未來的憧憬;而且雙方都認識到,每個國家的振興,都是這個國家在為實現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獲得的成果。再者,這部著作援引中羅關系發展的歷史事實,強調說明了在構建一個公平、公正、道德、和平與和諧社會的格局中,每個國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內容簡介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是一項功績卓著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不僅因為它是中羅關系研究方面的一項首開先河之舉,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題材和內容。毫無疑問,本書選取了一個眾所關注的題材,即一貫持續發展、堪稱國與國之間關系典范的羅中關系。同時,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閱了大量有關羅中關系的歷史文獻資料,廣泛閱讀了中文、羅文及其他文字的書刊中論及羅中關系發展的資料,對兩國及其他國家政要就這一關系所做出的論斷和評價進行審慎的思考,在寫作過程中加以引用。劉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學的羅馬尼亞教授們指導下完成的博士論文《1950--1960年代的中羅關系》,為本書的完成奠定了基礎。作者在對相關史料、近年來中羅兩國專家、學者和一些國際學術刊物提供的*新資料、信息進行科學而嚴謹的分析后,更加豐富和完善了這本新書的內容。本書的可稱道之處,還在于作者對掌握的資料有著高超的組織與處理能力。他將中羅兩國近一百年來關系的歷史按照時間的先后進行高度的概括,融為一體,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關雙邊接觸、聯系、交流與合作的信息,并依據當時的價值衡量標準、作者本人的正義準則及普遍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不厭其詳地將歷史事件的意義加以點明。我相信,劉勇先生將繼續他對中羅關系的潛心研究,在當代國際關系的背景下,不斷開拓新的文獻資源,對這一關系做出新的評價,形成新的觀點,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他的著作。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外交活動。因為它指出了上世紀后半葉中羅關系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在總結了中羅關系的特點,即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兩國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互相尊重、兩國開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時,該書強調了這樣一個真理:兩國良好關系的基礎在于,兩國和兩國人民有著共同的現實利益和對未來的憧憬;而且雙方都認識到,每個國家的振興,都是這個國家在為實現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獲得的成果。再者,這部著作援引中羅關系發展的歷史事實,強調說明了在構建一個公平、公正、道德、和平與和諧社會的格局中,每個國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目錄
緒論
中羅關系史研究的現狀及參考文獻簡介
對一些重點問題研究的說明
**章 源遠流長:1949年以前的中羅關系
古代和中世紀的中羅關系
米列斯庫使華
中羅官方往來之始
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王國斷交
羅馬尼亞醫生與中國的抗日戰爭
第二章 承上啟下:20世紀50年代的中羅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建交
參加對方國家的國慶(解放)日的慶祝活動
兩國之間的高層互訪
經濟貿易往來
羅馬尼亞幫助中國發展石油工業
科學技術與文化領域的交流
互相學習互相支持
中羅關系在兩國對外關系中的地位
羅蘇關系與中羅關系
中蘇關系與中羅關系
第三章 柳暗花明:20世紀60年代前期的中羅關系
布加勒斯特會議和l960年莫斯科會議
中羅關系的波折
峰回路轉
羅蘇關系日趨緊張
誠實的掮客
收獲之一:中羅關系更加密切
收獲之二:中國和羅馬尼亞聯手抗蘇
收獲之三:提高了羅馬尼亞的國際地位
喬治烏一德治逝世與羅共九大的召開
經濟與科技文化交流
第四章 患難見真情:20世紀60年代后期的中羅關系
潛流涌動
周恩來訪問羅馬尼亞
訪問帶來的影響
單相思
卡羅維發利會議和布達佩斯會議
在布拉格之春的陰影下
乍暖還寒
對1969年莫斯科會議的認識分歧
第五章 牽線搭橋:羅馬尼亞與中美關系的解凍
羅美關系與中羅關系
羅馬尼亞渠道與中美關系
曲徑通幽
對羅馬尼亞渠道的評價
第六章 走向巔峰:20世紀70年代前期的中羅關系
人禍與天災
患難識真交
中國外交戰略的調整與中羅關系的改善
齊奧塞斯庫首訪中國
訪問造成的反響
中羅關系在高位上前行
經濟與貿易往來
文化與科技交流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與羅馬尼亞的“文化革命”
外交上的相互支持與配合
羅蘇矛盾的消長與中國因素的作用
中羅關系中出現的某些不利因素
第七章 漸行漸遠: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中羅關系
齊奧塞斯庫的心事
兩國*高領導人同年互訪的背景
齊奧塞斯庫和華國鋒的互訪
羅馬尼亞與中國對外開放國策的確立
經貿與科技交流
外交上的相互支持與配合
1982年齊奧塞斯庫的訪華
結語
1982年以后的中羅關系
1989年以后的中羅關系
啟示與借鑒
中羅關系史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節選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是一項功績卓著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不僅因為它是中羅關系研究方面的一項首開先河之舉,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題材和內容。毫無疑問,《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選取了一個眾所關注的題材,即一貫持續發展、堪稱國與國之間關系典范的羅中關系。同時,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閱了大量有關羅中關系的歷史文獻資料,廣泛閱讀了中文、羅文及其他文字的書刊中論及羅中關系發展的資料,對兩國及其他國家政要就這一關系所做出的論斷和評價進行審慎的思考,在寫作過程中加以引用。劉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學的羅馬尼亞教授們指導下完成的博士論文《1950——1960年代的中羅關系》,為《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的完成奠定了基礎。作者在對相關史料、近年來中羅兩國專家、學者和一些國際學術刊物提供的*新資料、信息進行科學而嚴謹的分析后,更加豐富和完善了這本新書的內容。《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的可稱道之處,還在于作者對掌握的資料有著高超的組織與處理能力。他將中羅兩國近一百年來關系的歷史按照時間的先后進行高度的概括,融為一體,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關雙邊接觸、聯系、交流與合作的信息,并依據當時的價值衡量標準、作者本人的正義準則及普遍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不厭其詳地將歷史事件的意義加以點明。我相信,劉勇先生將繼續他對中羅關系的潛心研究,在當代國際關系的背景下,不斷開拓新的文獻資源,對這一關系做出新的評價,形成新的觀點,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他的著作。
百年中羅關系史1880-1980 作者簡介
劉勇,1957年出生,北京市人,1982年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歷史學本科畢業。1986年中共中央黨校理論部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入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科部任教師至今,現為教授職稱。1999年作為政府公派留學生到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系作訪問學者,2001年被該系對外關系史專業招收為在職博士生。2005年在該校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當代中國史和當代中國對外關系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員。 近年發表過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大論爭——建國以來重要論爭實錄》(珠海出版社2001年)、《影響中羅關系曲折發展的若干因素》(《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