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528341
- 條形碼:9787806528341 ; 978-7-80652-83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本書特色
60多家媒體連續報道,十幾位專家盛情推薦,六位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經驗分享。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內容簡介
卓越的新聞是偉大的藝術,它為生活的錯綜復雜提供解釋,闡明文化的各種元素,尋求事實真相,維護社會公義,促進大眾的討論,使世界更趨美好。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目錄
序二 彰顯優質新聞讓社會更趨美好
導言 溫故創新繼往開來
專訪 普利策獎精髓:新聞服務于公眾——專訪普利策獎秘書長吉斯勒教授
**部分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精選作品
蓄意擾民之策——“9·11”事件報道
21歲——新聞圖片獎作品選輯
何時讓他安息?——家人的痛苦抉擇
跟自己國家對戰的記者——越戰泥足深陷
在日期上做文章——股權日期回溯報道
北京城市建設的幕后英雄
第二部分 講座與論壇講辭摘要
一、社會變遷與新聞界面對的挑戰
如何應付今天新聞媒體面對的挑戰
科技與全球化對新聞報道與新聞業的沖擊
社會轉變與新聞界面對的挑戰
二、新聞的元素
新聞的基要
劫后余生:視覺傳訊的社會責任
公共廣播——集報紙與電視之長
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
三、作品分析與采寫技巧
獲獎照片怎么拍——分析得獎新聞圖片兼評學生作品
從股票期權日期回溯到公平交易咖啡:調查性報道背后的故事
“9·11”襲擊與余波:建構新聞從零碎開始
洛奇的故事
從網上發掘新聞資料的竅門與秘訣
四、經驗分享
與香港新聞教育基金會與會者對談
緬懷殉職記者丹尼·珀爾(danny pearl)
身處險地——與資深戰地記者對談
越戰實錄
報道2008奧運:中國如是觀
后記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節選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主要講述了:卓越的新聞是偉大的藝術,它為生活的錯綜復雜提供解釋,闡明文化的各種元素,尋求事實真相,維護社會公義,促進大眾的討論,使世界更趨美好。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相關資料
成為好記者的兩個特征是:好奇和堅持。早期的采訪和報道經驗是你未來一筆巨大的財富。 ——艾美·高斯坦(《華盛頓郵報》記者,2002年普利策國內報道獎得主 我還當記者的原因是覺得這份工作很有趣。新聞工作提供罕有的機會,讓你可以接觸你平常不會接觸的人,了解平常不能知曉的事。我們就如老師一樣,教導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情。 ——史蒂夫·史特勞(《華爾街日報》駐波士頓資深記者、新聞編輯,2007年普利策公眾服務獎得主) 我從時間的歷練中意識到,要接近人、感動人和激勵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講故事好新聞要講好故事。我的寫作哲學是“一個總比多個好”。 ——米高·維特士(《費城問詢報》記者,1997年普利策解釋性新聞獎得主 戰地記者是撰寫人類歷史草稿的人。我認為審查和質詢政府的戰爭決策,以及發掘真相是記者的責任,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彼得·阿奈特(著名戰地記者,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教授。1996年普利策國際報道獎得主) 照片的基本作用是要達到溝通,要透過照片表達一個故事,而不僅是追求藝術和視覺效果,一幅令人難忘的照片是有感情的。 ——約翰·卡普蘭(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基金會教授,1992年普利策特寫攝影獎得主) 在環境越來越開放,傳媒越來越商業化的今日,我的建議是,盡量為優秀的媒體做事。中國有那么多媒體,你要選擇你認為好的媒體,好的編輯,去那里工作。 ——方鳳美(《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2007年普利策國際報道獎得主)
追求卓越新聞:分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的經驗 作者簡介
黃煜,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教授、系主任。早年就讀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88年赴英留學,1993年于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獲頒授傳播學博士學位。自1994年起任教于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現為該系系主任兼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召集人。主要研究及教學范圍包括新聞報道與寫作中國內地和香港大眾傳媒、傳媒政治經濟學、新聞媒介與社會發展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