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35148
- 條形碼:9787501235148 ; 978-7-5012-351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一共分為六章。**章是理論背景的交待,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國際機制概念的闡述、分析和與相關概念的辨析,明確本書所使用的國際機制概念的內涵;并對國際機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做一探討,也就是解決什么是國際機制,以及國際機制與國家之間存在何種關系等問題。第二章是對中美在中國融入國際機制問題上互動的總體現實背景的分析,并運用**章的理論原理,對美國和國際機制的關系與中國和國際機制的關系進行論證。從第三章到第五章切入到本書的主要問題——中國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到國際機制中去。中美關系是包括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在內的綜合關系,因此,我們將分別從相對應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領域的國際機制來分析中國如何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到國際機制和國際體系。由于人權、貿易和不擴散是中美政治、經濟和安全關系中極其重要的問題,所以本書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選取中國融入國際人權機制、國際貿易機制和國際不擴散機制為案例,來分析中美雙方的互動和博弈。在每一章都會首先交代相關的國際機制,然后就中國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國際機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第三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問題;第四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國際貿易機制(世界貿易組織)的問題;第五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核不擴散機制和導彈不擴散機制中的問題。中國融人人權、貿易和不擴散機制的進程實際上也是中美兩國在人權、貿易和不擴散等問題上博弈的反映,而中美雙方在人權、貿易和不擴散問題上的博弈是中美關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后的結論部分將對本書的主旨進行概括,對中國融入國際機制過程中美國因素發揮的作用進行評析,并提出有關后繼性研究的領域和意義。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目錄
**章 國家和國際機制
**節 國際機制:概念和功能
一、國際機制的“共同概念”
二、國際機制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三、建構主義視角下的機制功能
第二節 國家與國際機制:權力、利益和身份
一、國家權力與國際機制
二、國家利益與國際機制
三、國家關系與國際機制
第三節 國家對國際機制的參與
一、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越來越強調“單位層面”
二、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文獻梳理
三、國家對國際機制的參與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美國、中國與國際機制
**節 美國與國際機制及其對華接觸戰略
一、美國國際機制行為分析
二、美國國際機制行為的根源
三、美國與國際機制之間的相互影響
四、國際機制與冷戰后美國對華戰略
第二節 中國融入國際機制:行為和動力
一、中國融入國際機制的行為分析
二、中國融入國際機制的內部動力
三、中國融入國際機制的外部動力
四、中國與國際機制之間的相互影響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融人國際人權兩公約的美國因素
**節 國際人權機制和國際人權兩公約
一、國際人權機制體系概述
二、國際人權兩公約
三、美國和國際人權機制及其人權外交
第二節 中國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美國因素
一、中國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內涵
二、中國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美國因素
三、正確認識中國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美國因素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美國與中國融人世界貿易組織
**節 國際貿易機制:從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一、中美關系與中國融入世界貿易體系
二、中美“世紀之弈”:美國與中國融入世界貿易組織
三、后入世談判:過渡期博弈
四、一場未見分曉的“雙贏”博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加入核與導彈不擴散機制的美國因素
**節 中國融入核不擴散機制的美國因素
一、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建立與深化
二、中國融入核不擴散機制的美國因素
三、融入之后的中美核關系
第二節 中國加入導彈不擴散機制的美國因素
一、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
二、中國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美國因素
三、中國加入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前景分析
第三節 正確認識中國加入核和導彈不擴散機制的美國因素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國際機制與國際體系
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利益的權衡:美國對華戰略與中國加入國際機制
中國加入國際機制與中美關系的新問題:后續研究的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節選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一共分為六章。**章是理論背景的交待,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國際機制概念的闡述、分析和與相關概念的辨析,明確《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所使用的國際機制概念的內涵;并對國際機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做一探討,也就是解決什么是國際機制,以及國際機制與國家之間存在何種關系等問題。第二章是對中美在中國融入國際機制問題上互動的總體現實背景的分析,并運用**章的理論原理,對美國和國際機制的關系與中國和國際機制的關系進行論證。從第三章到第五章切入到《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的主要問題——中國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到國際機制中去。中美關系是包括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在內的綜合關系,因此,我們將分別從相對應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領域的國際機制來分析中國如何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到國際機制和國際體系。由于人權、貿易和不擴散是中美政治、經濟和安全關系中極其重要的問題,所以《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選取中國融入國際人權機制、國際貿易機制和國際不擴散機制為案例,來分析中美雙方的互動和博弈。在每一章都會首先交代相關的國際機制,然后就中國在與美國的互動中融入國際機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第三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國際人權兩公約的問題;第四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國際貿易機制(世界貿易組織)的問題;第五章探討中國在中美互動中融入核不擴散機制和導彈不擴散機制中的問題。中國融人人權、貿易和不擴散機制的進程實際上也是中美兩國在人權、貿易和不擴散等問題上博弈的反映,而中美雙方在人權、貿易和不擴散問題上的博弈是中美關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后的結論部分將對《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的主旨進行概括,對中國融入國際機制過程中美國因素發揮的作用進行評析,并提出有關后繼性研究的領域和意義。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相關資料
第一章國家和國際機制
第一節國際機制:概念和功能
國際機制理論的產生是國際組織研究深化的結果。1947年研究國際制度的權威國際學術期刊《國際組織》創刊時所關注的焦點——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是正式的國際機構,學者們把國際機構的章程(charter)、投票程序(voting procedures)和委員會結構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究議程。在這一研究過程中,學者們發現創立國際組織的初衷和國際組織的實踐往往相悖,以維護集體安全和制止侵略為目的而創立的聯合國,在冷戰時期卻成為大國爭斗的場所,于是學者們開始探究影響國際組織運作結果的原因,把研究的目光投向國際組織以外的領域。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將國際組織的研究吸引到區域一體化理論的研究上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19世紀70年代),國際政治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霸權日益衰落,歐洲和日本經濟的復興,蘇聯取得與美國平等的核地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開始運用石油作為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以及二戰以來簽訂的一系列協議不斷遭到破壞等等,這些都促使國際政治經濟學日益興起,也為國際組織研究提供了學理的營養,在這種背景下,國際機制的概念應運而生。
一、國際機制的“共同概念”
國際機制的概念首先是由約翰·魯杰(John Ruggie)和恩斯特·哈斯(Ernst Hass)提出來的。1975年,《國際組織》雜志夏季號編輯了題為《對技術的國際回應》專輯,其中約翰·魯杰的文章《對技術的國際回應:概念與趨勢》和恩斯特·哈斯的文章《是否有漏洞?知識、技術、相互依存以及國際機制的建構》最為著名,在這兩篇文章中,國際機制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來。同年,哈斯在《世界政治》雜志上,發表了另一篇重要論文《論系統與國際機制》,也闡述了國際機制的概念。國際機制概念的提出標志著國際組織的研究突破了正式國際機構的框架,學者們對國際機構的研究逐步轉移到支配國際機構運作的、背后的制度和規則,以及具體問題領域中國際合作所遵循的“規范”、“規則”等。這種突破代表著國際組織研究開始以國際治理和國際合作的理解來取代過去對正式國際機構的理解。國際機制理論逐步地發展起來。
與權力、國家和革命等政治學概念一樣,國際機制也是一個爭論性的概念,這主要是因為國際機制從國際機構的研究中演繹出來的,是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存在,并不是一個實體。不同的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國際機制的概念有不同的定義。大致說來有三類:第一類定義把國際
利益的權衡(美國在中國加入國際機制中的作用) 作者簡介
焦世新,2003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獲博士學位。現在上海社科院亞太所從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制度與中美關系、東亞合作和區域制度建設。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