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邊城 本書特色
《邊城(插圖本)》是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新導讀插圖本小學初中部分。 《邊城(插圖本)》收錄了沈從文先生的精品小說和散文13篇。其中,《邊城》是一個關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經典文本。里面的愛情故事,討論的是文化問題,性的話語和文化的話語交織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從文的文化戀母情結,銘刻下沈從文對湘西苗族文化的無盡傷逝和眷戀。
邊城 目錄
邊城 節選
《邊城(插圖本)》分別從沈從文的《湘行散記》、《湘西》、《從文自傳》中搜輯名篇,精益求精,和其小說名作《邊城》、《蕭蕭》、《三三》并行,可說是基本囊括了沈從文作品的精髓,且較能體現沈氏文風的別樣神采。《邊城(插圖本)》是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
邊城 相關資料
插圖:一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蛆流,約三里便匯人茶峒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小溪既為川、湘來往孔道,水常有漲落,限于財力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只方頭渡船。這渡船一次連人帶馬,約可以載二十位搭客過河,人數多時必反復來去。渡船頭豎了一根小小竹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溪岸兩端水面橫牽了一段竹纜,有人過渡時,把鐵環掛在竹纜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緣那條纜索,慢慢的牽船過對岸去。船將攏岸時,管理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著“慢點慢點”,自己霍的躍上了岸,拉著鐵環,于是人貨牛馬全上了岸,翻過小山不見了。渡頭屬公家所有,過渡人本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你這個!” 但是,凡事求個心安理得,出氣力不受酬誰好意思,不管如何還是有人要把錢的。管船人卻情不過,也為了心安起見,便把這些錢托人到茶峒去買茶葉和草煙,將茶峒出產的上等草煙,一扎一扎掛在自己腰帶邊,過渡的誰需要這東西必慷慨奉贈。有時從神氣上估計那遠路人對于身邊草煙引起了相當的注意時,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煙引起了相當的注意時,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煙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說:“大哥,不吸這個嗎?這好的,這妙的,看樣子不成材,巴掌大葉子,味道蠻好,送人也很合式!”茶葉則在六月里放進大缸里去,用開水泡好,給過路人隨意解渴。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么老了,骨頭硬硬的,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于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
邊城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統,沈從文先生的表外甥、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說起過,沈從文僅有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沈從文先生的身上,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統!而按照中國人傳統的宗法觀念,兒子一般是從屬于父系血統的,玉宇澄清萬里埃,沈從文先生理應是漢族而非苗族!
沈從文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后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從文14歲高小畢業后入伍,看盡人世黑暗而產生厭惡心理。接觸新文學后,他于1923年尋至北京,欲入大學而不成,窘困中開始用“休蕓蕓”這一筆名進行創作。至三十年代起他開始用小說構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邊城》、《長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記》。他以“鄉下人”的主體視角審視當時城鄉對峙的現狀,批判現代文明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丑陋,這種與新文學主將們相悖反的觀念大大豐富了現代小說的表現范圍。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