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74098
- 條形碼:9787500474098 ; 978-7-5004-740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和梳理了當代中國電影改革發展的歷程和決策思考,呈現了探索和創新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的足跡,闡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電影的發展規律、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勾勒出中國電影發展的未來走向對電影管理者、經營者、創作者、研究者具有重要指導和參考價值。
本書總結和梳理了當代中國電影改革發展的歷程和決策思考,呈現了探索和創新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的足跡,闡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電影的發展規律、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勾勒出中國電影發展的未來走向對電影管理者、經營者、創作者、研究者具有重要指導和參考價值。
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探索 目錄
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20年的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發展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組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推進國有電影企業改革創新
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探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道路
新世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戰略構想
作好“人世”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加入WTO談判中對影視領域的開放承諾及對策
“狼來了”,必須“與狼共舞”,做競爭的強者
積極推進集團化、院線制改革與數字化創新
電影改革一定要加快步伐
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電影業的改革與發展
全面整體推進電影業的改革和發展
世紀之交,中國電影形勢的分析
必須走出有中國特色的電影產業發展道路
當前電影改革發展的新機遇和新任務
加快發展,立志把中國建成電影產業大國
當前電影產業化發展的主要任務
影響中國電影發展的重要因素
圍繞體制機制創新,抓好改革試點工作
電影產業在當代中國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電影產業進入體制性結構性變革新階段
中國電影100年
電影界要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作出貢獻
構建和諧文化,全面深化電影改革發展創新
推動全面創新,努力增強電影發展活力
以改革為動力,推動中國電影產業創新
加快改革創新,努力推動中國電影大發展大繁榮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
全面創新廣播影視發展體系,大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加快廣播影視發展的對策思考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中國電影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振興民族電影
研究和實施面向新世紀的電影科技發展戰略
全面構建電影數字技術新體系
建立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是促進電影發展的重要舉措
完善抵制盜版侵權的對策措施
創作·評論
實施“九五五○工程”,多出精品力作
少數民族電影的優良傳統、現實挑戰和發展對策
建設電影文學隊伍,繁榮電影文學創作
用藝術魅力唱響主旋律
把握正確導向,堅持“三性”統一
尊重革命歷史,尊重藝術規律,提高重大題材創作的思想藝術質量
抓好“一劇之本”,辦好夏衍電影文學獎
當前電影創作需要把握的幾個重要問題
為新中國電影50年作結,為新世紀的中國電影開篇
以獻禮片創作推動整個創作全面繁榮
論電影形象塑造與形象創新
面向市場,深化改革,促進民族動畫業繁榮發展
開拓電影文學創作的新天地
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
論電影精品戰略
貫徹“三貼近”原則,促進電影創作的繁榮
繁榮創作是電影產業化的核心任務
電影與祖國同行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電影界思想道德建設
堅持以人民大眾為本,用新的文化發展觀指導電影創作
翻開中國動畫發展的新篇章
積極發展國產主流大片
更加自覺主動地走與人民大眾相結合的創作道路
推動藝術創新,繁榮電影創作
努力實現當代農村題材電影創作新飛躍
從延安起步的中國新聞紀錄電影
夏衍是20世紀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
中國進步電影的偉大前驅
永恒的友誼——紀念伊文思大師
志在千里,壯心不已——紀念謝晉從影50周年
鑄就銀幕上共產黨員光輝形象的豐碑
繁榮電影評論,促進電影健康發展——紀念鐘惦榮逝世20周年
當代電影史學研究的創新成果
大觀樓影院:見證中國電影誕生
弘揚左翼電影運動光榮傳統,促進民族電影更大繁榮
中國電影的歷史文獻寶庫
奉獻愛心與力量,點燃激情與責任
進一步加強民族電影文化遺產的收藏和保護
珍視和守護好中華民族百年風云的形象檔案
市場·發行放映
解決好當前電影市場環節的十個問題
城市影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開拓國產影片市場,繁榮民族電影事業
電影流通體制改革迫在眉睫
國產電影的市場在哪里
論電影院線制改革
全面推進市場戰略,加快電影產業化進程
加快建立完善的現代電影市場體系
要高度重視“農民看電影難”的問題
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村電影市場
心系九億農民,確立“2131”放映目標
探索影視教育協調發展的新機制
農村電影跨世紀發展的戰略思考
總結經驗,處理好農村電影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探索公共服務與市場運作相協調的農村電影發行放映新模式
農村電影改革發展的主要措施
推廣臺州試點經驗,加快推進農村電影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
大力推動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影發展
以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推動東部地區農村電影發展
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探索 節選
改革開放20年的中國電影
20年前的1978年,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會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了,會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我們這個當時歷經29年建國探索、飽經滄桑的人民共和國,終于找到了立國之本與強國之路。從此,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也開始了中華民族全面的偉大復興。
20年過去了,盡管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諸多困難,但是經過改革開放的驚人一躍,我們的國家以空前的蓬勃、高亢乃至全新的律動,跨人了新的歷史航程。舉國上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世界地位明顯提高,經濟、科技、文化、軍事、外交等各項偉業成就斐然。
電影,作為這一歷史時期和偉大時代感應的神經,作為改革開放火熱生活的反映與寫照,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更鮮明,更緊密,更和諧。通過這次研討活動,對20年的中國電影進行全面的總結、回顧,必將對于推動面向新世紀的電影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我想先公布這樣幾個數據:據電影局*新統計,改革開放的20年,即從1978年至1998年,我國共生產故事影片2500多部,比“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603部的4倍還多;美術片812部,近乎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279部的3倍;科教片5765部,也近乎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1980部的3倍;新聞紀錄片5606部,少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8344部,主要是影視合流電視新聞取代了電影新聞。同時,這一時期還拍出了一批多幕電影。關于影片獲獎情況,隨著對外開放,這20年僅獲國際獎就達300余部次;獲中國政府華表、金雞和百花三大獎達600余部次,至于其他地區性的各類獎項,已達近千項。……
中國特色電影發展道路探索 作者簡介
趙實,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國家二級電影導演,高級政工師,經濟管理學碩士。現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第十屆全國婦聯副主席(兼)。 1968年下鄉知青。1975年起,擔任長春電影制片廠藝術片室電影場記、導演助理、副導演、導演。1986年起,先后任長影廠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黨委副書記兼副廠長、黨委書記。1992年9月任中共長春市委副書記。1993年5月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96年2月起,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03年2月任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青聯副主席。第七、八、九屆全國婦聯常委。 曾聯合導演《花園街五號》、《女人的力量》等電影故事片。并先后獲文化部、廣電部優秀故事片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