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亞洲學術 內容簡介
我們也許對于太平洋彼岸的北美大陸和大西洋、北冰洋周邊的歐洲大陸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亞洲。我們的青年學生對于哈佛大學校園的趣聞軼事和好萊塢大片如數家珍,對于歐洲的足球勁旅和流行樂隊津津樂道,但是對于雞犬之聲相聞的鄰邦尼泊爾、老撾、緬甸、柬埔寨則甚少知道他們的歷史文化和人民的生存狀況。我們可能會講流利的英語,徜徉于華爾街和百老匯時如魚得水,而當我們走在蒙古或越南的大街上則是十足的文盲。幾百年來的西方殖民統治和政治分割使在地理上同屬一地的亞洲各國近鄰不認、友邦不親,西方中心主義所造成的所謂世界主流文化的霸權使得我們對于知識和文化的追求舍近求遠。當歐洲人手持歐元在各國自由購物時,當北美人在自由貿易區中自由地交易時,亞洲人發現關山有壁壘,前途有路障。本書是一本完全探討亞洲的學術的著作,有經濟,有文化,有藝術……本書主要有主編的話,名家論壇,文化與價值,文學、藝術與歷史,區域合作與國別經濟這五部分。
亞洲學術 目錄
東亞也應該是一個文化概念
名家論壇
儒家教育傳統及其當代意義
中國與亞洲
并行與聯動:中國和平崛起與亞洲繁榮發展——基于歷史與現實的經驗分析
軟硬實力兼備下的大國崛起:何以必要與何以可能——對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軟實力的分析
法律全球化的可能之道與東亞法治的建構
cafta框架下基于貨幣競爭視角的人民幣區域化策略分析
文化與價值
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內容
東亞文化圈與東亞價值觀
新加坡的道德價值取向
跨文化溝通:跨國經營的必修課——日本企業的探索與實踐
文學、藝術與歷史
朝鮮半島近代詩人的中國體驗研究:以大城市體驗為例
論日本美術的樣式特征
倪謙出使朝鮮與《庚午皇華集》考述
鄴與中世紀東亞都城城制系統
區域合作與國別經濟
地區經濟格局調整、跨國利益沖突與國家間區域經濟合作——來自東北亞六國的經驗證據
東亞區域合作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研究
日本有沒有創新能力?
日本企業的高技能人才開發
日本信息公開制度的實施問題研究
韓國可樂批發市場農產品安全檢測體制的建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公民赴韓國旅游市場分析
亞洲學術 節選
教育傳統及其當代意義
紀寶成
【內容提要】 儒家教育傳統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吸收外域文化乃至異質文明;同時,其核心內涵對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東亞及東南亞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儒家教育傳統的核心內涵包括重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強調自我修養、立志樂道;培養有理想人格、和諧發展的君子;注重教育公平;講求教育方法;尊師重教等六個方面。我們應當重新認識、大力弘揚優秀儒家教育傳統,并使之轉化為現代化的“活水源頭”。
【關鍵詞】儒家;教育傳統;當代意義
近年來,中國教育一直是人們議論的熱點問題。一方面,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通過跨越式發展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為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二十多年來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資源。另一方面,公眾對教育如何改革與發展的方向爭論不休,教育公平與教育質量等問題引起世人關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6年指出,中國有13億人口,平民教育十分重要,平民的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整體國民的素質。中國的教育要成為面向平民的教育,從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可以說,當代中國的教育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如何選擇決定著中國的未來。
中國教育事業與近年來中國整個社會的大變革、大轉型處于“同步狀態”。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