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學物理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57905
- 條形碼:9787111257905 ; 978-7-111-2579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實驗 本書特色
本書為大學物理實驗教材,內容包括緒論、測量誤差和實驗數據處理、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基礎性實驗、綜合及研究性實驗和附錄等內容,分層次收錄了54個實驗,其中基礎性實驗31個(按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順序排列)、綜合及研究性實驗(含近代物理實驗)23個。本書為高等院校理、工、農、林等各專業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選用。
大學物理實驗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頒布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并結合貴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建設的實際經驗編寫而成。本書注重強化實驗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物理實驗思想的訓練,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素質,重點突出能力培養和創新意識的訓練。本書在編排上力求突出時代特色,采取由淺人深、循序漸進的方式編排實驗內容,力求做到實驗原理簡明扼要,實驗方法清晰合理,數據處理要求規范。全書包括緒論、測量誤差和實驗數據處理、物理實驗的基本方法、基礎性實驗、綜合及研究性實驗和附錄等內容,分層次收錄了54個實驗,其中基礎性實驗31個(按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順序排列)、綜合及研究性實驗(含近代物理實驗)23個。
本書為高等院校理、工、農、林等各專業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選用。
大學物理實驗 目錄
緒論
第1篇 測量誤差常用實驗方法
第1章 測量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
1.1 測量與誤差
1.2 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結果表示
1.3 有效數字
1.4 實驗數據處理的常用方法
第2章 常用實驗方法
2.1 比較法
2.2 放大法
2.3 補償法
2.4 平衡法
第2篇 基礎性實驗
第3章 力學和熱學實驗
實驗1 長度和密度測量
實驗2 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實驗3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定
實驗4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測定
實驗5 液體黏度的測定
實驗6 用氣墊導軌測速度和加速度
實驗7 彈性碰撞和完全非彈性碰撞
實驗8 用混合法測量金屬比熱
實驗9 測定冰的熔解熱
實驗10 空氣比熱容比的測定
第4章 電學和磁學實驗
實驗11 萬用電表的使用
實驗12 利用霍爾效應測磁場
實驗13 示波器的使用
實驗14 模擬法研究靜電場
實驗15 單臂電橋的應用
實驗16 靈敏電流計的研究
實驗17 用雙臂電橋測低電阻
實驗18 電磁學實驗基本知識
實驗19 測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20 驗證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原理
實驗21 交流電橋
實驗22 電位差計的應用
第5章 光學實驗
實驗23 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實驗24 發光強度的測量
實驗25 測定透鏡組的基點
實驗26 分光計的調節和使用
實驗27 利用牛頓環測透鏡的曲率半徑
實驗28 利用雙棱鏡測定光波波長
實驗29 光柵衍射
實驗30 望遠鏡、顯微鏡及其使用
實驗31 全息照相
第3篇 綜合性、研究性實驗
第6章 力學和熱學實驗
實驗32 彈性模量的測定
實驗33 駐波實驗
實驗34 熱電偶定標
第7章 電學和磁學實驗
實驗35 電表的擴程與校準
實驗36 RLC電路的穩態特性
實驗37 RLC電路的暫態特性
實驗38 交流電路的諧振現象
實驗39 交流電路功率的研究
實驗40 白熾燈開燈瞬時電流研究
實驗41 電子束的電磁聚焦和偏轉
實驗42 聲速的測定
第8章 光學實驗
實驗43 邁克耳孫干涉儀及其應用
實驗44 偏振光的觀察、分析與應用
實驗45 單縫衍射
實驗46 利用分光計測介質折射率和色散曲線
第9章 近代物理實驗.
實驗47 光電效應測普朗克常數
實驗48 阿貝成像原理和空間濾波
實驗49 夫蘭克一赫茲實驗
實驗50 氫氘光譜
實驗51 核磁共振
實驗52 密立根油滴實驗
實驗53 塞曼效應
實驗54 金屬電子逸出功的測定
附錄
附錄A 常用物理基本常數
附錄B 常用物理量的符號、SI單位及量綱
參考文獻
大學物理實驗 節選
第1篇 測量誤差常用實驗方法
第1章 測量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
物理實驗的任務,除了要定性地觀察實驗中所發生的物理現象之外,還要對具體的物理量進行測量。由于測量條件的非理想性,測量總是有誤差的,而測量結果便表現為一定范圍內的不確定性。因此,一個完整的測量結果應當包括被測量的數值和單位,還應包括對測量結果的可信賴程度的評定,這就是測量不確定度理論的主要內容。
1.1 測量與誤差
1.1.1 測量
測量就是借助一定的儀器、量具將待測的物理量與選定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測量結果包括數值和單位兩部分,單位即選定的標準量,數值則是被測量與標準量之比值。
測量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1.1.1.1 直接測量
直接測量是用儀器或量具直接得到待測量的數值。例如用米尺測量長度、用秒表測量時間、用電表測量電流、電壓等。直接測量又分為單次測量和多次測量。
1.單次測量只測量一次的測量稱為單次測量,主要用于測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或測量條件變化迅速、難于進行多次測量的場合,或測量過程帶來的誤差遠大于儀器*大允差的場合。
2.多次測量測量次數超過一次的測量稱為多次測量,這是物理實驗中*常見的情形。按測量條件劃分,多次測量又分為等精度測量和非等精度測量。
等精度測量在同等條件下重復多次的測量稱為等精度測量。在等精度測量過程中,測量方法、儀器、環境、操作人員等條件都相同,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完全相同。
非等精度測量在不同的泓量條件下進行的多次測量,稱為非等精度測量。非等精度測量主要用于比較不同的測量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多見于高精度測量的場合。
1.1.1.2 間接測量
間接測量是通過一個或幾個直接測量的量,根據已知的函數關系計算出待測物理量的值。例如用單擺法測重力加速度、用伏安法測電阻等。
……
大學物理實驗 作者簡介
胡林,女,1953生,貴陽市人,貴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教育部“物理與天文”指導委員會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大學學術學科帶頭人,現任貴州大學理學院副院長。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