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巧藝·絕技(價值的時代游戲)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85860
- 條形碼:9787811085860 ; 978-7-81108-58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巧藝·絕技(價值的時代游戲) 目錄
風箏與俗民生活——以山東濰坊風箏為個案
魯錦中的民俗觀念——以山東鄄城魯錦為個案
民間美術創作、傳承中適應機制的運作與體現——以河北蔚縣民間剪紙為例
西安回族商業飲食民俗現狀調查與研究——以蓮湖區回坊清真飲食街為例
保安腰刀生產與銷售民俗現狀考察研究——以甘肅省積石山縣保安三莊為個案
巧藝·絕技(價值的時代游戲) 節選
風箏與俗民生活——以山東濰坊風箏為個案
前言
一、選題背景和緣由
改革開放以來,國人越來越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對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重大意義,因此,學術界要求對非物質文化進行研究保護的呼聲十分強烈。民間傳統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遂成為保護搶救的重要對象。本人曾有志于山東民俗文化的調查與研究,因為那里不僅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還是我的家鄉,便于從主位的視角對民俗事象進行分析研究,而且,作為民俗學專業的學生所受的專門訓練又能夠使本人理智地采用客觀研究方法。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決定把畢業論文鎖定在濰坊風箏上,原因有三:1.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風箏是世界的,也是中國的。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濰坊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又是“世界風箏之都”,濰坊風箏自成一派,享譽海內外,必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2.風箏自春秋戰國時期產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不但未被歷史淘汰,反而歷久彌新,發展為一系統學問,一定有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一定與它的俗民及其生活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內部聯系。3.從搜集的文獻資料看,目前對風箏的關注與研究都集中在制作工藝、放飛技術等方面,從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尚未看到。本人試圖從民俗學的視角,綜合運用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對濰坊風箏與俗民生活的密切聯系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希望在探討風箏的人文價值和民俗功用方面做一次嘗試性的實踐。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