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骨傷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7802310254
- 條形碼:9787802310254 ; 978-7-80231-02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骨傷科學 內容簡介
本系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五”期間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與改革的意見》的精神,為適應我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21世紀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編寫的。是“新世紀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之一。 本教材適應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需要,以高職高專的教學特點為出發點,更新陳舊概念,增加新的研究結論,力求通俗易懂,實用性更強。內容精練,圖文并茂,重點介紹了中醫治療有效的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本教材建議學時為90學時。全書共分八章,附有常用方劑。
中醫骨傷科學 目錄
**章 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簡史
一、中醫骨傷科學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l世紀)
二、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理論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三、中醫骨傷科學診療技術的進步(公元220~960年)
四、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公元960~1368年)
五、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與危機(公元1368~1949年)
六、中醫骨傷科學的新生(1949~)
第二章 分類法與病因病機
**節 分類法
一、損傷的分類
二、骨病的分類
第二節 病因
一、外因
二、內因
第三節 病機
一、皮肉筋骨病機
二、氣血病機
三、津液病機
四、臟腑病機
五、經絡病機
第三章 辨證診斷
**節 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二節 筋骨、關節 檢查
一、檢查方法和次序
二、測量方法
三、肌力檢查
四、臨床檢查法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
一、X線檢查
二、CT檢查
三、磁共振
四、放射性核素
第四章 治療方法
**節 手法治療
一、手法的作用、種類、原則和要求
二、正骨手法
三、常用理筋手法
第二節 固定方法
一、外固定
二、內固定
第三節 練功療法
一、練功療法的分類
二、練功療法的作用
三、練功原則、要求及注意事項.
四、全身各部位練功法
第四節 藥物治療
一、內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五節 其他治療方法
一、針灸療法
二、局部藥物注射
三、小針刀療法
四、物理治療
第五章 骨折
**節 概述
一、定義
二、病因病機
……
第六章 脫位
第七章 筋傷
第八章 骨病
附錄 常用方劑
一、中醫骨傷科學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l世紀)
二、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理論的形成(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三、中醫骨傷科學診療技術的進步(公元220~960年)
四、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公元960~1368年)
五、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與危機(公元1368~1949年)
六、中醫骨傷科學的新生(1949~)
第二章 分類法與病因病機
**節 分類法
一、損傷的分類
二、骨病的分類
第二節 病因
一、外因
二、內因
第三節 病機
一、皮肉筋骨病機
二、氣血病機
三、津液病機
四、臟腑病機
五、經絡病機
第三章 辨證診斷
**節 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二節 筋骨、關節 檢查
一、檢查方法和次序
二、測量方法
三、肌力檢查
四、臨床檢查法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
一、X線檢查
二、CT檢查
三、磁共振
四、放射性核素
第四章 治療方法
**節 手法治療
一、手法的作用、種類、原則和要求
二、正骨手法
三、常用理筋手法
第二節 固定方法
一、外固定
二、內固定
第三節 練功療法
一、練功療法的分類
二、練功療法的作用
三、練功原則、要求及注意事項.
四、全身各部位練功法
第四節 藥物治療
一、內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五節 其他治療方法
一、針灸療法
二、局部藥物注射
三、小針刀療法
四、物理治療
第五章 骨折
**節 概述
一、定義
二、病因病機
……
第六章 脫位
第七章 筋傷
第八章 骨病
附錄 常用方劑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