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財政學 內容簡介
財政學是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財政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
本書共設14章,分屬五大部分。**部分為財政理論部分(第1~3章),闡述財政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導論、市場失靈、財政職能及公共選擇理論。第二部分為財政支出部分(第4~6章),闡述財政支出的基本理論,分析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并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分別進行具體分析。第三部分為財政收入(第7~11章)部分,首先分析財政收入的基本理論,包括財政支出的分類、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分析,然后重點介紹稅收原理、稅收制度、國債和國有資產。第四部分為政府預算部分(第12章),闡述政府預算的相關問題,重點介紹我國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第五部分為財政專題部分(第13~14章),分別闡述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平衡和財政政策。
本書內容覆蓋面廣,系統性強,可供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其他層次的人員用于教學、培訓使用和參考。
財政學 目錄
1.1 財政的起源與發展
1.1.1 財政的詞源與起源
1.1.2 財政的發展
1.1.3 我國財政的形成和發展
1.1.4 財政及其本質
1.2 財政思想與學說的發展
1.2.1 中國古代的財政思想
1.2.2 西方財政學說
1.2.3 我國財政理論的建設
1.3 財政學的特點及基本課題
1.3.1 財政學的特點
1.3.2 財政學研究的基本課題
◇本章小結
◇基本概念
◇思考題
◇閱讀材料1—1
◇閱讀材料1—2
第2章 市場失靈與財政職能
2.1 財政學的福利經濟學基礎
2.1.1 福利經濟學概述
2.1.2 公平的標準
2.2 市場失靈
2.2.1 市場在資源配置領域的失靈
2.2.2 收入分配領域與優值品的失靈
2.2.3 宏觀經濟穩定層面的失靈
2.3 財政職能
2.3.1 配置職能
2.3.2 分配職能
2.3.3 穩定職能
◇本章小結
◇基本概念
◇思考題
◇閱讀材料2—1
◇閱讀材料2—2
第3章 公共選擇理論
3.1 公共選擇理論概述
3.1.1 公共選擇與公共選擇理論
3.1.2 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框架
3.1.3 公共選擇理論的研究方法
3.2 公共決策機制
3.2.1 公共決策機制的特點
3.2.2 直接民主決策機制下的公共選擇
3.2.3 間接民主決策機制下的公共選擇
3.3 政府失效
3.3.1 政府失效的含義
3.3.2 政府失效的表現及糾正
◇本章小結
◇基本概念
◇思考題
◇閱讀材料3—1
◇閱讀材料3—2
第4章 財政支出概論
4.1 公共產品
4.1.1 公共產品的含義與特性
4.1-2 公共產品的提供
4.1.3 公共產品有效提供的方式
4.2 財政支出的分類和結構
4.2.1 財政支出的分類
4.2.2 財政支出結構合理性的目標定位
4.3 財政支出規模的分析
4.3.1 財政支出規模的含義及衡量指標
……
第5章 購買性支出
第6章 轉移性支出
第7章 財政收入概論
第8章 稅收原理
第9章 稅收制度
第10章 公債
第11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12章 政府預算
第13章 政府間的財政關系
第14章 財政赤字與財政政策
參考文獻
財政學 節選
第2章 市場失靈與財政職能
根據福利經濟學理論,只有完全競爭的市場才能夠滿足帕累托效率實現的條件。現實中的市場并非完全競爭的市場,壟斷、公共產品、外部效應、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所導致的市場失靈為政府的存在提供了理由。因此,對于政府干預市場經濟的必要性問題的回答,構成了現代財政學的分析起點。
本章首先介紹財政學的福利經濟學基礎,然后探討公平的標準,研究市場失靈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政府的財政職能定位。
2.1 財政學的福利經濟學基礎
2.1.1 福利經濟學概述
福利經濟學是在一定價值判斷的前提下,研究社會經濟制度,評價經濟體系運行的經濟理論。福利經濟學的思想淵源是杰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l748—1834)的功利主義,功利主義認為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人的行為是趨利避害,絕大多數人的幸福就是道德準則和立法根據。福利經濟學的經濟理論基礎是邊際效用論,效用構成福利的內容與核心,效用*大化成為福利經濟學的主題。
福利經濟學的先驅是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森(J.A.Hobson,1858--1940),他認為應該以社會福利研究作為經濟學新方向,在考察了資本主義社會收入分配不均問題的基礎上,主張通過改良主義辦法,如稅收改革、國有化等政策來解決分配不均,增進社會總福利。
福利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者是英國經濟學家A·C·庇古。l920年庇古出版的《福利經濟學》一書創建了福利經濟學的**個理論體系,并迅速成為西方經濟理論的一個流派。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福利的性質、福利衡量與判斷的標準、福利發生變化的原因及增加和擴大福利的途徑、政府應采取的福利經濟政策等。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