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全球變化與人類適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53234
- 條形碼:9787503853234 ; 978-7-5038-5323-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變化與人類適應 內容簡介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全球變化,特別是氣候變化研究涉及的概念、理論和模式工具,介紹了我國近年來開展的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草)、南水北調、防沙治沙等重大工程項目與全球變化研究、組織有序人類活動、適應全球變化的密切關系。可供從事全球變化,氣候模擬、預測,生態工程等專業的科研和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氣象、生態、環境和農林等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閱讀。
全球變化與人類適應 目錄
前言
**篇 概念、理論與模式
**章 全球變化的概念
**節 全球變化的概念
一、全球變化的定義、研究目標和時空尺度
二、全球變化理論的先進性
第二節 全球變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全球變化研究現狀
二、全球變化研究的發展趨勢
三、全球變化涉及的科學問題
四、完成全球變化研究的關鍵
五、全球變化與東亞變化的關系
第三節 我國全球變化研究的重點領域
一、近海海洋環境的變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二、東亞季風環境的演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關系
三、海一陸一氣相互作用與水分循環和全球變化的關系
四、關鍵區域生態系統過程與碳循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反饋
第二章 全球變化中的氣候變化
**節 引言
第二節 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一、全球平均狀況
二、中國的氣候變化情況
第三節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
一、自然植被
二、極端氣候事件
三、冰川、凍土和積雪
四、湖泊
五、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系統
第四節 氣候變化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
一、農業
二、水資源
三、人類健康
四、人類居住環境
五、保險和其他金融業
第五節 未來全球和中國氣候變化的預測
第六節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一、中國與氣候變化
二、未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則、目標與措施
三、中國政府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基本立場
第七節 氣候變化中的不同聲音
一、天文學原因
二、地質學原因
三、觀測記錄誤差
第三章 研究全球變化的模式工具
**節 全球模式
一、大氣環流模式(AGCM)
二、大洋環流模式
三、LASG/IAP大氣環流模式和大洋環流模式
第二節 區域模式
一、區域氣候模式
二、區域海洋模式與海氣耦合
第三節 陸面過程模式
一、陸面過程中水文過程的發展
二、陸面過程中植物生態過程的發展
第四節 大氣化學模式
一、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二、國際大氣化學計劃
三、大氣化學模式簡介
第五節 陸地水文模式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二、水文模式特色
三、幾個常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第六節 植物生態模式
一、生態模式中潛在產量、可達產量與實際產量
……
第四章 全球變化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二篇 有序人類活動——適應與實踐
第五章 西部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
第六章 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
第七章 退耕還林(草)及沙漠化土地綠化工程
第八章 南水北調工程
第九章 干旱半干旱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
第十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全球變化與人類適應 節選
**篇 概念、理論與模式
**章 全球變化的概念
第三節 我國全球變化研究的重點領域
中國位于地球環境變化速率*大的東亞季風區,其環境具有空間上的復雜性、時間上的易變性,對外界變化的響應和承受力具有敏感和脆弱的特點。我國又處于經濟高速發展、人口壓力劇增的時期,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擾動顯得尤為突出。當前我國面臨干旱化、河流斷流、荒漠化、水土流失、災害頻繁等問題,構成對中國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已占全球的13.6%,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排放大國,在國際環境(氣候)外交斗爭日趨尖銳的今天,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根據國際全球變化研究的發展趨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組織專家擬訂了我國“十一五”期間全球變化研究的四大重點領域和核心科學問題(http://nsfc.gov.cn)。
一、近海海洋環境的變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中國近海海洋環境要素變化與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如近海海平面的變動等。不僅如此,近海海洋環境與海洋生態系統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子。海洋外強迫的變化改變了上升流系的分布與強度,隨之海洋生態系統也產生顯著的變化。季風是誘導中國近海海洋環境年際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這也是E1 Nifio年份中國近海海洋環流異常的主要原因。黑潮與中國近海環流的相互作用則是東亞近海環境對全球變化響應的關鍵問題。
……
全球變化與人類適應 作者簡介
王漢杰,安徽省界首市人,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理學博士。長期從事全球變化、氣候模擬與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生態邊界原理與方法》等著作5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余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