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長三角批判 本書特色
長三角長期以來備受社科理論界的關注,不僅因為其經濟實力居于全國各區域前列,而且因為其在改革開放諸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具有先行意義,不論是所取得的工作經驗,還是所遇到的矛盾困難,對其他地區的發展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陸陽這部《長三角批判》卻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對長三角當前工業化、外向化、市場化、城市化、一體化發展道路以及作為“龍頭”的上海市發展模式進行了善意的批評,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建議;令讀者耳目一新,有所感觸。
《長三角批判》與以往研究專著相比,視角不同,方式不同,而且文稿中所引用材料和觀點都尚欠周全,但理論研究需要一種“寧稚嫩而不俗,勿老成而平庸”的精神。正因為如此,《長三角批判》值得一讀。
長三角批判 內容簡介
《長三角批判》是圍繞在全球化背景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長三角如何站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新發展和更高跨越這一主旨而創作的。從世界宏觀和區域微觀的結合點入手,總結長三角的發展特色和實踐經驗,同時以較大筆墨反思業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今后發展思路的轉換提供依據。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執著的觀察思考,深入地剖析評判了長三角地區驚人的發展成就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給人啟迪。當前,研究長三角道路的著作汗牛充棟,但多以學術化冠之,而本書全篇以新聞筆調寫就,視角不同,方式不同,體現了作為長三角的一分子,作為見證長三角發展風風雨雨的人對這塊土地的責任與熱愛,《長三角批判》,就是這樣一種清脆的聲音。
長三角批判 目錄
緒論
**章 “長三角制造”的背后是什么?
長三角制造業的“前世今生”
·“世界工廠”的盛世寓言
·沒有“中國制造”,世界將會怎樣?
“中國芯”缺失
·“Made in China”與“Made by China”
·“中國制造”的軟肋
制造業的背后是什么?
·“中國制造”被誤讀的背后
·“中國制造”隱現“拐點”
·“中國制造”的對手們
產業同構:成長的煩惱
·你有,我有,大家有
·不經意落入新的“陷阱”
·“中國制造”,路在何方?
第二章 貧困與富裕的悖論
“不再看好蘇州”
·《不再看好蘇州》引發的爭論
·外資攻略
“發現蘇州”與產業植入
·產業植入
·當外資離開我們
“蘇州模式”能復制嗎?
·“蘇州模式”的由來
·學習“蘇州模式”的三個問題
讓外資落地,讓民資生根
·共榮還是擠出?
·民營經濟卻步
第三只眼看FDI
第三章 世界“第六城市群”?
小城鎮:過度發展之“痛”
·從蕭條到勃興
·過度發展之痛
大中城市:快樂并痛苦著
·當城市時代來臨
·城市的喧嘩與騷動
·“城市病”
城市和農村:新“剪刀差”
·越刮越烈的“圈地風”
·誰在圈占土地?
·農民得到了什么?
農民工問題:“拉美陷阱”的導火索
·“民工潮”
·被“神化”的戈特曼
第四章 一體化,路漫漫
一體化,路漫漫
·一波三折的一體化
·漸行漸近的一體化
一體化,路曲折
·進入“深水區”
·*大的煩惱:各自為政
一體化,路何方
·為什么會出現碎片化趨勢?
·由誰推動一體化?
·如何推進一體化?
第五章 走出“模式"光環
政府與市場:追求“和諧”
·“發育”的市場
·市場化改革困局
·永恒的話題
·政府該干什么?
政府與社會:回歸“理性”
·“官”與“民”
·期待“小政府、大社會”
政府與企業:揚棄“模式”
·曾經輝煌的模式
·慣性與轉型
第六章 大上海真的是“龍頭”嗎?
上海的世紀之夢:國際金融中心
·金融復興之旅
·距國際金融中心的距離
·“三駕馬車”的競賽
離國際航運中心有多遠?
·洋山港:上海的奇跡
·航運業變局
國際貿易中心胎動
·打造貿易“巨鼎”
·一發牽動全局的物流業
制造業“化蝶”?
·上海的新期待
·上海的“苦衷”
·并非坦途
房地產魔方
·波濤洶涌的房地產
·過度介入的政府
·房價急升的受益者
·日本的前車之鑒
“大度”與“小氣”
政府不。
·上海兩年=浙江五年
·失衡的政府推手
附表
參考書目
后記
專家評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