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敦煌學導論 本書特色
《敦煌學導論》是一部較為全面系統闡述敦煌學性質、內容、價值意義、敦煌藝術、敦煌遺書、學科結構、研究簡史、各分支學科研究概況、敦煌學工具書及敦煌學研究法等的敦煌學入門讀物,也是一部作者多年教學和研究的學術集成。附錄之《敦煌遺書選講》,引導讀者怎樣去讀懂敦煌社會文書,從而把握其價值意義。此書探賾發微,廣聞博識,時出新見;既是敦煌學專業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同時也是古代文化研究者和古代文化愛好者的優選讀物。
敦煌學導論 目錄
**節 敦煌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敦煌地理概況
第三節 敦煌郡、縣的建立與敦煌文化的形成
第二章 莫高窟文物及其流失
**節 莫高窟開發簡史
第二節 莫高窟的重新發現
第三節 莫高窟文物的流散與接踵而至的厄運
第三章 敦煌藝術
**節 莫高窟洞窟排年及洞窟編號
第二節 莫高窟洞窟建筑形制
第三節 莫高窟雕塑
第四節 莫高窟壁畫
第四章 敦煌遺書
**節 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
第二節 敦煌遺書概觀
第三節 敦煌遺書內容及價值意義
第五章 敦煌其他古遺址、遺物
**節 敦煌漢晉竹木簡牘
第二節 古道、驛站、長城、烽燧、城堡、河渠、古代墓葬
第三節 敦煌金石碑銘
第六章 敦煌學的興起和發展
**節 敦煌學的前奏
第二節 敦煌學的興起和發展
第三節 敦煌學的**階段
第四節 敦煌學的第二階段
第五節 敦煌學的第三階段
第六節 敦煌學的第四階段
第七節 敦煌學的第五階段
第七章 敦煌學的材料與敦煌學的體系結構
**節 敦煌學的材料
第二節 敦煌學的體系結構
第三節 敦煌學結構表
第八章 敦煌學各分支學科研究概況
**節 敦煌史地學
第二節 敦煌考古學
第三節 敦煌民族學
第四節 敦煌藝術學
第五節 敦煌宗教學
第六節 敦煌民俗學
第七節 敦煌文學
第八節 敦煌語言文字學
第九節 敦煌文獻學
第十節 敦煌古代科學技術
第十一節 敦煌文物保護科學
第十二節 敦煌學學
第九章 敦煌學的特點及價值意義
**節 敦煌學的特點
第二節 敦煌學的價值意義
第十章 敦煌資料目錄、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及敦煌遺書、敦煌壁畫彩塑的刊布
**節 敦煌資料目錄
第二節 敦煌遺書目錄
第三節 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
第四節 敦煌遺書的刊布
第五節 敦煌壁畫、彩塑的刊布
第十一章 敦煌學入門
**節 敦煌學研究者應有的素養
第二節 選擇*佳起步點
第十二章 敦煌學通常使用的研究方法
**節 本體研究法
第二節 拓展研究法
第三節 考證法
第四節 實驗研究法
第十三章 敦煌學在國外
**節 國外敦煌學概況
第二節 日本敦煌學概況
第三節 歐州敦煌學概況
附載敦煌文獻選講
敦煌學導論 作者簡介
p> 李正宇,1934生,河南省正陽縣人,
1958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敦煌研
究院研究員,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蘭州
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敦
煌歷史、地理、文化、佛教研究,兼事方志
學及中國書法史研究。發表論文、評論等
200多篇;個人專著有《敦煌歷史地理導
論》、《敦煌史地新論》、《古本敦煌鄉土
志(八種)箋證》、《敦煌遺書硬筆書法研
究》等;點校古舊籍《萬里行程記》、《莎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