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沉思錄(員工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117617
- 條形碼:9787802117617 ; 978-7-80211-76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沉思錄(員工版) 本書特色
本書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工作是合乎本性的事,我們天生是要合作的,寧靜是*佳的職業心境,把你的努力轉移到被允許的事情上去。
一部多國政要的案頭書
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
很多國際領導人包括丘吉爾和克林頓在內都將《沉思錄》作為床頭書,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可以幫助他們在處理天下憂的同時,保持自己心情的平和;在面對繁華的塵世時,不忘記對自身的把持。
——粱文道談《沉思錄》,《東方早報》2008-07-08
我時常回到《沉思錄》這本書,翻閱其中的段落。無論是遭逢社會的風波還是個人的不幸,我都能從中讀到一些讓我的心靈沉靜下來而繼續努力的句子。它像一個忠實的老朋友,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何懷宏
馬可•奧勒留的這本書算是少有的經得住讀的書之一。對于一切想沉思人生與社會的人,它都會有一些啟示。
——柯云路
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曠世奇人于無意間為我們留下這一部《沉思錄》。我們借此可以想見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于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這部書不能不說是人間至寶之一。
——粱實秋
《沉思錄》的主要思想是讓人們對生活中那些可能帶來壓力的變動和挑戰處之泰然;在意圖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自己對世界的態度,我強烈向每一個人推薦此書,特別是那些正在經歷各種考驗的人,更應該好好讀這本書,而誰沒有接受過生活的考驗呢?
——[美]T.霍普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美]費迪曼《一生的讀書計劃》
沉思錄(員工版) 內容簡介
《沉思錄》,一位羅馬皇帝的心靈獨白,凝結著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國領導人的案頭書,影響了從腓特烈大帝到丘吉爾、克林頓等人的管理思路,管理包括自我管理和治家治國。《沉思錄·員工版》是根據中國員工的實際需求精心打造的經管勵志讀物。
本書以簡易的筆調、優美的語言、生動的哲理故事對《沉思錄》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希望能打開你的心鎖、開啟你的智慧之門,幫助你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調適身心,領悟生命的美好與工作的真諦,在*和諧的狀態下愉快地工作,聰明地工作,高效地工作,以直立的姿態達到生命的高度。
人的真正強大來自于內心的強大,一個懂得自我調適身心的人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沉思錄(員工版) 目錄
工作是你在宇宙中存在的職分
工作是合乎本性的事
那些熱愛他們各自的技藝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盡
每一義務都是由某些部分組成的,遵循它們就是你的義務
不用借口推脫自己該盡的義務
不要為外在而勞動,成為工作的主人
不要不情愿地勞作
◎第二章 在互惠中共生,學習與人相處與團隊合作的藝術
有缺點的人也是我們的同伴,不要遷怒于他們
很樂意且毫無嫉妒之心地給有才能的人開路
從任何人的身上,都要學有所獲
以積極的目光看到他人的優點
我們天生是要合作的,如同手足
不要對犯錯的人憤怒,而是平靜地向他展示他的錯誤
維護集體利益:那對蜂群不好的東西,對蜜蜂也不是好的
不要將對他人的恩惠記在賬上
◎第三章 價值至上:每個人都致力于*有價值的創造
徑直選擇那更好的東西,并且堅持它
做*小的事情也要參照一個目標
工作時:精力充沛、寧靜致遠、不分心
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為*后一天度過
不要像仿佛你能活一千年那樣行動
過一種幸福生活所需要的東西確實是很少的
如果你在履行你的職責,就做好手頭要做的事
不要不加考慮地被事物的現象牽著鼻子走
把生命浪費在思考別人上,你就喪失了做別的事情的機會
◎第四章 理性孕育德行,自律方能自由
節制是理性動物擁有的德行
意志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理性的動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亦是正義的一部分
在任何時候都要依賴理性
控制情緒,才能不受干擾地盡責于自己的義務
不環顧別人的道德墮落,只是沿著正直的道路前進
遠離奢侈的簡樸生活方式
我們必須抓緊時問
◎第五章 寧靜是*佳的職業心境
寧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
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看到和珍惜眼前的幸福
剪除心靈深處那些讓人煩惱不安的欲望
滿足而寧靜地利用障礙來訓練自己的德行
在任何環境和疾病里歡愉如常
毫無炫耀地接受財富和繁榮,同時又隨時準備放棄
浮生一夢,淡泊名利
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
遠離對未來所有事情的焦慮
保持寧靜,考察自己應該做什么
◎第六章 在自省中超越:問題的根源、機遇的種子均在于自身
自省:關注別人對自己蔑視的原因
一個人不應當聽從所有人的意見
美是歸于自身的,不把贊揚作為它的一部分
靠自己,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別人的靈魂之上
取消不必要的行為,丟棄不必要的思想
不陷入無聊的窩里斗
◎第七章 思考是無往不勝的利器
每時每刻都要堅定地思考
走正確的道路,正確地思考和行動
從一個整體看事物,注意事物之間的關聯性
如果我錯了,我將愉快地改變自己
別輕易說“不可能”
仔細地傾聽,盡可能地進入說話者的心靈
有理智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動之中
◎第八章 在變化中學會柔性生存
如果受到阻礙,把你的努力轉到被允許的事情上去
把握現在: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現在
懂得化劣勢為優勢:從與它對立的東西中為自己獲得手段
失敗時再回去從頭做起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接受所有發生的事情
生活中堅定地站立,準備應對突如其來的進攻
適應你命中注定的環境
◎后記
沉思錄(員工版) 節選
◎**章工作讓你發現生命的本質,在工作中學會享受生活的藝術
工作是你在宇宙中存在的職分
你的存在是為了獲取享樂、好吃貪睡還是盡職盡責呢?你沒有看到小小的植物、小鳥、螞蟻、蜘蛛、蜜蜂都在工作,從而有條不紊地盡它們在宇宙中的職分嗎?
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我們為什么要工作?
我們在為誰工作?
這么辛苦的工作,究竟值不值得?
這些涉及人生哲學層面的追問和思索,不時會浮現在員工、管理人員和企業經營者的腦海里,它們也是所有職場人士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作,工作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先知》一書中,對工作的真諦做了深刻的詮釋,在唯美和感性的詩句間向我們揭曉了上述問題的答案。
當一位農夫請求上帝的先知給他講一講什么是勞作時,先知說道:
你們勞作,故能與大地的精神同步。
你們慵懶,就會變為季節的生客,落伍于生命的行列;那行列正帶著莊嚴、豪邁和驕傲的順從向永恒前進。
勞作時你們便是一管笛,時間的低語通過你的心化作音樂。
你們中誰愿做一根蘆葦,當萬物齊聲合唱時,唯獨自己沉寂無聲?
總有人對你們說:工作是一種詛咒,勞動是一種不幸。
但我要對你們說:當你們工作時,你們便實現了大地*悠遠的夢想,在夢想成形之初,這部分便已分派給你。
你們辛勤勞動,便是真正熱愛生命。
在勞動中熱愛生命,便是通曉了生命*深處的秘密。
然而,如果你們在痛苦中把降生稱作折磨,把維持肉體生存當成寫在額頭的詛咒,那么我要回答:只有你們額頭上的汗水,才能洗去那些字跡。
也有人對你們說生活是黑暗的,你們疲憊時重復疲憊者的話。
而我說生活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
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
當你們帶著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合為一體。
勞動是一個人在宇宙中的職責,通過勞動,人們才能真正融人宇宙,無論蜜蜂、螞蟻還是灌木叢,他們都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小職員,我們生命的本質與工作結合在一起。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如果不能工作或者很好地履行工作的任務,經過一天兩天,你也許感到輕松舒適,但是長此以往,必定陷入空虛,覺得活著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特別迷戀橄欖球,是一位鐵桿球迷,他從不錯過每年1月間的季后賽。原本一場60分鐘的比賽,少不了犯規、換場、中場休息、傷停補時、教練叫停等,這樣要耗費很多時間。花這么長的時間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布坎南葚至產生了罪惡感。然而,球賽又不能不看,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決定給自己找點事干。他記得曾經從后院撿了兩大桶核桃,于是就把這些核桃搬到客廳里,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核桃,這樣或許能心安理得一些。
為什么自己這么一會兒沒工作心里就覺得不踏實?布坎南在不斷地敲核桃的過程中悟出一個道理:社會贊許工作,工作不僅對個人有好處,對其他人也有好處。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那么除了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別人也享受不到他從事生產帶來的“交易價值”。
勞動是人的本分,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追求,但是,前提是分內之事必須做好,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資格,墮落成宇宙內部的一個多余物,*終必將被社會所淘汰。
行動方案
愛因斯坦曾說過:“每天我都要無數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內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勞動基礎上的。因此,我必須竭盡全力,像我曾經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樣,作出同樣的貢獻。”這種精神和做法值得人們學習。
另外,對工作心懷感激,“感激能帶來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這是宇宙中的一條法則。也就是說,努力工作才能帶來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成功機會。
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在效率至上和業績為王的時代,在日趨功利和浮躁的社會風氣中,工作是一種愛,有愛就有責任,讓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在愛的奉獻和責任的付出中閃光。
工作是合科本性的事
早晨當你不情愿地起床時,讓這一思想出現——我正起來去做一個人的工作。如果我是要去做我因此而存在,因此而被帶入這一世界的工作,那么我有什么不滿意呢?難道我是為了躲在溫暖的被子里睡眠而生的嗎?難道我不愿做一個人的工作,不趕快做那合乎我本性的事嗎?
阿那哈斯是古希臘*知名的智者之一。有一次,一個人問他:“尊敬的阿那哈斯,請問,什么樣的船才是*安全的船?”阿那哈斯回答:“是那些離開了大海的船。”
那人說:“哦,我明白了,按這個道理來說,那些離開道路的車輛,離開戰場的士兵,同樣是*安全的。”
阿那哈斯告訴他:“是的。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得到這樣的安全呢?喪失工作的權利、沒有激情、無所事事,也無所用心,這對于一個人來說也許是*悲慘不過的事了。”工作是合乎本性的事情,不但工作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工作,只有有工作信仰的人才是一個完整、高貴、氣宇軒昂、直立行走的人。
在畢淑敏的《美容師的作品》中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著名商家為了舉行一個從服裝到化妝品的盛大促銷會,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很吸引人的項目一一造就紳士。他們從城市某個*骯臟的角落里找來了一個衣衫襤褸面容晦暗的流浪漢,并給他拍照存檔。
之后,公司又請來了一名高級美容師。這位稱職的美容師用芬芳的洗液給流浪漢沐浴理發,用名牌剃須刨給他刮胡子,給他做了徹底的面部毛孔清潔,做面部面膜保養,并給他敷上一層又一層特效的潤膚品、面霜和眼霜……然后根據他的身高、體型和膚色,搭配了*適宜的襯衣、西裝、領帶,甚至還有一支很棒的手杖和一頂昂貴的帽子……
于是,眾目睽睽之下,一個骯臟頹廢的流浪漢變成了一位儀表堂堂的紳士。這種包裝轉變讓消費者心動不已,公司的銷售業績立即飆升。
同時,參會的一位經理決定雇用這名容光煥發的紳士,讓他第二天到公司報到。但是這個流浪漢一直沒來。一個星期之后,這位經理在垃圾桶邊找到了正在掏垃圾吃的流浪漢,他的全身都散發著惡濁的氣味,一切的華美蕩然無存。
但是好心的經理還是決定把他帶走,并給他安排了工作,因為只有工作和信仰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
兩年之后,當人們看到這位流浪漢的時候,他已經是那家公司的副經理,并正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與經理優雅地商談著公司的未來規劃。
當我們每天忙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們常常希望以后再也不用工作,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但是,正如蜜蜂天生就要采集花粉釀蜜,小鹿天生就要在森林里奔跑,雄鷹天生就要在天空翱翔,魚兒天生就要在水里游翔那樣,工作原本就是人存在于宇宙中的形式與職分。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工作來實現自我價值。
當有一天我們真的永遠不需要工作的時候,也可能就是我們陷入頹廢的時候。就像長久的無所事事會使我們游手好閑、空虛無聊,就像動物園里飽食終日的動物遲早會委靡不振一樣。工作,是我們高貴氣息的體現,是我們不斷進化的根本。
行動方案
造物主是*偉大的,當它賦予每個人工作權利的同時,也為每個人都留了一個根,這個根就是存在于工作背后的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人類就是靠著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從蒙昧野蠻一步步走向文明的。我們也是靠著這股力量不斷地在工作中超越自我。這股力量來自于我們本性的需求。我們需要物質供給生存下去,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更優質的生活,這需要我們通過工作來實現。與此同時,我們作為有思想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充實與超越自我的快感必須通過在工作中挑戰各種困難來實現。
那些熱愛他們各自的技藝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盡
那些熱愛他們各自的技藝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盡,他們沒有洗浴,沒有食物;而你對你的本性的尊重甚至還不如雜耍藝人尊重雜耍技藝、舞蹈家尊重舞蹈技藝、聚財者尊重他的金錢,或者虛榮者尊重他小小的光榮。這些人,當他們對一件事懷有一種強烈的愛好時。寧肯不吃不睡也要完善他們所關心的事情。
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熱愛是*大的欣慰,那些熱愛他們技藝的人總是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盡,而他們自己也沒有把這種忙碌當做是苦役,而是一種追逐快樂的過程。
比爾·蓋茨考入哈佛大學之后,由于對計算機的熱愛,他選擇了退學,進入計算機行業。這種熱愛和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一躍成了世界巨富。即使錢財無數,比爾,蓋茨*感興趣的是他的事業,他每周的工作時間都在60-80個小時之間。據一位朋友說,他通常36個小時不睡覺,然后倒頭睡上十來個小時。以至于微軟公司里的一名資深女職員在私底下抱怨說:“當你看到蓋茨時,總忍不住感到疑惑,昨晚他睡在哪里?辦公室?”你總想走上前去問他:“嗨,蓋茨,我不知你是否每天淋浴?如果是,為啥不順便洗洗頭?”正是在比爾,蓋茨的強烈感召下,忙碌工作成了微軟的作風。一名程序員說:“你身處這樣一個環境,周圍的人都是這樣刻苦,連掌管這個公司的人也是如此,那么你也不得不如此。”在*繁忙的階段,甚至有人把睡袋放進工作室,整整一個月足不出戶。當然這種忙碌也是有回報的,在微軟公司,已有200多名員工成了百萬富翁。
熱愛是生命的光芒,為了這個光芒而忙碌的人即使是退休了,也不會停止工作。
1943年,由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規定老教授年滿70歲便要強制退休。但是,退休絲毫不能減退該校的植物學教授德格博士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退休后,他又受聘于雷德里化驗所的制藥廠,作為顧問并擔任獨立工作。經過無數個晝夜的單調忙碌之后,他研究出金霉素和四環素,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人生苦短,當你熱愛你的事業的時候,一切的人生哀愁都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如果短暫的生命只是黑夜里劃過天際的一顆流星,那就燃燒你所有的熱情,讓它更加明亮璀璨、動人心魄吧!
行動方案
美國得克薩斯州有一句古老的諺語這么說道:“濕火柴點不著火。”當自己覺得工作乏味、無趣時,有時不是因為工作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因為我們的燃點不夠。沒有選擇或現狀無法改變時,至少還有一點是可以選擇改變的:去積極投入地享受還是被動無奈地接受折磨,這取決于自己的心態。培養對工作的熱愛,把工作當成期待點燃的煤山,你就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撿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后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后,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熱愛每天都陪伴自己的*佳良藥。
每一義務都是由某些部分組成的,遵循它們就是你的義務
如果有人向你提出這個問題,“安東尼”這個名字怎樣寫呢?你將不耐煩地說出每一字母嗎?如果他們變得憤怒,你也對他們憤怒嗎?你能鎮定地繼續一個個說出每一個字母嗎?那么,你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也要記住每一項義務都是由某些部分組成的。遵循它們就是你的義務,不要煩惱和生氣地對待那些讓你生氣的人,繼續走你的路,完成擺在你前面的工作。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強,能成就一番事業的機會和概率微乎其微;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重視,或者覺得自己的工作很瑣碎,很微不足道,無法給自己帶來金錢,更無法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
他們不明白合理分工、角色分明是社會的內在需要。他們總是在不自覺地背離和破壞這種規則,或者因此而鄙視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不懂敬業的人。
在宗教改革領袖路德及其后來路德教派對德國人的職業精神的影響中,有三個層面非常重要:
一是將工作視為神圣之事,并以虔誠的態度去從事工作;
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與合作,不過分注重職業的形式;
三是安心于本職工作,有良好的職業精神。
正是憑借工作態度*好的工人,*好的分工與合作精神,以及*優秀的職業精神,德國產品后來居上,成為全世界精良產品的代名詞。
抱怨現實的人們,往往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常常自詡具備合作精神,但是卻不能承擔自己的工作,他們認為只有獨自完成偉大的事業才是值得尊重的,對于那些由整體分工形成的被世俗標準看低的工作任務不能虔誠對待。這當然不是一種值得欣賞的職業精神。
其實,任何一項偉大的工作,都被劃分為無數個部分,尤其是在現代這個分工精細化的時代。微軟公司在向世界正式推出Windows98產品時,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市場推廣活動,在這個大團體之中,每一位員工都有明確的分工,例如,銷售主管負責銷售業務的拓展,商務主管負責與分公司協調,客戶主管負責完成客戶服務方面的工作等。這次活動也整合了營銷溝通中的各個層面,包括公共關系、事件行銷、廣告和零售刺激。所有這些溝通活動體現了微軟營銷部門和所有參與這次活動的其他公司的統一團隊精神。這場令人贊嘆不已的營銷活動在全球持續進行,前后歷時24個小時,活動費用超過2億美元。
分工之后,每一項小而具體的工作的意義都與整個工作的意義等同。同理,在宇宙間,每一種生靈都各司其職,每一個種群中的各個具體生物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宇宙的義務就這樣被具體為不同的部分和方面,遵循這些部分,是每個人的義務。
只要心不卑微,任何工作都是重要的,只是內容不同而已。一旦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夠從中尋找到快樂和價值感!
世界著名的希爾頓飯店有位清潔員,他在這家飯店工作了將近20年,一直在洗手間做保潔工作。洗手間總是被他打掃得干干凈凈,他甚至自己掏錢在洗手間放上一瓶高級香水,每次客人進來都能聞到一股芳香的味道。客人們對他的服務交口稱贊,有的甚至沖著他的良好服務而專門住進這家飯店。他的朋友都替他惋惜,勸他換份工作,他卻驕傲地說:“我為什么要換工作呢?我的工作就是*好的,看到客人們對我的工作的認可,這就是我*大的幸福了,我又何必換工作呢?”
這位清潔員只是做著一份平凡的工作,卻因為良好的工作態度而使自己脫穎而出,得到老板與顧客的好評。
古羅馬斯多葛派哲學家們曾經說過: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會將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團糟。如果一個人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那么他不會做好工作,在這一工作崗位上也無法發揮他內在的特長。其實任何一種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保持負責的態度。
行動方案
明白分工存在的必然性,然后接受由分工造成的繁瑣與勞累。要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根據自己的身份要對社會盡的義務,遵循任務的每個部分和完成任務本身一樣令人敬佩。
無論多么卑微的工作,只要有價值,就值得你去付出,值得你付出整個身心去對待。而懷著虔敬之心對待工作的人,也必將得到世界的認同。
……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