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097995
- 條形碼:9787802097995 ; 978-7-80209-799-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文集 本書特色
生態文明是生態旅游的靈魂,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的載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 李明德
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文集 內容簡介
由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中國旅游未來研究會、浙江省旅游協會、臨安市人民政府、浙江林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太湖源)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于2008年3月28-30日在臨安市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浙江省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上海新農村旅游研究院、浙江省旅游經濟研究會、臨安市風景旅游局共同承辦。參加這次大會的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建設部、農業部、林業局、中國旅游協會、中國科學院等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7人,來自全國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以及生態旅游企業專家共100余人,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文匯報、中國縣域經濟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臺等20多家新聞媒體單位記者也參加了這次盛會。
開幕式由臨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裘小民女士主持,臨安市委副書記鐘文靜女士及浙江省旅游局有關負責同志分別致辭,表示歡迎和祝賀。論壇開幕后分別由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光生教授、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教授、金華旅游學院院長張躍西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先生主持專題學術報告會。杭州市旅游委員會王信章先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獻溥研究員、浙西華天旅游公司華抗美董事長、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休閑農業處王宏副處長、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劉強副秘書長等35位領導、專家和學者圍繞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做了學術報告。
李明德先生認為,生態文明是生態旅游的靈魂,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的載體。他強調生態旅游是世界范圍的、具有強大趨勢性的旅游產品;而生態文明也是世界范圍內的、具有強大趨勢性的國際原則,要尋求既發展生態旅游,又促進生態文明的和諧之路,實現生態旅游和生態文明的雙贏。王獻溥研究員指出遵循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要求行事的生態文明時代已經確立和發展,以生態和環境問題為核心的地球危機,正是誕生新的文明時代過程的一個交替時期。他還結合臨安實例對生態示范區建設的意義和作用進行了分析。王信章先生結合杭州市鄉村旅游的開展情況,分析了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現狀和問題,指出鄉村旅游是保護鄉村生態與文化的原動力,保護好鄉村生態與文化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城鄉差異是鄉村旅游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保護鄉村獨特的生活生產方式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王宏先生從現狀、發展和政策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工作情況。劉強先生則介紹了中國風景名勝區開展生態旅游的情況。
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文集 目錄
大生態旅游——生態文明的大觀園
生態富民和諧農村
太湖源生態旅游和諧社區建設與發展機制探討
太湖源與旅游生態系統
突出生態主題開發生態旅游——淺議臨安和華天旅游公司所做的成功嘗試
生態示范區是實施生態發展的基本單元——浙江臨安市生態示范區發展的展望
地方政府主導下的自然保護地旅游特許經營研究
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
基于反饋系統的生態旅游地穩態系統模式——來自太湖源頭的啟示
生態新農村建設中鄉村生態教育的作用
生態旅游中社區參與的環境倫理學意義
旅游節慶及其在太湖源景區的開發探討
生態景區旅游管理中社區參與的積極作用——以太湖源旅游景區為例
基于利益相關主體理論的生態旅游社區參與機制研究——以浙江省臨安市太湖源景區為例
從大學生視角看生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以臨安太湖源風景區為例
社區參與生態旅游開發研究——以湖南水府旅游區為例
森林公園與社區和諧發展探究
旅游區生態內涵的提升路徑及實施策略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生態旅游解說系統初探——以南昌市天香園為例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游與社區互動關系研究——以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為例
生態旅游若干問題之思考
環境資源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淺析旅游開發經營對景區環境質量的影響——以臨安太湖源為例
論觀光農業開發中的社區參與
生態農莊發展過程中社區參與問題探討——以禾泉農莊為例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遼寧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鄉村旅游中的和諧農村
加強斗門生態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的兼容性研究——以廬山為個案
論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以蘇州為例兼論太湖生態資源的開發利用
農家休閑茶室顧客滿意度研究——以杭州為例
日本生態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試論生態旅游與和諧發展
后記
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文集 節選
生態文明是生態旅游的靈魂
生態文明是中共中央明確提出的新時期的建設目標,而生態旅游是當今世界旅游產品體系中*受旅游者歡迎的重要產品。今天這個研討會就是要討論生態旅游與生態文明之間存在著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有人一談起生態旅游就喜歡無端指責,認為旅游必然破壞生態,發展旅游業是對建設生態文明的褻瀆。我個人認為,生態旅游是世界范圍的、具有強大趨勢性的旅游產品,沒有誰能夠阻擋。生態文明也是世界范圍內的、具有強大趨勢性的國際原則,也沒有誰能夠阻擋。所以,我們研究的重點是要尋求既發展生態旅游,又促進生態文明的和諧道路,是要出主意、想辦法,實現生態旅游和生態文明的雙贏。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談四點意見。
1 生態旅游應該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進行
生態保護的*終目的是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不是為了保存生態、消滅人類、消滅人類發展至今包含了許多現代理念的需求。人類現代理念的需求是人類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在價值觀上發生許多變化的情況下產生的。這種價值觀有其產生的合理性,但是,有些觀念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這種不合理性是和生態保護的*終目的沖突的。所以,提出生態保護實際上是要糾正某些不合理的價值觀念。任何地方發展旅游業,特別是發展生態旅游都需要堅持這樣一種堅定的原則,都需要將生態保護置于發展生態旅游之上,或者說放在**位。太湖源是一個生態資源非常良好的地方,這樣的地方開展生態旅游不僅有廣泛的市場前景,而且會產生良好的效益。所以,太湖源發展旅游業選擇生態旅游這樣的形式和內涵是必然的選擇。但怎樣發展生態旅游?發展什么樣的生態旅游?卻是我們需要討論和研究的。太湖源是太湖的水源地,從更大范圍的生態意義上講,它不僅僅是太湖源本身的問題,更是涉及眾多人口和廣泛地域的問題,因為生態問題永遠是跨區域的問題,看似自身的事情自己來辦沒什么問題,實際上不是這樣。
……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