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06581
- 條形碼:9787509306581 ; 978-7-5093-0658-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九章,主要向你探討了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興起的有關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公益代表制度”;媒體和公共輿論對分散的利益進行組織化提供資源、信息和技術等的支持;專家知識的支持;利用司法審查有效監督決策的機制等。只有建立了適合公眾參與的合理的制度體系,掌握了公眾參與的具體組織技術,并能有效地滿足公眾的基本參與需求,才能認為公眾參與的制度化獲得了基本成功。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執政黨視野中的公眾參與;“部門擴權”抑或“公眾充權”?——規劃環評與公眾參與的互動;公眾參與視野中的NGO:理論與現實;“法律化的政治行動”:一種公眾參與行動模式——廈門PX事件的過程分析與模式歸納;作為公眾參與形式的征求意見——理想類型與實踐評估;“拆遷票決”:民主的嘗試還是民主的誤試?——城市拆遷進程中的公眾參與模式分析等。
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 目錄
**章 公眾參與和新公共運動的興起——眺望公眾參與時代的曙光
**節 公眾參與作為一種社會需求
第二節 公眾參與的制度供給
第三節 當代中國公眾參與的十大生長點
第二章 執政黨視野中的公眾參與
**節 十七大報告中的公眾參與
第二節 改革進程中的公眾參與
第三節 社會建設中的公眾參與
第四節 公眾參與和執政合法性
第三章 “部門擴權”抑或“公眾充權”?——規劃環評與公眾參與的互動
**節 規劃環評的由來及其宗旨
第二節 規劃環評、生態文明與“未來的大政治”
第三節 公共利益的政治實現:民主政治
第四節 民主的微觀實踐:公眾參與
第五節 環評公眾參與的制度與組織
第四章 信息作為參與能力的基礎——跨入門檻的中國政府信息公開
**節 制度需求與回應——我國信息公開制度建設的背景梳理
第二節 實質意義上的政府信息公開
第三節 政府信息公開的評估框架
第四節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評估
第五章 公眾參與視野中的NGO:理論與現實
**節 中國NGO的內涵與外延
第二節 中國NGO的發展歷程:一個初步的梳理
第三節 中國政府與NGO的關系:理論與制度
第四節 中國政府與NGO的關系:類型與實例
第六章 “法律化的政治行動”:一種公眾參與行動模式——廈門PX事件的過程分析與模式歸納
**節 廈門PX事件中的公眾參與:初步的描述
第二節 作為公眾參與時代標本的“PX模式”:框架評估與模式歸納
第七章 作為公眾參與形式的征求意見——理想類型與實踐評估
**節 理想型:概念的界定與類型的區分
第二節 對實踐的觀察與反思
第三節 結論
第八章 司法中的公眾參與——以影響性訴訟為例分析
**節 影響性訴訟的興起與司法的公眾參與
第二節 司法中公眾參與的模型分析
第三節 司法中公眾參與的正當性
第四節 司法中的公眾參與:司法正義與超越司法
第九章 “拆遷票決”:民主的嘗試還是民主的誤試?——城市拆遷進程中的公眾參與模式分析
**節 酒仙橋的尷尬——事件回放和評論綜述
第二節 需要澄清的問題——政府在城市拆遷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節 “民主的嘗試”?——拆遷中合法性路徑的變遷
第四節 “民主的誤試”?——形式和實質的誤差
第五節 酒仙橋事件的樣本作用與更加完善的公眾參與
致謝
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 節選
**章 公眾參與和新公共運動的興起——眺望公眾參與時代的曙光
2007年堪稱中國公眾參與的元年。當年如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指出:“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執政黨的宣示,不僅可以解讀為對中國日益崛起的公民社會的肯認,更為中國公眾參與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
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 作者簡介
王錫鋅,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行政法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公眾參與研究與支持中心主任、北京市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公眾參與和行政過程》、《行政程序法理念與制度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