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女裝平面結構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450188
- 條形碼:9787506450188 ; 978-7-5064-5018-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女裝平面結構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闡述了人體與服務的關系、原型的建立過程、原型基礎上的款式變化以及下裝、衣領和衣袖的款式變化等過程。本書理論系統,能體現出原型設計的邏輯性和多變性,并且剖析了人體與服裝的復雜關系。
本書為服裝專業教材,同時也適用于廣大的服裝技術人員、服裝愛好者參考和閱讀。
女裝平面結構設計 目錄
**節 人體尺寸的特點
一、人體測量
二、女體的體型特點
三、標準人體尺寸
第二節 服裝尺寸及其放松量
一、放松量的定義
二、放松量的確定
第三節 服裝外部造型的特點
一、服裝的造型
二、造型的元素
第二章 原型的設計過程
**節 服裝結構設計網格
第二節 下裝基礎原型的繪制
一、裙裝
二、褲裝
第三節 上裝基礎原型的繪制
一、基礎網格建立
二、后領窩的結構設計
三、后肩的結構設計
四、前領窩的結構設計
五、前肩的結構設計
六、衣身袖窿線的設計
七、腰省的設計和后中線的設計
八、衣身原型的設計過程
第四節 領的結構設計
一、翻領的設計
二、立領的設計
三、襯衫領的設計
四、西服領的設計
五、連身領的設計
第五節 袖原型的結構設計
一、衣袖的設計過程
二、一片袖的展開圖
三、兩片袖的展開圖
四、常見疵病及其改正方法
第三章 款式的變化過程
**節 款式造型的審視
第二節 保持原型風格的款式變化
一、止口線的變化
二、衣袋的變化
三、省道的變化
四、分割線的變化
第三節 改變原型風格的款式變化
第四節 衣袖的款式變化
一、袖窿的變化
二、圓袖的款式變化
三、寬松風格襯衫袖的設計
四、插肩袖的設計
五、連袖的設計
第四章 工業紙樣設計
**節 主要生產紙樣的設計
一、面料的工業紙樣設計
二、里料的工業紙樣設計
三、襯料的工業紙樣設計
四、輔助紙樣的設計
第二節 工藝文件的內容
一、定制單的內容
二、尺寸規格表
三、服裝部位結構圖
第五章 體形特點與標準紙樣的關系
**節 運用人體測量馬甲進行服裝的定制
第二節 特殊體型對標準紙樣的影響
參考文獻
女裝平面結構設計 節選
**章 女裝結構設計的已知條件
服裝結構設計的目的是快速、準確地繪制出各種變化款式的紙樣,要達成這個目標大致分為三步:繪制原型、繪制結構圖、繪制生產紙樣。在繪制結構圖、生產紙樣的過程中,要頻繁地用到原型,所以繪制原型時要采用標準人體的尺寸,而且所用尺寸數目盡量要少,其風格要求簡單、傳統、方便測量和繪制。繪制原型通常采用計算制圖法,即在人體凈尺寸的基礎上加上放松量,得出繪制原型需要的各種尺寸。因此,結構設計離不開對人體與服裝對應關系的研究,尤其是人體尺寸、服裝尺寸及其放量對服裝外部造型的影響。
**節 人體尺寸的特點
服裝結構設計所需的人體尺寸是按國家標準的人體測量方法得到的,所以設計服裝原型時直接采用國標的人體尺寸即可,而對于特體,即非標準人體,應視具體的設計方法而定,但同樣應需參考國標的人體測量方法。
一、人體測量
1.人體測量方法
按照與人體的接觸程度,人體測量方法分為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或稱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上的推廣,非接觸測量也變得不那么神秘了,如立體攝影,摩爾光波等已逐漸成為技術研究甚至市場運作的工具。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各有特點,兩者結合可用于人體測量的各項研究中。
接觸測量是指使用各類測量工具對人體進行接觸式測量,該方法簡單易行,為絕大多數設計人員采用,但容易因測試雙方的主觀因素引起誤差。常用的接觸測量工具有馬丁測量儀(圖1—1),它包括軟尺、角度計、測高計、測距計、觸角計、桿狀計等一整套工具。
……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