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應用語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786985
- 條形碼:9787501786985 ; 978-7-5017-869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用語文 本書特色
本書吸收了應用寫作研究的*新成果,更換了缺乏時代氣息的例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增加了關涉應用寫作的應用漢語知識,還增加了“知識要點”、“能力要求”、“思考與練習”三塊內容。以作為教學與實踐的“引領”。 全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應用漢語與應用寫作、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商務契約、講話致辭、函牘電信、條據便箋等。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語文課教材,也可作為其他人員的課外閱讀材料。
應用語文 內容簡介
本書吸收了應用寫作研究的*新成果,更換了缺乏時代氣息的例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增加了關涉應用寫作的應用漢語知識,還增加了“知識要點”、“能力要求”、“思考與練習”三塊內容。以作為教學與實踐的“引領”。
全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應用漢語與應用寫作、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商務契約、講話致辭、函牘電信、條據便箋等。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語文課教材,也可作為其他人員的課外閱讀材料。
應用語文 目錄
**節 正確使用漢字不寫錯字別字
第二節 懂得運用詞法反復推敲語詞
第三節 遵循句法規則學會遣詞造句
第四節 力求文通字順避免語法錯誤
第二章 應用寫作基礎理論概述
**節 什么叫應用文
第二節 應用文的主旨和材料
第三節 應用文的結構和語言
第四節 應用文寫作的步驟與方法
第五節 應用文作者的修養
第三章 行政公文
**節 公文體式
第二節 決定
第三節 意見
第四節 通告
第五節 通知
第六節 通報
第七節 報告
第八節 請示
第九節 批復
第十節 函
第十一節 會議紀要
第四章 事務文書
**節 計劃
第二節 總結
第三節 調查報告
第四節 簡報
第五章 商務契約
**節 意向書
第二節 協議書
第三節 經濟合同
第六章 告啟知照
**節 啟事
第二節 海報
第三節 產品說明書
第七章 講話致辭
**節 講話稿
第二節 歡迎詞歡送詞答謝詞
第八章 法律訴狀
**節 起訴狀
第二節 上訴狀
第九章 函牘電信
**節 賀信
第二節 手機祝詞
第三節 感謝信
第四節 求職信
第五節 申請書
第六節 倡議書
第七節 邀請函
第十章 條據便箋
**節 便條
第二節 憑據條
附錄一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
參考文獻
應用語文 節選
第二章 應用寫作基礎理論概述
**節 什么叫應用文
知識要點
了解應用文的概念。
了解應用文寫作不同于文學創作的一般原理。
掌握應用文的特點。
重點掌握應用文的分類。
能力要求
認識應用文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意義。
辨析應用文和其他文種的區別。
一、應用文概念的定義
應用文,又稱實用文,是指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處理各項事務所使用的具有規范格式的文體。
應用文的適用范圍廣大,種類式樣繁多。它包括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領域中,辦理事務、傳遞信息、解決問題、實施管理所使用的各種文件,比如法定公文、事務文書等;還包括某一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個人與他人、個體與社會的關系時所使用的各種文書,比如契約、信函、條據等。可以這樣說,應用文是一切公務活動和一切私務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文書、文件、公文的總稱。
文書、文件、公文,這三個概念一般都是指公務文書。但在不同情況下使用,其含義有所區分。文書有時可以作為所有文件材料的總稱,有時還可以指一種職業名稱或崗位名稱;文件可以指所有文件材料,但主要還是指機關、組織制發的有文件版頭等固定格式的正式行文;公文有特指范圍,它是指各機關單位進行公務活動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應用文寫作是操作語言文字有目的的成文制作。人們都把文學作品的寫作稱為創作,文學作品的創作又被稱為藝術創造。而應用文的寫作就不一樣了,它既不是文學創作,也不是藝術創造,(本質上說)它只是一種制作,是一種操作語言文字程式化的成文制作。
應用寫作學,是研究應用文寫作規律的一門學科。主要包括應用文文體的研究、應用寫作過程論的研究、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技巧的研究。
應用寫作課,是大學教育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
二、應用文的特點
應用文相對于文學性較強的文章來說,它不是藝術審美、供人欣賞的,而是與生活與工作實際密切相關、供人實踐應用的。應用文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實用性
應用文寫作是以實用為宗旨的寫作,它的主要使命是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開會要發通知,經濟活動要寫分析報告,商務合作要寫經濟合同,有重要事項請求上級答復批準要寫請示,法律訴訟要寫起訴狀、答辯狀,禮儀活動要寫請柬、賀信、發短信,等等都必須通過應用文來實現。
2.針對性
應用文寫作是有明確讀者對象的寫作,也是為解決特定的實際問題的寫作。它不能憑空想象,更不可以虛構,它要真實地向某一特定群體或某一特定個體傳遞信息,這種特定性,決定了它在文種的選擇、材料的取舍、結構的安排、語言的運用上,都必須準確對路。
3.時效性
應用文的時效性主要是指它的及時性以及它的作用時間的有限性。及時性,是說它要在一定時限內完成寫作任務、制作成文,延期則會影響作用的發揮,甚至貽誤工作;作用時間的有限性,是說發生效用是有時間限制的,每一篇應用文只在一定時期內產生直接作用,等到目的實現了,其效用也就會隨之消失,文本就變成了檔案材料。
4.工具性
從應用文形式的本質屬性來講,應用文寫作是工具性的操作。作為工具的應用文,它以特定的文種形式為手段,以語言文字為中介,來傳遞信息,達到寫作目的,實現寫作意圖。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它成為各個領域實施管理、實現目標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5.規范性
應用文的體式是固定的,它有一整套的規范格式。文面格式、制發程序都有特定要求,嚴格講究規范。不同種類的應用文、不同文種的應用文,都有相應的體式,且相對穩定,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有變化。而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也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謂得體,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
三、應用文的種類
應用文種類繁多,劃分標準不一,一般說來,都是按“大類”來劃分的,這里分出了六大類:
1.法定公文類:比如命令、決議、指示、決定、報告、請示等。這類文種是黨政機關的應用文,它由中共中央辦公廳1996年5月頒布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國務院2000年8月頒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兩個文件規定的法定公文(十四種和十三種)。法定公文也是應用文的核心內容。
2.機關事務類:比如計劃、總結、簡報、調查報告等。這類文種主要是各級各類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實施管理、處理日常公務中制作的文書。
3.經濟商務類:比如各類合同、協議、廣告等。這類文種主要是各機關團體、企業、商戶等經營單位在生產、分配、流通、營銷領域中,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而制作的經濟類文書。
4.法律訴訟類:比如起訴狀、答辯狀、申訴狀等,還包括各種協定、備忘錄等。這類文種主要是政府機關、公檢法、仲裁等機構和律師、訴訟當事人,根據法律程序和有關手續制作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5.科技文教類:比如科技情報、科技動態、實驗報告等,還包括歷史文物簡介、教學大綱等。這類文種主要是機關團體組織和個人撰寫的專業性很強的文書。
6.公關禮儀類:比如各種致詞、賀信、感謝信、演講稿、求職信等。這類文種主要是團體組織和個人在公關事務和有關活動中使用的文書。
本書的辟章分類與上述分類有所出入,主要是以“經常使用”為旨歸,機構級別較高的文種,如“命令”、“決議”、“指示”等都沒有歸入本書范圍。大體上我們把目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夠“用得上”的應用文都作為選講文種,共分九大類,即:行政公文類、事務文書類、經貿商務類、告啟知照類、講話致辭類、法律訴狀類、規章制度類、函牘電信類、條據便箋類,大小文種約列100多例。
第二節 應用文的主旨和材料
知識要點
了解應用文的主旨、材料的含義。
掌握應用文主旨與散文主題的形成的區別。
掌握確立主旨和選擇材料的原則。
能力要求
能夠確立應用文的主旨。
學會正確地選擇材料、使用材料。
一、應用文主旨的定義
應用文的主旨,是體現應用文寫作目的的中心思想,它是應用文的統帥和靈魂,它反映寫作者的主要意圖和基本觀點。
“主旨”在這里可以把它作為“主題”的同義語來看待。主題,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題”一詞取義于音樂作品的“主旋律”,就文藝作品而言,多稱“主題思想”。在我國古代文論中與“主題”含義相近的有“意”、“旨”、“主腦”等。
二、應用文主旨的作用
應用文主旨是應用文寫作的立足點,寫作全程圍繞主旨而展開。其核心作用在于:
1.主旨統攝材料,材料為主旨服務。
2.主旨決定結構,結構為主旨而設。
3.主旨決定語言風格,語言風格必須符合主旨要求。
三、應用文主旨確立的原則
要求做到:正確,鮮明,單一。
1.正確。就是文章要客觀地反映現實社會的實際情況,正確地運用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解決現實矛盾,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所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
2.鮮明。就是作者以鮮明的立場和觀點表明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在評判相應事實時,不繞彎子,不含糊其辭,不模棱兩可,持論帶有明確的傾向性。
3.單一。就是指一篇應用文只能實現一個寫作意圖,表達一個基本觀點,除了很少的綜合性大型報告外,一般要求一文一事,一題一議,一個中心思想貫穿全文。
四、應用文主旨的形成
應用文主旨的形成不同于文學創作,特別是公務文書,其特點表現為:
1.受命于集體和領導,從領導和集體的意圖出發,以確立文章主旨。
2.產生于調查研究和客觀事件,一切從實際出發,以確立文章主旨。
3.提煉于工作、生活積累,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以確立文章主旨。
五、應用文主旨的表現方法:
這里說的“表現方法”是指表述主旨的句子在文中所出現的位置。
1.在標題中直接點明主旨。
2.用主旨句揭示全文主旨。
3.用段旨句概括層次大意。
4.在篇末結語中點明主旨。
這里說的“主旨句”、“段旨句”是指根據表述的內容而提煉、概括出來的句子。
六、應用文材料的定義
應用文的材料,是指為了一定寫作目的、實現寫作意圖而搜集、整理、截取并寫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實根據或理論依據。
應用文的材料,主要是能夠運用到應用文寫作當中的具體事實、客觀現象、基本情況、數字、語錄、科學原理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等。
七、應用文材料的作用
材料對于應用文寫作來講,無論是理論的材料,還是事實的材料,都為了使文章主旨的闡說“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據”,所以說:
1.材料是提出問題的依據;
2.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礎;
3.材料是表達觀點的支撐;
4.材料是實現寫作的保障。
八、應用文材料的分類
材料需要搜集整理,整理就必須給材料分類。把材料分為理論的材料和事實的材料,對于應用文寫作來說有點籠統了。作為材料,它可以是黨和國家頒布的政策、法令、法規、指示、決定等各種文件;它可以是本系統、本地區、本單位的基本情況、統計數據等各種信息;它可以是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經驗交流、問題研究、學術論文等各種資料。而要讓這些材料在寫作中派上用場,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材料,就要進行比較合理的分類。這里介紹一種便于操作的“相對分類法”:
1.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所謂直接材料,就是**手材料,這些材料來源于工作實踐、社會實踐、生活實踐和調查研究,它帶有實錄性、實物性和親歷性,多為作者直接獲得;所謂間接材料,就是二手材料,這些材料多為“他山之石”,是作者從各種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電子盤碟等資料中間接獲得。
2.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所謂正面材料、所謂反面材料,都是從材料本身內容上來看的。前者多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的材料,表彰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的材料,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并給人以鼓舞奮進的材料,實事求是反映現實生活、反映人民群眾需求、促進各項工作的材料。與之相反的材料,則可視為反面材料。
3.原始材料和加工材料
所謂原始材料,就是帶有素材性的材料,這些材料的獲得近于直接材料,且帶有原初貌,具有一定的含金量,稍事加工,就是所謂加工材料,當然加工的材料,更是從具體材料的分析中進行抽象的理論概括,這些材料偏于理性思維,寫作中多為闡論提供理論依據。
九、應用文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的原則
應用文材料的選擇、使用要注意以下原則:
1.真實。就是寫入文章中的材料必須真實無疑,確鑿無誤,哪怕是一個細節也不能有差錯。
2.典型。就是選擇、使用的材料必須具有代表性,能夠深刻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能夠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廣泛的影響力。
3.新穎。就是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嶄新理論來說明和闡述事理,這樣的材料能新人耳目,讓人產生刷新記憶的感覺,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說明力,當然,追求新穎,也包括了從舊材料中發掘新意。
4.切題。就是選用的材料要扣住題旨,符合主旨的要求,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切題的訣要,就是看材料是否貼緊主旨,貼切主旨的材料就選用,不貼切或者不大貼切的材料,哪怕再真實、再典型、再新穎也不能選用。
十、應用文材料的處理
材料的處理可以分三步:選料,剪裁,縫合。
1.選料
選料就是從各類的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能夠完成主旨表達的材料。這主要是分析、發現材料本身的原始性、時效性、本質意義、引申意義。通過鑒別,決定哪些材料在寫作時能夠用得上,哪些材料應該放棄,哪些材料在使用時還要進一步加工潤色。
2.剪裁
剪裁就是從所選的材料中根據表達主旨的需要作出合理的截取。因為寫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平等的,有的能直接表現主旨,有的能間接表現主旨,有的說服力強,有的說服力不怎么強,有的有深度,有的不夠深刻,這就要求作者精心地剪裁,剪裁的標準必須按照選擇材料的原則進行。
3.縫合
縫合就是組織安排材料,如做衣服一樣,剪裁過后就是縫合,領口、袖口、前胸、后背要安置恰當。根據表達主旨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材料結合使用,理性材料有深度,可以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事實材料的運用使理論有了針對性,更具體地說明了理論材料,具體材料是點,概括材料是面,點面結合有一定的情節內容,又能反映事物的普遍性。
第三節 應用文的結構和語言
知識要點
了解應用文結構、語言的含義。
掌握應用文結構安排的原則。
掌握應用文語言的特點。
能力要求
認知應用文結構理路的基本模式。
熟悉應用文語言的常用套式。
一、應用文結構的定義
應用文的主旨決定了文章“寫什么”,選擇材料解決的是“用什么寫”,安排結構則是為了解決“怎么寫”。所以,應用文的結構是按照表現主旨的需要,將所選材料進行有條有理的組織安排,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換句話說,應用文結構,就是應用文內容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
一篇好的應用文,特別是公文,能夠充分反映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系。要寫出這樣的應用文,文章的結構安排是關鍵。合理的結構,是作者表達寫作意圖的行文理路,它通過篇章布局呈現出符合邏輯的組織形式,運用這種組織形式來構造各式各樣的文種,便形成了具有程式化的固定樣本。所以,應用文即便文種各式各樣,但結構理路卻也趨于大同,即:“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開頭一主體一結尾”、“緒論一正文一結論”。其基本類型一般為:“總一分”、“分一總”、“總一分一總”,另外還有:并列式、遞進式、條款式、一段式。
二、應用文結構的作用
1.應用文的結構使作者的主旨表達“言而有序”,也讓選擇的材料“各得其所”。
2.應用文的結構使文種式樣得到呈現,同時也固定了同類文種的文面格式。
3.應用文寫作只有找到恰當的結構形式,才能把主旨和材料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