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74398
- 條形碼:9787505874398 ; 978-7-5058-743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組織策劃的經濟學新編系列教材之一。該書在保持原版風貌和體例的基礎上,為了突出特色,方便讀者學習,力圖在體例結構上有所創新。主要是:**,在每章的正文前,增加了“學習目的和要求”以及“內容提要”,旨在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讀者宏觀地把握各章的內容。第二,在每章正文后配有案例分析,一般是兩個案例,其中一個使用假設的案例,另一個采用本土化現實案例,以便于讀者進行比較與應用,同時,引導讀者大致了解各章的基本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得以應用的。第三,各章都增加了推薦閱讀書目,便于讀者課外自學和參考。第四,全書*后附有主要專業術語以及人名的中英文對照表。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目錄
**節 理性和相對稀缺性
第二節 假設與模型
第三節 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第四節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第五節 混合經濟中的市場和政府
第六節 微觀經濟學的演變與發展
第七節 如何學習微觀經濟學
案例1 社會的兩難選擇:是要大炮還是要黃油
案例2 “買路錢”的聯想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二章 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節 需求
第二節 供給
第三節 供求規律
第四節 彈性
第五節 政府政策與市場供求
案例1 廉租房政策
案例2 食品市場與“農業問題”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節 基本概念:效用
第二節 邊際效用分析
第三節 無差異性曲線分析
第四節 消費者選擇
第五節 跨期選擇和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行為
案例1 蘋果與阿爾欽-艾倫定理
案例2 水價上漲導致的變化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理論
**節 企業及其經濟問題
第二節 生產函數
第三節 短期生產中的要素投入與產出關系
第四節 長期生產中的要素投入與產量的關系
第五節 規模報酬
案例1 小麥生產函數的確定
案例2 轎車工業的規模經濟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五章 成本理論
**節 成本的基本概念與成本函數
第二節 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分析
第三節 影響長期平均成本變化的因素
第四節 成本函數的估計與預測
案例1 張三的收益、成本、利潤核算
案例2 不可思議的網上購物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節 完全競爭的市場特征及廠商的收益規律
第二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行為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行為
第四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分析
案例1 當企業為追求利潤而進入一個行業時,會發生什么?
案例2 在香港為什么少見乞丐?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七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節 完全壟斷
第二節 壟斷競爭
第三節 寡頭壟斷
第四節 各類市場比較
案例1 天下是否有“免費午餐”
案例2 民營航空慘遭八大航空公司封殺的“鯰魚效應”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八章 博弈論
**節 博弈問題概述
第二節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第三節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第四節 不完全信息博弈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九章 生產要素市場及其價格的決定
**節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一般原則
第二節 勞動市場與工資的決定
第三節 土地市場與地租的決定
第四節 資本市場與利率的決定
第五節 歐拉定理
第六節 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
案例1 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高收入現狀的經濟學分析
案例2 收入效應:時間比金錢更寶貴嗎?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
**節 一般均衡理論
第二節 一般均衡與效率
第三節 福利經濟學
案例1 經濟學家的賭博
案例2 空中的帕累托改善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十一章 信息經濟學
**節 不完全信息
第二節 激勵機制設計
案例1 櫻桃是檸檬嗎?
案例2 皇帝為什么要殺功臣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十二章 外部性與公共產品
**節 外部性與交易費用
第二節 公共物品
案例1 排污許可證及其交易
案例2 樓道安裝防盜門事件
關鍵概念
復習題
補充閱讀材料
索引
一、重要術語英漢對照
二、重要人名英漢對照
微觀經濟學-(第二版) 節選
**章 導論
【學習目的和要求】
本章學習的目的在于掌握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概念。通過本章的學習,掌握理性、相對稀缺性的含義;了解經濟學的假設與模型,熟悉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含義;掌握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概念;了解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了解混合經濟中個人與政府的經濟決策行為;了解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演變與發展;可以運用本章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內容提要】
1. 經濟學的兩個*基本的假設是:經濟個體是理性的,經濟資源是相對稀缺的。經濟個體是理性的指人們在約束條件下追求預期效用*大化的行為,即給定效用函數在約束條件下求其*優解。資源的稀缺性指其被用于某一種用途意味著它不能被用于其他用途。
2. 在一定假設的條件下建立模型。假設、模型與檢驗是經濟學分析問題的“三部曲”。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設之上,而建立的經濟模型需要檢驗:一種是直接檢驗,即檢驗理論模型的基本假設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現實依據;另一種是間接檢驗,即檢驗理論所揭示的規律和論斷是否與實際經驗相符。
3. 經濟學有兩種基本的分析方法:實證經濟學意在回答“經濟體(或其一部分)究竟是如何運轉的”。而規范經濟學則試圖回答另一類問題,即“經濟體(或其一部分)應該如何運轉”。
4. 微觀經濟學集中于研究構成整個經濟制度的各個單位的行為——廠商、家庭和個人的行為;它研究單個的單元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影響這些決策的因素。宏觀經濟學集中于研究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行為,尤其是那些經濟總量的變化,如總的失業率、經濟增長率等。
5. 我們現實的經濟是市場組織和政府機構都實施經濟控制的“混合經濟”!翱床灰姷氖帧蓖ǔ故袌鲇行У嘏渲觅Y源。但是,市場并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情況下市場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資源,即產生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成為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
6.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充,傳統理論框架內的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廠商理論不斷發展,不斷加深了對一般均衡、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研究;現代微觀經濟學更加注重數學分析工具的運用以及通過數學分析來解釋經濟問題。
7. 微觀經濟學可以為個人、企業和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對微觀經濟學的學習要深刻理解其本質,要透過數學的、圖形的表述抓住各種經濟學原理的本質,才可以更好地指導人們的決策。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