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分工與產業結構發展(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061949
- 條形碼:9787309061949 ; 978-7-309-06194-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分工與產業結構發展(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 內容簡介
本書采取層層推進的分析方式將研究產業結構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轉型過程的視角引入到以分工為代表的中間需求因素上,從制造經濟自身出發去探尋服務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試圖展示工業產業的分工深化及拓展推動和影響服務經濟發展的進程。同時,以中國經驗為樣本,印證理論分析中關于工業產業分工對產業結構轉型的重要作用機制,部分解釋了中國服務業發展相對于工業和整體經濟增長滯后的原因,并指出其工業產業分工的狀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成為其今后發展服務經濟的重要阻礙。
分工與產業結構發展(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的提出
1.1.3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
1.2.1 國外關于產業結構及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現狀
1.2.2 國內關于產業結構及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現狀
1.2.3 關于分工理論的簡單綜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本書結構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書結構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創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創新點
1.4.3 本書的不足之處
第2章 產業結構與服務經濟理論
2.1 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
2.1.1 理論概述
2.1.2 實證研究
2.1.3 產業結構變動的原因
2.2 “服務經濟”理論
2.2.1 關于什么是“服務經濟”
2.2.2 服務經濟發展的原因
第3章 研究概念體系的界定以及研究視角合理性的初步確定
3.1 服務業
3.2 服務業分類
3.2.1 標準或統計意義上的產業分類
3.2.2 服務行業的功能性分類
3.2.3 基于投入-產出分析基礎的*終需求和中間需求服務分類
3.2.4 生產者服務
3.3 服務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3.3.1 服務業發展的階段水平
3.3.2 服務業內部結構發展的階段特征
3.4 制造經濟與服務經濟
3.4.1 制造經濟或工業經濟
3.4.2 服務經濟
3.4.3 “服務經濟”的存在及其研究對于經濟增長的意義
3.5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發展因素的研究視角——從*終需求到中間需求
3.5.1 從需求性因素到供給性因素
3.5.2 視角轉變的實證支持
3.5.3 從*終需求到中間需求
第4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過程中的核心特征及規律
4.1 經濟結構的高速“服務化”
4.2 服務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代表中間需求的生產型服務
4.2.1 服務業內部結構
4.2.2 細分行業增長速度及經濟效率
4.2.3 其他經驗實證
4.3 生產者服務(企業服務)——現代生產型服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4.4 服務業的中間需求率發展
4.5 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程度加深
第5章 制造業生產分工與服務經濟發展——概述
5.1 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制造業生產分工”研究視角合理性的再次確定
5.1.1 生產型服務業高速增長凸顯制造業生產分工的重要作用
5.1.2 部分經驗實證
5.2 內涵式分工深化與產業結構的變化發展
5.2.1 內涵式分工深化、中間需求與產業結構變動
5.2.2 產業分工和專業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5.3 迂回式分工深化、制造業中間需求與服務經濟發展
5.4 結構性分工、制造業中間需求與服務經濟發展
5.5 制造業生產分工與服務經濟效率
5.5.1 分工與經濟增長效率
5.5.2 生產服務專業化與制造業增長效率
5.5.3 知識資本、生產服務專業化與制造業增長效率
第6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制造企業內部的功能活動分工
6.1 制造企業生產分工過程中服務活動發展的特征
6.2 制造企業迂回生產分工基礎之上內部網絡控制性服務的增長
6.2.1 理論模型
6.2.2 模型意義拓展
6.2.3 部分經驗實證
6.3 制造企業內部網絡控制性服務活動增長與整體服務經濟的增長
第7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制造企業服務活動的“外部化”分工
7.1 “外部化”——企業結構性分工的一種
7.1.1 企業活動的結構性分工
7.1.2 企業服務活動的“外部化”
7.2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趨勢與服務經濟增長
7.2.1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與服務業迅速擴張
7.2.2 服務活動外包和服務經濟的根本性增長
7.2.3 服務活動外包與制造業生產效率
7.3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機制
7.3.1 影響服務活動外包的關鍵因素
7.3.2 理論模型
7.3.3 模型意義拓展
7.4 制造企業生產環節的外部化分工與網絡性服務活動的外部化
第8章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與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
8.1 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及其原因探析
8.1.1 區域間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
8.1.2 服務經濟不平衡增長的基礎背景
8.1.3 對不同區域間服務經濟增長差異成因的初步探索
8.2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差異——概述
8.2.1 從制造業區域分工的角度切入
8.2.2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影響區域產業結構差異的一般機制
8.3 制造企業生產環節區域間垂直分工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差異
8.3.1 制造業區域間的垂直分工
8.3.2 制造企業垂直型結構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轉型
8.3.3 理論模型
8.3.4 部分經驗實證
8.4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與服務經濟不平衡增長
8.4.1 經濟全球化與制造業產業鏈的區域間分工
8.4.2 制造業產業鏈的多區段分置、區域間分工的形成與服務業發展差異
8.4.3 制造業產業鏈區段高度與服務經濟增長差異
8.4.4 部分經驗實證
8.5 區域間服務業增長的差異與經濟增長績效的差異
8.5.1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服務業增長差異與經濟增長率差異
8.5.2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價值鏈分布與區域間經濟增長績效差異
第9章 中國產業結構研究及服務經濟發展道路初探——基于中國經驗的實證研究
9.1 中國產業結構狀況及服務業發展趨勢
9.1.1 產業結構及服務業概況
9.1.2 服務業內部結構及發展特征
9.1.3 產業結構及服務業發展狀況和問題的總結
9.2 中國服務業發展的*終需求因素分析
9.2.1 時間序列分析
9.2.2 截面數據分析
9.3 中國服務業發展的中間需求因素分析——中間需求表現及分工發展的影響
9.3.1 服務業發展的中間需求表現
9.3.2 內部工業化中分工發展的狀況及其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9.3.3 開放經濟下國際產業分工及其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9.4 中國工業化進程與分工狀態對服務業發展影響作用的實證分析
9.4.1 工業產業分工狀態與中國服務業發展——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9.4.2 開放經濟、國際產業分工與中國服務業發展——基于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分析
第10章 結束語
10.1 基本觀點與結論
10.2 政策含義
10.3 未來研究的展望
附錄 制造企業垂直型結構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轉型的一般均衡模型
參考文獻
后記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的提出
1.1.3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文獻綜述
1.2.1 國外關于產業結構及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現狀
1.2.2 國內關于產業結構及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現狀
1.2.3 關于分工理論的簡單綜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本書結構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書結構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創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創新點
1.4.3 本書的不足之處
第2章 產業結構與服務經濟理論
2.1 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
2.1.1 理論概述
2.1.2 實證研究
2.1.3 產業結構變動的原因
2.2 “服務經濟”理論
2.2.1 關于什么是“服務經濟”
2.2.2 服務經濟發展的原因
第3章 研究概念體系的界定以及研究視角合理性的初步確定
3.1 服務業
3.2 服務業分類
3.2.1 標準或統計意義上的產業分類
3.2.2 服務行業的功能性分類
3.2.3 基于投入-產出分析基礎的*終需求和中間需求服務分類
3.2.4 生產者服務
3.3 服務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3.3.1 服務業發展的階段水平
3.3.2 服務業內部結構發展的階段特征
3.4 制造經濟與服務經濟
3.4.1 制造經濟或工業經濟
3.4.2 服務經濟
3.4.3 “服務經濟”的存在及其研究對于經濟增長的意義
3.5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發展因素的研究視角——從*終需求到中間需求
3.5.1 從需求性因素到供給性因素
3.5.2 視角轉變的實證支持
3.5.3 從*終需求到中間需求
第4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過程中的核心特征及規律
4.1 經濟結構的高速“服務化”
4.2 服務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代表中間需求的生產型服務
4.2.1 服務業內部結構
4.2.2 細分行業增長速度及經濟效率
4.2.3 其他經驗實證
4.3 生產者服務(企業服務)——現代生產型服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4.4 服務業的中間需求率發展
4.5 服務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程度加深
第5章 制造業生產分工與服務經濟發展——概述
5.1 服務經濟發展的研究——“制造業生產分工”研究視角合理性的再次確定
5.1.1 生產型服務業高速增長凸顯制造業生產分工的重要作用
5.1.2 部分經驗實證
5.2 內涵式分工深化與產業結構的變化發展
5.2.1 內涵式分工深化、中間需求與產業結構變動
5.2.2 產業分工和專業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5.3 迂回式分工深化、制造業中間需求與服務經濟發展
5.4 結構性分工、制造業中間需求與服務經濟發展
5.5 制造業生產分工與服務經濟效率
5.5.1 分工與經濟增長效率
5.5.2 生產服務專業化與制造業增長效率
5.5.3 知識資本、生產服務專業化與制造業增長效率
第6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制造企業內部的功能活動分工
6.1 制造企業生產分工過程中服務活動發展的特征
6.2 制造企業迂回生產分工基礎之上內部網絡控制性服務的增長
6.2.1 理論模型
6.2.2 模型意義拓展
6.2.3 部分經驗實證
6.3 制造企業內部網絡控制性服務活動增長與整體服務經濟的增長
第7章 從制造經濟到服務經濟——制造企業服務活動的“外部化”分工
7.1 “外部化”——企業結構性分工的一種
7.1.1 企業活動的結構性分工
7.1.2 企業服務活動的“外部化”
7.2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趨勢與服務經濟增長
7.2.1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與服務業迅速擴張
7.2.2 服務活動外包和服務經濟的根本性增長
7.2.3 服務活動外包與制造業生產效率
7.3 制造企業的服務外包機制
7.3.1 影響服務活動外包的關鍵因素
7.3.2 理論模型
7.3.3 模型意義拓展
7.4 制造企業生產環節的外部化分工與網絡性服務活動的外部化
第8章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與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
8.1 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及其原因探析
8.1.1 區域間服務經濟的不平衡增長
8.1.2 服務經濟不平衡增長的基礎背景
8.1.3 對不同區域間服務經濟增長差異成因的初步探索
8.2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差異——概述
8.2.1 從制造業區域分工的角度切入
8.2.2 制造業區域間分工影響區域產業結構差異的一般機制
8.3 制造企業生產環節區域間垂直分工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差異
8.3.1 制造業區域間的垂直分工
8.3.2 制造企業垂直型結構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轉型
8.3.3 理論模型
8.3.4 部分經驗實證
8.4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與服務經濟不平衡增長
8.4.1 經濟全球化與制造業產業鏈的區域間分工
8.4.2 制造業產業鏈的多區段分置、區域間分工的形成與服務業發展差異
8.4.3 制造業產業鏈區段高度與服務經濟增長差異
8.4.4 部分經驗實證
8.5 區域間服務業增長的差異與經濟增長績效的差異
8.5.1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服務業增長差異與經濟增長率差異
8.5.2 制造業產業鏈區域間分工、價值鏈分布與區域間經濟增長績效差異
第9章 中國產業結構研究及服務經濟發展道路初探——基于中國經驗的實證研究
9.1 中國產業結構狀況及服務業發展趨勢
9.1.1 產業結構及服務業概況
9.1.2 服務業內部結構及發展特征
9.1.3 產業結構及服務業發展狀況和問題的總結
9.2 中國服務業發展的*終需求因素分析
9.2.1 時間序列分析
9.2.2 截面數據分析
9.3 中國服務業發展的中間需求因素分析——中間需求表現及分工發展的影響
9.3.1 服務業發展的中間需求表現
9.3.2 內部工業化中分工發展的狀況及其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9.3.3 開放經濟下國際產業分工及其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9.4 中國工業化進程與分工狀態對服務業發展影響作用的實證分析
9.4.1 工業產業分工狀態與中國服務業發展——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9.4.2 開放經濟、國際產業分工與中國服務業發展——基于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分析
第10章 結束語
10.1 基本觀點與結論
10.2 政策含義
10.3 未來研究的展望
附錄 制造企業垂直型結構分工與區域產業結構轉型的一般均衡模型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