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22954
- 條形碼:9787030222954 ; 978-7-03-02229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城市化地區的降雨徑流特性,提出在城市化影響地區進行城市雨洪模擬的技術、方法和模型,以鄭州市龍湖水系與城市防洪關系研究為例,論證龍湖參與城市防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為分析龍湖水系規劃對鄭州市城市防洪的影響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運用地下水環境系統動力學、地質工程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理論和數值模擬、類比、統計等方法,探討和分析城市人工湖在開挖及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地質問題。針對不同平均水深的湖體設計方案,進行成湖方案比選和優化、成湖前后地質災害預測評估。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防洪與排澇規劃、環境地質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水利、市政、規劃等有關部門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使用和參考。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目錄
前言
上篇:城市人工水體的地表水效應與防洪減災
**章 上篇緒論
1.1 城市防洪概述
1.1.1 城市防洪排澇的重要性
1.1.2 城市防洪現狀
1.1.3 城市防洪主要任務
1.1.4 城市防洪排澇標準
1.2 城市化的水文效應
1.2.1 城市化對降水的影響
1.2.2 城市化對雨洪徑流的影響
1.3 城市防洪與排水措施
1.3.1 工程措施
1.3.2 非工程措施
1.4 城市化地區水文計算方法分析
第二章 城市設計暴雨及產匯流計算
2.1 設計暴雨時空分布
2.1.1 設計暴雨時間分布
2.1.2 設計暴雨空間分布
2.2 暴雨資料的選樣
2.3 次暴雨過程的劃分
2.4設計暴雨計算
2.4.1 設計雨量計算
2.4.2 設計暴雨過程
2.5 城市下墊面特點及其分類
2.5.1 城市下墊面特點
2.5.2 城市下墊面分類
2.6 城市產匯流計算
2.6.1 水面產流計算
2.6.2 水田產流計算
2.6.3 旱地產流計算
2.6.4 城鎮產流計算
2.6.5 總產流量計算
2.6.6 坡面匯流計算
2.7 城市排水管網設計流量計算
第三章 平原河網水力計算
3.1 一維明渠非恒定流方程(組)
3.1.1 圣維南方程組
3.1.2 圣維南方程組的數值求解
3.2 河網非恒定流水動力學數學模型
3.2.1 外河道計算
3.2.2 內河道計算
3.2.3 環狀河網的求解步驟
3.2.4 節點水位方程
3.3 河網概化
3.3.1 基本河道的概化
3.3.2 湖泊的概化
3.3.3 流域面上調蓄作用的概化
3.4 定解條件
3.4.1 外邊界條件
3.4.2 內邊界條件
3.5 圩區處理
第四章 城市雨洪模型
4.1 雨洪管理模型
4.2 蓄水、處理、溢流模型
4.3 沃林福特模型
4.4 伊利諾排水模型
第五章 龍湖水系與鄭州市城市防洪關系分析
5.1 研究目標
5.1.1 研究問題描述
5.1.2 研究目標
5.1.3 技術路線
5.2 計算方法
5.2.1 設計暴雨計算
5.2.2 建成區產匯流計算
5.2.3 天然流域產匯流計算
5.2.4 河道匯流計算
5.3 龍湖水系規劃條件
5.3.1 龍湖湖區工程
5.3.2 河道
5.3.3 市區排水系統
5.3.4 控制性水閘
5.4 計算結果及分析
5.4.1 設計暴雨
5.4.2 河網人流計算
5.4.3 河網水力計算
5.4.4 河網水力計算結果
5.4.5 成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下篇:城市人工水體的地下水效應與地質災害分析
第六章 下篇緒論
第七章 龍湖場區主要環境特征
第八章 淺層地下水數值模擬與預測
第九章 成湖方案預測與優化
第十章 龍湖主湖區成湖及防滲工藝
第十一章 龍湖成湖前后地質災害問題的預測評估研究
參考文獻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節選
上篇:城市人工水體的地表水效應與防洪減災
**章 上篇緒論
1.1 城市防洪概述
1.1.1 城市防洪排澇的重要性
城市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產物,是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正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牽引力和突出的戰略地位。我國城市地區的經濟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已經超過70%。據有關部門研究,我國到21世紀中葉人口將達到零增長,屆時人口總數可達16億左右,經濟發展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城市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70%,國內生產總值的90%可能集中于城市。因此,城市的安全將是整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大中城市大約90%瀕臨江河海洋,都受到一定程度洪水威脅,由于城市受災的損失巨大和影響惡劣,城市的防災減災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城市洪澇災害包括江河兩岸城市由于洪水泛濫、決堤或上游大壩崩潰所遭受的洪水災害;沿海城市由于風暴潮、海嘯所造成的海洋災害;沿湖城市由于湖水高漲排水受阻而造成的內澇災害;暴雨強度超過城市排水能力所造成的城市澇災等。
城市的特點決定了一旦發生洪災,可能造成的生命財產等的損失將會遠遠超過非城市地區。歷次較大的洪水災害,城市的災害損失都占有較大的比重。如1991年華東大水中,江蘇省直接經濟損失233億元,雖然城市受災絕對面積在整個受災面積中的比重不大,但經濟損失卻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