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84962
- 條形碼:9787811084962 ; 978-7-81108-496-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是介紹雙語教育和雙語。以跨學科的態度為出發點,廣泛涉獵有關這個方面的話題。其中包括:少數民族和多數民族語言的個體和社會概念;兒童發展的觀點;雙語教育的一般性問題;雙語與第二語言課堂以及政治和多元文化的觀點。
編寫這本介紹性的教材,包含哪些內容,割舍哪些問題,哪些方面可以施以重墨,哪些觀點只做總結性的論述,哪些假設可以做深入的探究,哪些部分只可輕描淡寫,實在彷徨不定。對問題的分析達到何種程度才算恰當,行文既不宜太過平直而有紆尊降貴之嫌,又要避免晦澀難懂,這其中又有頗多的爭議。另一個折衷的辦法是,既然在各個章節之間有著如此之多的內在聯系,何不搭建一個清晰的結構。在各章的排列上我常常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何不把第五章放在前面呢?”的確如此。每件事情都是重要的。書中有關兩個篇章的引言對本書在內容上的編排進行了說明。
在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宏觀教育和微觀教學方面、語言學和社會政治學方面、個體層面和社會層面的討論上,我們都做了平衡。本書在設計上著眼于新一代的雙語學生。因此,我們試圖從未來的角度論述雙語和雙語教育中的重點問題。面對圍繞雙語人的社會和政治難題,學生會在書中發現建設性地處理這些難題的一種嘗試,從而認識到未來雙語和多元文化領域中的那些積極的價值與美德。
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 目錄
譯者的話
中文版導言
序言
致謝
第二版介紹
本書介紹
上篇:雙語的個體屬性與社會屬性
**章 雙語:定義與區別
第二章 雙語的衡量標準
第三章 語言的社會屬性
第四章 語言的復興與逆轉
第五章 雙語的發展
第六章 第二語言習得
第七章 雙語與智力
第八章 雙語與思維
第九章 雙語的認知理論與課程設置
下篇:雙語教育原則與教學實踐
第十章 雙語教育緒論
第十一章 雙語教育的效度
第十二章 雙語教育環境中的語言發展與語言分配
第十三章 雙語教育問題
第十四章 第二語言學習
第十五章 多元文化社會中的讀寫能力
第十六章 課堂上的讀寫能力與雙語讀寫能力
第十七章 加拿大浸沒型教育的課堂
第十八章 雙語教育的模型與框架
第十九章 雙語的政治問題
第二十章 多元文化主義與反種族主義
推薦讀物(英文)
附錄(英文)
參考書目(英文)
作者索引(英文)
主題索引(英文)
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 節選
上篇:雙語的個體屬性與社會屬性
本書上篇涉及雙語的四個基礎領域。每一個領域旨在提供一套詞匯和構架,以理解在第十章和第二十章中討論的雙語教育和雙語課堂問題。這四個領域是:
雙語的術語
社會科學研究大都使用一些專業術語來規范課題的討論,雙語和雙語教育也不例外。在**章及第二、三、四章中,除了介紹詞匯外,我們還要討論一些重要的定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其目的不僅僅是介紹一些術語,還要介紹一些概念和結構,以便能更深刻地了解雙語人以及他們的狀況。
術語和概念提出了“標準”的問題。例如,“達到何種程度”才算是雙語人,表明了對雙語人的判斷有時需要一種標準(量與質)。第二章將主要討論雙語的標準問題。這種標準本身并不重要,但它卻有助于澄清概念,而且正如第二章所說的那樣,它與學校的課程有著直接的關系。
雙語的社會屬性
第三、四章將討論的重點從**、二章的對“個體”的研究轉移到對語言的群體及社區的研究上。語言人生活在語言社區中,而語言社區又常隨其兩種語言的使用而變化。因此,第三、四章主要討論諸如語言計劃、語言轉換、語言保持、語言消亡、語言活力、語言復興、語言逆轉等一些關鍵性的社會問題。一種假設認為,雙語教育是更為廣泛的社會政治運動的一部分。
……
雙語與雙語教育概論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科林·貝克博士(Dr.Colin Baker)和本書漢譯版主編翁燕珩于2001年4月19日在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雙語教育研計會”上的合影。背景為本書原著出版單位——英國多語出版公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