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應用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39888
- 條形碼:9787111239888 ; 978-7-111-2398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應用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按照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基本要求編寫,與其他同類圖書相比,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在內容的組織上,十分注重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除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考試大綱中所要求掌握的內容外,還增加了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常用工具軟件以及網頁制作軟件FrontPage 2003的簡單應用;根據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及主流技術編寫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基本知識;各章節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的圖例說明。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各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作為自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入門圖書。
計算機應用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本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中文操作系統Windows XP、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03、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3、幻燈片制作軟件PowerPoint 2003、網絡應用基礎、網頁制作軟件FrontPage 2003、常用工具軟件、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本書內容簡潔明了,語言通俗易懂,各章節配有大量的圖例說明。每章都有實訓和習題。各章內容基本獨立,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需要進行選擇。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各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作為自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入門圖書。
計算機應用基礎 目錄
前言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概述
1.1.1 計算機發展簡史
1.1.2 計算機的特點及分類
1.1.3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1.4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1.2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1 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2.2 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3 數制與編碼
1.3.1 數制的概念
1.3.2 不同數制之間的轉換
1.3.3 信息編碼
1.4 鍵盤和鼠標的操作
1.4.1 鍵盤的分區管理
1.4.2 鍵盤的基本指法
1.4.3 鼠標的使用方法
1.5 漢字輸入法概述
1.5.1 全拼輸入法
1.5.2 智能ABC輸入法
1.5.3 五筆字型輸入法
1.6 計算機病毒概述
1.6.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及特點
1.6.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和清除
1.7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1.7.1 多媒體簡介
1.7.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7.3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1.8 實訓
1.8.1 計算機基礎知識綜合實訓1
1.8.2 計算機基礎知識綜合實訓2
1.8.3 計算機基礎知識綜合實訓3
1.9 習題
第2章 中文操作系統Windows XP
2.1 操作系統概述
2.2 Windows xP概述和基本操作
2.2.1 WindOWS XP簡介
2.2.2 WindowsXP的窗口及操作
2.2.3 “我的電腦”與“資源管理器”
2.3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2.3.1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概念
2.3.2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操作
2.3.3 文件(夾)的搜索
2.4 Windows XP的磁盤管理
2.4.1 格式化磁盤
2.4.2 磁盤清理
2.4.3 磁盤碎片整理
2.5 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
2.5.1 控制面板
2.5.2 調整機器時間
2.5.3 輸入法的設置
2.5.4 鍵盤與鼠標的設置
2.5.5 添加或刪除程序
2.6 Windows XP的附件
2.6.1 記事本
2.6.2 畫圖
2.7 實訓
2.8 習題
第3章 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03
3.1 文字的錄入、修改及保存
3.1.1 在Word中創建、打開文檔
3.1.2 文字的錄入及修改
3.1.3 文檔的保存
3.2 編輯排版
3.2.1 文字的格式化
3.2.2 段落格式化
3.2.3 邊框和底紋
3.2.4 項目符號與編號
3.2.5 分欄
3.2.6 使用樣式編排文檔
3.2.7 設置頁眉與頁腳
3.3 Word的圖文混排
……
第4章 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3
第5章 幻燈片制作軟件PowerPoint 2003
第6章 網絡應用基礎
第7章 網頁制作軟件FrontPage 2003
第8章 常用工具軟件介紹
第9章 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
參考文獻
計算機應用基礎 節選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6 計算機病毒概述
學習目標
●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掌握計算機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1.6.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及特點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為:“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是人為的特制程序,具有自我復制能力、很強的感染性、一定的潛伏性、特定的觸發性和很大的破壞性。通常,病毒編制者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有:為了表現自己和證明自己的能力,對上司不滿,因為好奇,為了報復,為了得到控制口令,為了防止編制的軟件拿不到報酬而預留陷阱等。當然也有因政治、軍事、宗教、民族、專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專門編寫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機構和黑客的測試病毒。
一般說來,計算機病毒有以下幾個特點:
1.破壞性
破壞性是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點,也是計算機病毒的目的。任何病毒只要侵入系統,都會對系統及應用程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輕者會降低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占用系統資源,重者可導致系統崩潰。由此特性可將病毒分為良性病毒與惡性病毒。良性病毒可能只顯示一些畫面或出點音樂、無聊的語句,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破壞動作,但會占用系統資源,這類病毒較多,例如GENP、小球、W-BOOT等。惡性病毒則有明確的目的,例如破壞數據、刪除文件或加密磁盤、格式化磁盤,有的還對數據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2.傳染性
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判斷一段程序代碼是否為計算機病毒的依據。病毒程序一旦侵入計算機系統就開始搜索可以傳染的程序或者磁介質,然后通過自我復制迅速傳播。特別是在計算機網絡中,計算機病毒傳染的速度更快,危害的程度也更大。
3.隱蔽性
隱蔽性是計算機病毒的又一特點。病毒程序在發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戶發現。它們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盤引導扇區中,或在磁盤上標為壞簇的扇區中,以及一些空閑概率較大的扇區中。
4.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依附于其他媒體而寄生的能力,這種媒體被稱為計算機病毒的宿主。依靠病毒的寄生能力,病毒傳染合法的程序和系統后,通常并不立即發作,而是悄悄地隱藏起來,然后在用戶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發作,危害用戶的計算機系統。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