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書林清話(外二種) 版權信息
- ISBN:7540211950
- 條形碼:9787540211950 ; 978-7-5402-119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林清話(外二種) 內容簡介
《書林清話》葉德輝(1864-1927),字煥彬,又字奐份,號直山、直心,亦署郎園,湖南長沙人。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吏部主事。但旋即棄官歸里,所謂“不樂仕進,日以搜訪舊書、刻書為事,專力于考據之學”(葉啟發《郎園讀書志跋》)。葉氏貫通小學、經史,尤嗜版本目錄之學。他的弟子楊樹達論其學云:“蓋先生之于經也,推本雅故,馳貫眾家,追跡段、王,自標獨得,晚歲篤精小學,眾家史籀,有疏讀若,有考遠人,問字稽撰,六書亦其選也。其于史也,淹通目錄,識別版藏,凡雕刻源流,傳本真膺,莫不駢列在胸,指數如畫。即今《讀書》一志,聲重寰中;《書林》二話,遍流海外。其明征也。”(《郎園全書序》)。此基本真實地反映了葉氏之學術成就。葉德輝一生所著、所輯、所刊之書,即《郎園全書》中已達130余種之多,版本目錄方面的代表作有《書林清話》10卷、《書林余話》2卷、《藏書十約》1卷、《郎園讀書志》16卷、《觀古堂藏書目》4卷等。
書林清話(外二種) 目錄
《書林清話》敘
《書林清話》序
書林清話 卷一
總論刻書之益
古今藏書家紀板本
書之稱冊
書之稱卷
書之稱本
書之稱葉
書之稱部
書之稱函
書有刻板之始
刻板盛于五代
唐天韋占刻書之偽
刀刻原于金石
板本之名稱
板片之名稱
刊刻之名義
書林清話 卷二
書節鈔本之始
巾箱本之始
書肆之緣起
刻書有圈點之始
刻書分宋元體字之始
翻板有例禁始于宋人
宋建安余氏刻書
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
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
宋陳起父子刻書之不同
書林清話 卷三
宋司庫州軍郡府縣書院刻書
宋州府縣刻書
宋私宅家塾刻書
宋坊刻書之盛
書林清話 卷四
金時平水刻書之盛
元監署各路儒學書院醫院刻書
元私宅家塾刻書
元時書坊刻書之盛
元建安葉氏刻書
廣勤堂刻《萬寶詩山》
書林清話 卷五
明時諸藩府刻書之盛
明人刻書之精品
明人私刻坊刻書
書林清話 卷六
宋監本書許人自印并定價出售
南宋補修監本書
宋刻經注疏分合之別
宋蜀刻《七史》
宋監重刻醫書
宋刻纂圖互注經子
宋刻書之牌記
宋刻本一人手書
宋刻書著名之寶
宋刻書字句不盡同古本
宋刻書多訛舛
宋刻書行字之疏密
宋刻書紙墨之佳
宋造紙印書之人
宋印書用椒紙
宋人鈔書印書之紙
宋元刻本歷朝之貴賤
書林清話 卷七
元刻書之勝于宋本
元刻書多用趙松雪體字
元刻書多名手寫
元時官刻書由下陳請
元時刻書之工價
明時官刻書只準翻刻不準另刻
明時書帕本之謬
明人不知刻書
明南監罰款修板之謬
明人刻書改換名目之謬
明人刻書添改脫誤
明許宗魯刻書用《說文》體字
明刻書用古體字之陋
明時刻書工價之廉
明人刻書載寫書生姓名
明人裝釘書之式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一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二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三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四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五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六
明毛晉汲古閣刻書之七
明毛晉刻《六十家詞》以后繼刻者
書林清話 卷八
宋以來活字板
明錫山華氏活字板
明華堅之世家
明安國之世家
日本朝鮮活字板
顏色套印書始于明季盛于清道成以后
唐宋人類書刻本
繪圖書籍不始于宋人
輯刻古書不始于王應麟
叢書之刻始于宋人
似叢書非叢書似總集非總集之書
宋元明官書許士子借讀
宋元明印書用公牘紙背及各項舊紙
明以來刻本之希見
書林清話 卷九
內府刊欽定諸書
四庫發館校書之貼式
武英殿聚珍板之遺漏
無錫秦刻九經之精善
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之一
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之二
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之三
國朝刻書多名手寫錄亦有自書者
國朝不仿宋刻經史之缺典
國朝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之優劣
經解單行本之不易得
洪亮吉論藏書有數等
干嘉人刻叢書之優劣
刻鄉先哲之書
古今刻書人地之變遷
吳門書坊之盛衰
都門書肆之今昔
書林清話 卷十
《天祿琳瑯》宋元刻本之偽
坊估宋元刻之作偽
宋元刻偽本始于前明
張廷濟蜀銅書范不可據
日本宋刻書不可據
近人藏書侈宋刻之陋
宋元佑禁蘇黃集板
宋朱子劾唐仲友刻書公案
明王刻《史記》之逸聞
朱竹坨刻書之逸聞
明以來之鈔本
古人鈔書用舊紙
鈔書工價之廉
女子鈔書
藏書家印記之語
藏書偏好宋元刻之癖
《書林清話》跋
《書林余話》序
書林余話 卷上
書林余話 卷下
《書林余話》跋
《藏書十約》序
藏書十約
購置一
鑒別二
裝潢三
陳列四
抄補五
傳錄六
校勘七
題跋八
收藏九
印記十
書林清話(外二種) 節選
宋時國子監板,例許士人納紙墨錢自印。凡官刻書。亦有定價出售。今北宋本《說文解字》后,有雍熙三年中書門下牒徐鉉等新校定《說文解字》,牒文有“其書宜付史館,仍令國子監雕為印板,依《九經》書例,許人納紙墨錢收贖”等語。南宋刻林鉞《漢雋》,有淳熙十年楊王休記后云:“象山縣學《漢雋》,每部二冊,見賣錢六百文足,印造用紙一百六十幅,碧紙二幅,賃板錢一百文足。工墨裝背錢一百六十文足。”又題云:“善本鋟木,儲之縣庠,且藉工墨盈余為養士之助!币姡ㄌ斓摿宅樅缶帲┧摹4疚跞辍J嬷莨箮炜瘫局蒈娭菁婀軆葎褶r營田屯田事曾徸《大易粹言》,牒文云:“今具《大易粹言》壹部,計貳拾冊,合用紙數印造工墨錢下項,紙副耗共壹仟叁百張,裝背饒青紙叁拾張。背青白紙叁拾張。棕墨糊藥印背匠工食等錢共壹貫伍百文足,賃板錢壹貫貳百文足,庫本印造見成出賣,每部價錢捌貫文足。右具如前。淳熙三年正月日雕造所貼司胡至和具!贝穗涸诒緯。吾曾見宋刻原本,今《天祿琳瑯后編》二載“壹”、“貳”、“叁”等字,均作“一”、“二”、“三”。不知牒文原式,數目字借用筆畫多者,乃防胥吏添改,若作省寫,失其意矣。
書林清話(外二種) 作者簡介
葉德輝(1864-1927),字煥彬,又字奐份,號直山、直心,亦署郎園,湖南長沙人。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吏部主事,但旋即棄官歸里,所謂“不樂仕進。日以搜訪舊書、刻書為事,專力于考據之學”(葉啟發《郎園讀書志跋》)。葉氏貫通小學、經史,尤嗜版本目錄之學。他的弟子楊樹達論其學云:“蓋先生之于經也,推本雅故,馳貫眾家。追跡段、王,自標獨得,晚歲篤精小學,眾家史籀,有疏讀若,有考遠人,問字稽撰。六書亦其選也。其于史也,淹通目錄,識別版藏,凡雕刻源流,傳本真膺,莫不駢列在胸,指數如畫。即今《讀書》一志。聲重寰中;《書林》二話,遍流海外。其明征也!保ā多E園全書序》)。此基本真實地反映了葉氏之學術成就。葉德輝一生所著、所輯、所刊之書,即《郎園全書》中已達130余種之多。版本目錄方面的代表作有《書林清話》10卷、《書林余話》2卷、《藏書十約》1卷、《郎園讀書志》16卷、《觀古堂藏書目》4卷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