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縱隔腫瘤病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737838
- 條形碼:9787506737838 ; 978-7-5067-378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縱隔腫瘤病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縱隔腫瘤病理學方面的專著,由多位臨床與病理學專家編寫。全書共17章,內容分兩大部分:**部分為總論(第1~6章),包括縱隔腫瘤概況、解剖分區、分類、影像學診斷、有創診斷技術和有關免疫;第二部分為各論(第7~17章),主要將各種縱隔腫瘤病理學表現(光鏡、電鏡、免疫診斷),結合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及研究所半個世紀以來積累的資料,參閱近十年國內外相關文獻,充分反映有關縱隔腫瘤的*新進展。目前國內尚無此類書籍,這是胸部及病理學專業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籍。
縱隔腫瘤病理學 目錄
**節 簡述
第二節 癥狀與體征
第二章 縱隔的解剖
**節 縱隔的解剖范圍
第二節 縱隔的左右側面觀
第三節 縱隔區域劃分
第四節 上縱隔組織結構
第五節 下縱隔組織結構
第六節 縱隔有關生理學
第三章 縱隔腫瘤的影像學診斷
**節 X線檢查
第二節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第三節 縱隔充氣造影
第四節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
第五節 磁共振成像
第六節 縱隔腫瘤超聲診斷
第七節 縱隔腫瘤的核醫學診斷
第四章 縱隔腫瘤有創診斷技術
**節 前縱隔活檢術
第二節 胸腔鏡檢查
第三節 縱隔鏡檢查
第四節 前斜角肌前脂肪墊活檢
第五節 細針針吸活檢
第六節 胸廓切開術
第五章 縱隔腫瘤有關化驗檢查
第六章 縱隔腫瘤與囊腫的分類
**節 概述
第二節 國內外原發性縱隔腫瘤與囊腫的分類
第七章 縱隔腫瘤標本的病理學檢查常規和取材
**節 縱隔腫瘤病理學檢查常規
第二節 縱隔腫瘤標本的肉眼檢查、取材和記錄
第三節 常見縱隔腫瘤肉眼檢查和取材舉例
第八章 胸腺腫瘤
**節 胸腺胚胎學、解剖學及生理學
第二節 胸腺瘤
第三節 胸腺癌
第四節 胸腺類癌
第五節 胸腺肉瘤
第六節 胸腺脂肪瘤
第七節 胸腺囊腫
第九章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
**節 簡介
第二節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分類
第三節 神經鞘腫瘤
第四節 自主神經腫瘤
第五節 副神經節 腫瘤
第六節 原始神經外胚葉瘤
第十章 縱隔生殖細胞腫瘤
**節 原發性縱隔畸胎瘤
第二節 原發性縱隔精原細胞腫瘤
第三節 縱隔非精原細胞生殖細胞腫瘤
第十一章 縱隔淋巴瘤
**節 概述
第二節 霍奇金淋巴瘤
第三節 B細胞淋巴瘤
第四節 T/NK細胞淋巴瘤
第十二章 縱隔內分泌腫瘤
**節 胸骨后甲狀腺腫
第二節 縱隔甲狀旁腺腫瘤
第三節 腎上腺外嗜鉻細胞瘤
第四節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征(MEN)
第五節 其他異位內分泌腫瘤
第十三章 心臟腫瘤
**節 心臟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
第二節 心臟惡性腫瘤
第三節 心臟轉移瘤
第十四章 氣管腫瘤
**節 良性氣管腫瘤
第二節 惡性氣管腫瘤
第三節 氣管畸形
第十五章 縱隔間葉腫瘤
**節 間葉腫瘤的分類
第二節 淋巴管起源腫瘤
第三節 血管源性腫瘤
第四節 外皮細胞起源腫瘤
第五節 脂肪組織起源腫瘤
第六節 纖維組織起源腫瘤
……
第十六章 縱隔囊腫
第十七章 縱隔其他腫瘤與疾病
縱隔腫瘤病理學 節選
**章 縱隔腫瘤
**節 簡述
所謂縱隔處于二個胸膜腔之間(詳見縱隔解剖),它有許多重要結構與生命器官。縱隔可發生原發及繼發腫瘤。臨床上繼發腫瘤遠較原發腫瘤為多。縱隔結構較復雜,組織又多。原發性縱隔腫瘤可發生于縱隔內任何器官和結構,如來源于胸腺、神經源性、淋巴、生殖細胞及間葉組織。原發縱隔腫瘤除了胸腺起源外,所有縱隔腫瘤結構組織可發生于身體其他部位。任何年齡均可發生腫瘤,但以30~60歲居多。近10余年來,縱隔腫瘤又納入氣管腫瘤及心臟腫瘤。有些書籍從解剖學角度提到食管,但因食管腫瘤發病率高,研究探討多,已將其分出列為一獨立疾病探討,因此敘述縱隔腫瘤時,已不再將其在縱隔腫瘤內敘述。此外以往對縱隔淋巴瘤認識不
足,早年多認為系轉移而來,但醫學發展顯示縱隔原發淋巴瘤越來越多,其發病率在縱隔腫瘤中占相當地位。
大多數縱隔腫瘤無明顯癥狀,多在常規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也有一些(不多)有壓迫癥狀或特殊癥狀與體征而被發現。如縱隔腫瘤壓迫氣管及肺可有呼吸道癥狀,像咳嗽、呼吸不暢或困難;壓迫食管可有吞咽困難,食物停滯感;壓迫心臟可出現心律不齊、心悸;壓迫神經,則看壓迫哪些神經,而引起相應癥狀(聲帶麻痹、發音嘶啞,Homer綜合征);壓迫頭臂靜脈及上腔靜脈,可致頸部血管怒張,面部紅腫,胸靜脈曲張,上腔靜脈綜合征等。若有重癥肌無力則應與胸腺瘤存在聯系起來。
由于我國從事縱隔腫瘤專業工作者少,絕大部分有關文章來自胸外科,少數來自影像學、病理學、生物學、化學及免疫學等。這些文章也相繼推動縱隔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尤其近些年來發現免疫與胸腺關系密切,從事胸腺研究較為擴大,如潘鐵成,楊明山所著胸腺疾病一書涉及胸腺腫瘤及其免疫學方面,對我國是一大貢獻。
……
縱隔腫瘤病理學 作者簡介
孫保存,男,1950年11月6日生人,研究生畢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天津市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天津醫科大學病理學教研室主任,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華腫瘤學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中國抗癌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病理學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腫瘤臨床雜志副主編,中華病理學會委員,中華病理學雜志編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天津市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民盟中央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天津醫科大學民盟主任委員。病理學科帶頭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多次被評為市、校兩級優秀教師,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主編全國規劃教材1部,參編教材、專著多部。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病理診斷和腫瘤血管生成,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天津市科技發展重大攻關項目等課題15項,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0篇,其中SCI收錄18篇,總影響因子達45,中華醫學系列期刊30篇,論文先后在美國臨床腫瘤年會和美國一加拿大病理學年會宣讀,并被Nature review,Cancer Research等引用。主編衛生部規劃教材1部,參編教材3部,參編專著6部。獲市部級科技進步獎和自然獎7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