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護理人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055888
- 條形碼:9787308055888 ; 978-7-308-0558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護理人文學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在以生物醫學模式為主導的生物醫學教育模式基礎上,護理學被當作純粹的科學和技術,在護理教育過程中,忽視對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這種教育模式與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已不相適應。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健康,疾病的發展變化,病人的醫療選擇,受個人教育、經濟收入、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審美、民族風俗性、道德傳統和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醫療過程中,醫患關系的變化、醫護工作的效果又與醫生、護士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職業行為、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能力等密切相關。重視護理學學生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已成為護理界和護理教育界的普遍的共識。
《護理人文學》的出版,適應了護理學的發展和整體護理模式的要求。護理學是一門“人學”,因為它研究“人”的健康與疾病,服務于人的保健與康復,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護理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包括對生命的尊重,對道德的尊崇和對價值的皈依。
醫乃“仁術”,但不僅僅是專門的“術”科,更重要的是“仁”學,這是從人的護理學到護理人文學這一認知的重要過渡。護理學的問題是科學技術的問題,也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21世紀的科學發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現代護理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趨勢日益加強,這使得原有的護理學難以孤立地發展,有許多護理學新課題需要借助于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行為科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加以解決。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的開展,護理人員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
護理人文學 目錄
**節 護理哲學概述
第二節 護理認知與實踐
第三節 護理的信念體系
第四節 護理專業的價值體系
第二章 護理職業素質
**節 護理職業素質概述
第二節 護理職業品質
第三節 護理職業道德
第四節 護理職業能力
第五節 護理職業素質培養
第三章 護理倫理
**節 護理倫理概述
第二節 護理道德的基本原則、規范和范疇
第三節 護理實踐中的道德
第四章 護理與法
**節 護理法概述
第二節 護理管理工作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護士的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患者的權利和義務
第五節 護理工作中醫療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第五章 護理與社會
**節 社會概述
第二節 護理的社會屬性
第三節 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第四節 護理與社會支持系統
第五節 常見社會問題與護理干預
第六章 護理與文化
**節 文化概述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三節 文化與護理
第七章 護理與人際關系
**節 人際關系概述
第二節 人際交往理論
第三節 護理人際關系
第四節 護理人際溝通
第五節 護理人際關系沖突
第八章 護理與行為
**節 行為概述
第二節 心理行為
第三節 行為與健康
第九章 護理美學與禮儀
**節 護理環境美
第二節 護理心靈美
第三節 護士禮儀美
第四節 護士形象美
第五節 護士語言美
護理人文學 節選
**章 護理哲學
學習目標
·了解護理哲學的含義、發展歷史。
·討論說明學習護理哲學的意義。
·熟悉哲學和護理的關系。
·熟悉現代護理理念的基本框架和內容。
·掌握護理實踐的作用和意義。
·掌握護理信念體系的來源。
·討論說明如何構建合理的護理信念體系。
·熟悉護理專業價值的發展基礎。
·掌握護理專業的理想價值和現實價值之間的關系。
·熟悉人生價值的基本含義和基本成分。
·討論說明如何實現護理人員的人生價值。
人類所有領域都存在哲學問題,但若是談到護理哲學,人們還是會感到一片茫然。因為至今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怎樣一門學科。要回答什么是護理哲學,首先要從哲學的基本含義著手,把握哲學與護理之間的關系,從護理的實踐過程當中探索哲學理念所起的作用。護理哲學就是對護理實踐認識與方法系統的哲學反思,從而使護理這種行為模式更趨可靠、合理。
**節 護理哲學概述
一、護理哲學的含義和作用
(一)哲學的含義和作用
1.哲學的含義
哲學,字面上是“愛智慧”的意思,即愛慕智慧就是哲學。哲學作為一門智慧之學,其使命就在于啟發民智,提高人們的心智水平,它研究的是宇宙和人生*基本的問題,并思索人類心靈永恒的問題,從而賦予現實世界以理想與價值意義。
在這里,與“智慧”相對應的是“知識”和“經驗”。我們生存于天地之間,生活在人與人之中,活得愈長久,其“知識”和“經驗”愈豐富。但是“知識”和“經驗”可以作為“智慧”的素材,卻并不必然內化為“智慧”,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只有經過批判、檢驗的“知識”和“經驗”,才能成為“智慧”的一部分。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