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國花牡丹檔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17339
- 條形碼:9787810917339 ; 978-7-81091-733-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花牡丹檔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八章,以翔實的資料分別介紹了牡丹的栽培應用歷史,牡丹的分布、種類,牡丹的觀賞 和習俗,牡丹對世界的貢獻和影響,牡丹產業的發展狀況,牡丹文化的內容、形式,以及牡丹爭評國花的歷程等。彰顯了牡丹作為百花之王的魅力,為牡丹當選國花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此外,本書涵蓋了多個學科,配有200余幅精美插圖,具有學術性和文獻性,適合牡丹專業研究人士和廣大牡丹愛好者閱讀。
國花牡丹檔案 目錄
自序:牡丹有話再說
**章 牡丹溯源:原產中國 栽培應用 歷史悠久
一、牡丹栽培應用的起源
二、牡丹發展歷程
三、牡丹栽培分布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牡丹資源:分布廣泛 種類繁多 覆蓋全國
一、野生牡丹分布廣泛
二、我國栽培牡丹已形成四大品種群,分布幾乎遍及全國
三、豐富的古牡丹資源
四、國外牡丹的引種大大豐富了中國牡丹的種質資源
第三章 牡丹觀賞:國色天香 豐姿神韻 榮冠古今
一、牡丹的局部觀賞
二、牡丹的整體觀賞
三、觀賞牡丹的重要形式:牡丹花會(節)
四、歷代牡丹名園
五、國外的中國牡丹園
第四章 牡丹本色:群眾崇尚 廣聚民心 興旺人氣
一、尊崇牡丹的理念
二、觀賞牡丹的習俗
三、借用牡丹命名地名、物品
第五章 牡丹使者:走向世界 廣交朋友 國際認同
一、中國牡丹走向世界
二、中國牡丹對世界的重要貢獻和影響
三、中國牡丹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第六章 牡丹產業:自成體系 效益顯著 商機無限
一、古代牡丹商業化栽培簡況
二、現代牡丹產業
三、牡丹新產品研發情況
第七章 牡丹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 民族之花
一、牡丹文化概說
二、牡丹文化的四個主要內容
第八章 牡丹加冕:與時俱進 富國富民 振興華夏
一、花卉的蓬勃發展引出全國國花評選活動
二、歷經十余載的全國性國花評選活動
三、確定牡丹為國花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四、牡丹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國花
附:世界國花
后記
國花牡丹檔案 節選
第二章 牡丹資源:分布廣泛 種類繁多 覆蓋全國
4. 江南牡丹品種群
這里提到“江南”是個很廣的概念,泛指以長江三角洲為主的長江中下游一帶,包括上海、江蘇(中南部)、浙江(中北部)、安徽(東南部)湖北(武漢)、江西(北部)及湖南、福建部分地區。此外,也包括臺灣及其他有牡丹零星栽培的地區。
這一帶野生牡丹很少,僅在安徽東南部有楊山牡丹零星分布。但栽培牡丹分布范圍很廣,主要產地如上海市有多處牡丹園,較著名的有上海植物園牡丹園、浦東牡丹園,上海園林部門已對百年以上古牡丹予以重點保護。此外,江蘇鹽城、常熟,浙江杭州、永嘉,安徽銅陵、寧國,湖北武漢及福建霞浦、閩侯,臺灣阿里山等地亦建有牡丹園,長江三角洲平原一帶有庭院牡丹栽培,安徽銅陵鳳凰山為全國大型藥用牡丹栽培基地之一,浙江臨安的昌北區、昌南區也有藥用牡丹栽培。
江南眾多的牡丹園中,浙江杭州花港觀魚牡丹園于1953年建成,是建國后*早建成的牡丹專類園之一,并且是按照我國傳統山水寫意的表現手法建造的園林,很有特色。在近年建成的牡丹園中,福建閩侯的南國牡丹園引人注目。該園于1999年在閩侯雪峰山崇圣禪寺留香堂前建成,面積100余畝,2000年2月舉辦了“榕城牡丹花會”。這里緯度低,海拔高(近900米),是冬可賞雪、夏可避暑的好去處,菏澤牡丹已在這里安家。
南北朝時期,南朝詩人謝靈運記載了“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江南牡丹栽培始于唐。中唐時,杭州從長安引種牡丹栽培,浙江紹興、江西九江一帶也有牡丹栽培。而在宋代,江南牡丹發展形成高潮,有僧人仲休(一作仲殊)為之作譜(《越中牡丹花品》,986年)。李述《慶歷花品》記述慶歷年問(1041~1048)吳地(今江蘇蘇州、吳縣一帶)牡丹品種42個。當時已有“越山紅樓子”等引種到洛陽(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而更多的詩詞雜記記錄了安徽東南部、浙江杭州和金華、江西北部、福建中部的牡丹栽培。及至明清時期,江南牡丹又出現發展高潮,品種群基本形成。明時江蘇的江陰、嘉興、蘇州、昆山、嘉定,浙江的杭州及附近的昌化、富陽,安徽的寧國以及上海等地都有牡丹栽培。到清末,江南牡丹品種群基本形成。主要栽培地一是上海,二是江蘇中南部,三是浙江杭州及其周圍地區,四是安徽東南部。據計楠《牡丹譜》所記,當時引進品種43個,占41.7%;上海、太湖周圍及安徽東南部品種60個,占58.3%。民國時期,上海栽培牡丹品種已達400余個,可惜大多毀于戰亂。目前,江南傳統牡丹品種約在30個左右,在浙江慈溪一帶曾發現有極耐濕熱的牡丹品種如黑樓子、紅芙蓉等。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