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國香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02871
- 條形碼:9787030202871 ; 978-7-03-020287-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香囗 節選
br />
香榧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干果,主產浙江會稽山區的諸暨、紹興、嵊州、東陽、磐安
等縣市,資源稀少,生長期長,稀罕珍貴。其中諸暨楓橋香榧為歷代名產,享譽天下,
尤其是趙家鎮鐘家嶺一帶干百年以上的香榧古樹連綿成林,老樹新枝,堪稱世界一絕。
香榧種仁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膾炙人口;榧樹四季常綠,形態優美,長壽長效;榧果
三代同堂,福祿壽喜,喜慶盈門。香榧的這些特性,造福民生,溢滋生態,被世人冠之
以“長壽樹”、“長生果”等美譽。在我國,香榧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歷史。東漢時利
用榧子作藥用,唐代起開始食用榧子并作為珍果供奉在士大夫的餐桌上,南宋開始作貢
品,古代文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榧樹、榧子的詩文。因此,香榧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社
會和生態價值,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近十年來,隨著我省效益農業、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和科技研究的日益深入,香榧
的產業化開發與經營迅速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也使香榧的市場需求
不斷擴大,香榧的經濟、生態、文化功能進一步顯現。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欣喜地看到,
各香榧主產區圍繞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在加快科技創新、提高生產組織化和標
準化水平、推進品牌化經營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香榧產業在促進山
區農民增收致富、拓展農村文化旅游、改善生態環境等方而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一進程
中,一批從事香榧研究的專家、教授緊密結合生產實際攻克了一批制約香榧產業發展的關
鍵技術難題,浙江省香榧產業協會也有效地履行了行業自律、行業服務、行業協調的職能,
特別是通過組織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生產,與科研部門密切合作積極推廣新技術和新工
藝,有力地提升了香榧的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了香榧產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了適應當前香榧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加快對香榧產業的提升和發展,在浙江
林學院、浙江省林業廳、浙江省科技廳和浙江省香榧產業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和有識之
士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幫助下,浙江林學院黎章矩、戴文圣等專家編著出版了《中國香榧》
一書,這是值得稱許的一件事。這本書系統總結了香榧科研成果和生產經驗,全面介紹
了香榧栽培利用歷史,香榧和榧樹的資源分布和適生條件,香榧起源及其分類地位,香
榧的特征、特性和科學栽培技術,產品加工利用技術和產品質量標準,內容全面,圖文
并茂,通俗易懂。希望《中國香榧》一書的出版,能對香榧產業的提升和發展起到更好
的指導和推動作用,為創新創業、富民強農作出貢獻。
前言
《中國香榧》全面介紹了我國榧樹(TorreyagrandisFort.exLindl)和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的利用、栽培歷史、地理分布和生態習性,榧樹種內性狀變異,種
以下類群劃分與選種,香榧的起源及其分類地位,香榧的生物學特性,苗木快繁技術、
造林技術、速生高產優質安全栽培技術和產品加工技術。本書基本概括了現有的香榧研
究成果和生產經驗,特別是對香榧所特有的生物學特性、苗木繁殖和造林關鍵技術、無
公害栽培和產品加工技術作了重點介紹。為增加直觀性和實用性,在書中插入大量圖片。
在香榧生產典型單位介紹中,對重點香榧生產的鄉、鎮、村、戶的生產經驗作了總結和
分析,并對其中保留的6年以上、多至56年的歷史資料進行了整理、保存,為進一步研
究氣候條件、管理措施與香榧產量之間關系提供了重要資料。
本書的編寫人員大多是長期從事香榧研究和在**線指導生產的專家、技術人員,
所編寫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本書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中等專
業學校和經濟林研究者參考,也可作為香榧生產基地員工進行專業培訓的參考用書。由
于對香榧的研究歷史不長,研究廣度和深度均顯不足,所以本書存在缺點甚至錯誤在所
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浙江林學院方偉副校長、浙江省林業廳陳國富副廳長、
吳鴻副廳長、浙江省科技廳邱飛章副廳長、浙江省香榧產業協會駱冠軍會長、杭州市林
水局陳勤娟副局長的關懷與支持,浙江冠軍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天禾園藝有限公司、浙
江康大實業有限公司對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資助。安徽省黃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潘建新副
所長、諸暨市林業局斯海平工程師、紹興縣林業局裘鑫燦高級工程師提供了部分照片和
文字資料,臨安市林業局葛華平工程師參加了野外攝影,淳安縣農民技術員張保庭參與香
榧選優及良種繁殖工作,在此一并致謝!
編 者
2007年6月于杭州
中國香囗 作者簡介
p>主編簡介
黎章矩,男。教
授,1935年生,安徽
舒城縣人。1958年從
南京林學院畢業后到
浙江林學院任教。主
要從事經濟林良種選
育與栽培的教學科研
工作。先后進行過油
桐、油茶、烏桕、山
核桃、山茱萸、板
覃 銀杏 香相等經
濟樹種的研究,主持完成科研項目10余項。發
表論文50余篇。主編專著3部,參編7部。獲省
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四等獎3
項,地、廳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曾被評
為“全國科技支農、扶貧先進個人”,1993年
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戴文圣,男,博
士,教授,1963年
生,浙江浦江人。
1984年從浙江林學院
畢業后留校任教.主
要從事經濟林良種選
育與栽培的教學、科
研工作。現為浙江林
學院經濟林研究所所
長,省高校中青年學
科帶頭人,香榧省級
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名譽主任。近年來主持科研
項目10余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
獎1項、三等獎2項,地、廳級一等獎3項、二
等獎4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