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舒曼-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Op.97 萊茵河)(45)(含CD)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40176
- 條形碼:9787540440176 ; 978-7-5404-401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舒曼-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Op.97 萊茵河)(45)(含CD) 本書特色
看得越多,聽得越多
奧伊倫堡的“CD+總譜”系列收錄了選自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作品中
的樂隊經典作品。50卷中的每一卷均包括印制精美的權威總譜、詳細
介紹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創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該作品完整錄音的
一張Naxos公司CD。
奧伊倫堡的“CD+總譜”是聆聽、閱讀和理解音樂的全新途徑。
舒曼-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Op.97 萊茵河)(45)(含CD) 節選
創作時間與地點:1850年11一12月,完成于1850年12月9日,杜塞爾多夫
首演:1851年2月6日,杜塞爾多夫的蓋斯勒音樂廳,是大眾音樂協會的第六場音樂會,由
作曲家本人指揮
首次出版:尼克勞斯·希姆洛克,波恩,1851年10月(總譜和分譜)
樂隊編制: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大管一2閥鍵圓號,2自然圓號,2小號,3長號一定
音鼓一弦樂器
演奏時問:約32分鐘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舒曼的第三交響曲f1850)幾乎正好位于該作品風格上的范本——
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1803)以及它*直接的效仿者——埃爾加的第二交響曲(191 1)之
間。這三部作品不僅都采用了降E大調,**樂章和第四樂章均帶有一種英雄抱負的情
緒,而且每部交響曲又都有一個感情強烈、非常沉思的慢樂章相平衡。舒曼的作曲家聲譽
在他生前很晚才被人們承認,但他的作品后來對諸如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馬勒和
理查德·施特勞斯這樣的作曲家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舒曼有一種獨特的天賦,能夠從一些看似支離破碎的小動機中創造出極富感情色彩
的樂段,這種天賦對于上述作曲家,以及其他認為這種過程能夠適用于自己創作風格的作
曲家都非常有啟發。這種創造音樂氣氛的天賦是通過一些獨特處理得以實現的,如微妙的
變奏、戲劇焦點的突然改變,以及精心安排的持續節奏反復。
由于手指損傷,舒曼被迫放棄了成為鋼琴大師的夢想,他首先轉向音樂評論,并且證
明自己是一位極富天賦且目光遠大的樂評家,作曲只是后來才逐漸成為他創作生涯的核
心。他的創作活動在他二十多歲時雖然已經非常出色,但卻時斷時續,一直等到1840年他
與克拉拉·維克結婚后才真正走向頂峰。克拉拉本人也是一位天賦極高的作曲家,后來成
了19世紀*杰出的鋼琴家之一,也是**位贏得持久國際聲譽的女鋼琴家。她堅強的個
性對舒曼那沉默寡言的內向性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襯托。克拉拉給他帶來了靈感,使他能
夠寫出更大型的音樂作品,而不再是他到當時為止一直潛心創作的非常有創新的鋼琴小
品。他潛心研究巴赫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創作技巧,尤其是在對位方面獨樹一幟。他逐漸
發現自己被吸引到了一種古典方式上,在這種創作方式中,德國民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些學者出版的民歌和民間詩歌集(如阿希姆·馮·阿爾寧和克萊門斯·布倫塔諾的《少年魔
角號》[1806]和祖卡爾馬里奧的《德國民歌集》[1840])深深喚醒了人們的德意志民族意識,
使他們意識到了未經雕琢的藝術的自然魅力。這種藝術與比德邁時期①那種舒適安逸的小
資格調極為相投,而門德爾松和舒曼的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與該時期相關。這種對民歌
的文化發現導致舒曼開始精煉他一直富有創新性的旋律風格,轉向更加一致的自然音階
方向,而在背后支撐他的是在其早期鋼琴音樂中發展成的豐富的和聲資源。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是對上述要素統一集合的一個勝利慶典。它的創作的直接動
機是舒曼被任命為杜塞爾多夫首席樂隊的音樂總監。萊茵河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他顯然打定了主意要寫一部作品,不僅要表達他對新職位的滿意,而且要表達周圍
環境給他帶來的愉悅。這部交響曲前后只用了舒曼一個月的時間:他只用了兩星期就完成
了**樂章,剩下的四個樂章只用了幾天時間。這種驚人速度的背后其實有些是出于無奈,
因為有相當長的時間他根本無法進行創作活動。當時的他正忍受著兩大疾病的煎熬:除了
他錯誤地相信已經痊愈的梅毒外,他還得忍受躁狂抑郁性精神錯亂的發作,即我們今天所
熟悉的躁狂抑郁癥。富有創造力的心靈往往有一個奇特之處,它能超越周圍的環境。這部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的**樂章和第五樂章透著強烈的樂觀主義精神,而中間三個樂
章又帶著沉思般的內向性,顯示出作曲家面對種種困難的英雄主義精神。盡管這些困難*
終摧毀了他,暫時卻能被他的創作活動所駕馭。他的一則日記能夠說明一切:“必須趁著還
有亮光趕緊工作。”這足以說明舒曼非常清楚他個人的真實情況,也清楚自己必須牢牢抓
住生活中惟一有意義的東西——他那奔放洋溢的創作力。
舒曼本人將這部第三交響曲稱作《萊茵河交響曲》,開始部分那輝煌有力的主題很可能
象征著快速奔騰的寬廣的萊茵河。
舒曼的草稿顯示,為了讓音樂帶著不可阻擋的力量奔瀉前進,他刪除了許多非常誘人
的對位細節。這種奔騰態勢的動力是通過舒曼非凡的節奏感取得的,他將雙拍子節奏加在
了三拍子脈動上,給優美統一的奏鳴曲曲式的每一個樂段都增添了輝煌燦爛的活力。
舒曼的配器常常被批評為織體過于密集,內部結構含有大量豐富的兼奏,但在這首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中,這種豐富的音效似乎是這首作品英雄性緊迫本質的一個比較
自然的部分。第二樂章雖然被稱做“諧謔曲”,實際是一首悠閑的“蘭德勒”風格的舞曲,而
且這種凝重的鄉村音色使作品增色很多。慢樂章同樣有著幾乎類似于管風琴般的織體的
豐富與熱情,而第四樂章——算是對交響曲風格的一種背離——是第二個慢樂章,令人仿
佛置身于作曲家和他妻子目睹過的科隆大教堂里莊重的儀式之中。這里刻意運用的帶有
古風的模仿風格不僅完美地定下了場景,而且為充滿活力的第五樂章“終曲”中的完全對
比提供了一種伏筆。舒曼在這里同樣給我們準備了一個節奏上的驚喜,因為這里的主題不
是以人們所期待的四小節單位開始,而是采用了五小節樂句;這多出來的小節似乎要給人
們這樣一個印象,即過于匆忙的音樂自己一頭栽了進去。在接近作品的結尾處,第四樂章
中的合唱再次出現,將整部交響曲推向*高潮。這種處理手法后來由安東·布魯克納所繼
承。布魯克納既是舒曼的崇拜者,也是所有作曲家中*接近舒曼音樂特點的一位,同樣有
能力將細膩的感情與輝煌壯麗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表達人的經歷中這兩個互補方面的根
本聯系,表達出對疾苦和困境的忍受,對成就和歡樂的尋求。
尤斯廷·康諾利
(路旦俊 譯)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