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沈紹九醫話醫學特見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096386
- 條形碼:9787117096386 ; 978-7-117-09638-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沈紹九醫話醫學特見記 本書特色
現代醫案選
泊廬醫案
上海名醫醫案選粹
治驗回憶錄
內科綱要
六因條辯
馬培之外科醫案
中醫外科證治經驗
金犀如兒科臨床經驗集
小兒診法要義
婦科心得
婦科經驗良方
沈紹九醫話
著園醫話
醫學特見記
驗方類編
應用驗方
中國針灸學
金針秘傳
沈紹九醫話醫學特見記 節選
泛論
學習祖國醫學,閱讀《內經》、《傷寒論》等書,所
謂從規矩以為方圓也;運用靈活,所謂巧也。惟多讀
書,多臨證,不離規矩之靈活,始可謂之巧也。
學習古典醫學,主要掌握治療原則,但病情各有差
異,又當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例如桂枝湯必須在頭痛發熱,
汗出惡風,脈緩,特別是汗出、脈緩俱在的前提下,才能診斷
為“太陽中風”,才能確定辛甘和陽的治法,才能使用本方,此
即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性。如果病者具有桂枝湯的適應證,由
于原有喘病同時發作,則在桂枝湯中加杏仁、厚樸以降逆平喘;
又如病者具有汗出、惡風等桂枝湯證,兼有項背強,則在桂枝
湯中加葛根以宣通經絡,此即中醫辨證施治的靈活性。據此,
可見必須在合乎原則的基礎上始可強調靈活。
看醫書以有創造發明能開發人之心思為*善。如河
間善瀉熱,東垣喜扶脾,子和主攻病,丹溪重養陰,與
所處時代及所治的病人,有很大關系,均有獨到之處,
皆須閱讀。由博返約,自出心裁手眼,吸取精華而用
之。首先熟悉理法,理法熟,對古人辨證立方之意,用
藥之旨,方能了然于胸中。
劉河間名完素,字守真,金河間人,以善用寒涼治
療熱病著稱。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金元間真定人,治病
以脾胃為重點。張子和名從正,號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善用
汗、吐、下三法以攻病。朱震亨字彥修,元義烏人,當時人尊
稱他為丹溪翁,創“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論點,治病著重
于養陰。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與治療的疾病不同,因此在學術
見解上,往往分歧較大,為了繼承各家之長,必須根據中醫的
理法,有分析地接受,方能達到取其精華而用之的目的。
沈醫師治療溫熱病亦宗河間,在熱勢熾張之際,亦用大劑
寒涼方藥以清熱救焚,但隨時注意患者的津液;迨熱勢減輕,
則以養陰存液為主。治脾胃雖本東垣,對于應用升提藥則比較
審慎。常言:“東垣治脾胃用升提藥,是針對勞倦傷脾,脾陽下
陷引起的病證而言。肝腎虛弱者應慎用。”治療脾失健運之病,
每用四君、六君、異功等方加砂仁、蔻仁、谷芽、神曲以助運
化。至于用峻猛方藥攻病,則本著“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
病情減輕十分之六七,即改用比較平和的方藥調理,以免過傷
患者的正氣。用丹溪法治療陰虛,常結合葉天士用藥的準則,
著重觀察病人的胃氣。例如根據病情應該使用養陰的方藥,但
又見胃氣呆滯的象征,則于大劑養陰藥中,加橘皮以和胃,這
樣既發揮了養陰方藥的正效果,又減低了滋膩滯胃的副作用。
說明沈醫師是善于運用中醫的理法,有分析地學習和繼承前代
醫家的經驗。
張景岳之《類經》,將《內經》系統分類,便于閱
讀,不可不看。張學識甚高,細閱《景岳全書》,即能
看出其學問皆從《內經》中來。新方八略亦有道理,而
徐靈胎、陳修園駁之過甚,有失公允。喻嘉言思慮精
密,議論高深,《寓意草》醫案為其得意之作。惟用方
呆板,治溫病仍未出傷寒之范圍,是其所短。葉天士制
方清靈可法,讀《臨證指南》*可開發人之心思。
較好,而泥古之處,亦不可輕信。
張景岳《類經》系將《素問》、《靈樞》兩大部分融
合在一起,根據其內容擬立了一個共同的標題,引列有關原文,
詳加注釋。全書三十二卷,三百六十多節,對《內經》原文條
分縷析,頗為明確。使原文許多比較難解的問題,獲得了解決。
薛生白著《醫經原旨》即脫胎于此。對學習《內經》,確能起
“發隱就明,轉難為易”的作用。
《景岳全書》共二十四集,六十四卷,其中雜證謨,系討論
雜病的治法,首即列舉《內經》上有關本病的原文,然后詳述
辨證與治療。足見其對《內經二》有深刻的研究。
喻嘉言《寓意草》醫案論病談理,不少精辟之論。至于治
溫病未出傷寒的范圍,這是有關學術見解問題,似不宜認為有
所長短。
葉天士《臨證指南》系后人編輯而成,取舍不夠謹嚴,雖
然在學術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徐靈胎與
葉氏同時齊名,學問淵博,對葉氏亦很推崇。惟在學術觀點有
不同時,往往言之過激。海參甘咸溫無毒,功用滋陰補血;淡
菜甘溫無毒,功用補陰溫臟,此類藥物乃血肉之品,對精血虧
耗之病效果頗好。吳鞠通的新加黃龍湯中,海參與涼瀉之藥同
用,取其瀉中有補;小定風珠中淡菜與滋養之藥同用,取其增
強滋養藥物的功效。由于本品味厚質稠,脾胃不健者難于運化,
熬膠應用,黏膩更甚,尤易發生滯膈滿中,徐靈胎駁用此藥,
亦有道理。
《傷寒論為注釋,以尤在涇《貫珠集》為*佳。尤
氏醫案在柳寶詒選《四家醫案》中極好,語無泛談,不
可不熟閱之。初學者除學習古典醫學而外,尤氏的著作
必須全修!秱撊⒍,論傷寒頗精,不可不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