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金針秘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095778
- 條形碼:9787117095778 ; 978-7-117-0957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針秘傳 本書特色
現代醫案選
泊廬醫案
上海名醫醫案選粹
治驗回憶錄
內科綱要
六因條辨
馬培之外科醫案
中醫外科證治經驗
金厚如兒科臨床經驗集
小兒診法要義
婦科心得
婦科經驗良方
沈紹九醫話
著園醫話
醫學特見記
驗方類編
應用驗方
中國針灸學
金針秘傳
金針秘傳 節選
bsp;醫之術莫古于針灸,莫效于針灸,亦莫難于針灸。
經論九針,言之詳矣,句奇旨奧,不易尋繹。又其術
繁重,非傳授末由深造。故近來醫學至盛,而針灸不
與焉。余自研醫以來,嘗嘆斯術之不傳。比懸壺海上,
熟聞前輩黃石屏先生之名,針法之神奇,心焉向往之。
竊恨吾生也晚,不得追隨左右,以聆教益,而深惜妙
法之隨其身以湮沒也。近獲締交方君慎庵,詩文書畫
靡不能而隱于醫,其針法尤精,為石屏先生之嫡傳,
以針去疾,如影斯響。昔之交口譽石屏者,今漸移于
方君,君名滿天下,而歉然若不自足,邇發宏愿,不
自珍惜,愿以所得于石屏先生之秘傳,并平素研求所
心得者,著為一編,悉公諸世。吾聞之不禁躍然以喜,
而幸吾道之不終致湮沒也。針灸之術,或有中興之望
歟。吾為黃公得傳人幸,為普天下病家得出水火而登
諸衽席幸。尤于方君之能打破醫家秘傳心理,公開學
術,使吾國醫學古法,有發揚光大之前途,致其無限
之景仰焉。爰不憚辭費,樂為之序。
軒轅氏之師岐伯,會氣運之理,貫天人之學,識
陰陽之變,辨寒熱之化,分象左右,昭示上下,包物
性機能于字里行間,明榮衛大道于結論總綱,是日
《素問》。宣達經絡,識別臟腑,知風云雷雨之變,達
盈虛消長之數,審時察理,悟道見機,辨星宮之蒞位,
明水火之災害,則《靈樞經》出焉。《素問》系哲論
數理之學,而《靈樞》乃實現剖析之書也。銅人圖實
肇始于是。蔚為國粹,歷四千六百余年,成不朽不刊
之學者,自有其因。按《靈樞》金針篇,原以藥石性
緩,未克奏功頃刻,于是九針十二原為其主治,九分
為九,而八十一針之奇數成,十二原經邃之會,以三
數而成其序。一歲三百六十日之氣運循環,則適符周
天三百六十孫絡腧穴之大會。蓋人體為一小天,惟含
萬物之靈,知微道之機者,始能悟靈機之妙轉,此金
針度世之概要也。當今之世,精其術者,已等鳳毛麟
角,惟皖北名宿方君慎庵,窺識秘奧,融會綱要,追
溯岐黃,探賾索隱。蓋深得石屏黃先生之師承也。黃
先生在有清末葉,為江左世家,擅武技指禪點穴內家
之上乘功夫,從方外青濟高僧某,習金針藝者,垂三
十年。既而漫游春申,聲譽雀起。中外人士,目之為
神。其門下士傳其衣缽者,厥為方君一人而已。方君
秉性慈良,特具古風,幼有沖霄之志,長抱濟世之心,
儒學既深,發憤而攻研《靈》、《素》。既秉天賦之智
慧,復得名師之指導,于是學以大成,技藝精純。黃
先生既謝世,方君乃繼其道統于黃歇之畔,懸壺以還
譽滿杏林,求教者踵接肩摩。不佞比年以來,以血液
行動迂緩,致成風疾。指臂之間,麻木不仁,輒請益
于方君,無不立見神效。不佞雖奔走頻繁,而健康如
曩昔者,全恃金針之功也。茲方君抱濟度之旨,著
《金針秘傳》一書,將付剞劂,乞序于余。余承方君
之惠多,兼粗知金針之理,不可不勉綴數語,是為序。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吳興陸連奎序于滬上
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凡百學術,
無不盡然。所謂規矩者,學之體也。所謂巧者,學之
用也。體有一定,而巧則變化無方。一定者可假文字
以相傳,變化無方者,則非文字所可傳,必視學者之
深淺高下,而隨時消息。就其所易于啟悟者,投閑抵
隙,而徐徐以引之誘之,使其穎悟之機能,如藤之上
達,如蔓之遠引,由尺寸而至于尋丈,以至于自能變
化無方,所謂秘傳也。仆自從業師黃石屏先生學習針
法以來,備嘗此中甘苦者,蓋廿余年矣。其始所讀之
書,皆規矩也;所聆之言論,皆規矩也。及從之臨癥,
視其針膏肓,起廢疾,雖心訝其效如桴鼓,捷于影響,
然目之所存,心之所到,無非屬于規矩范圍。而所謂
巧者,猶未嘗絲毫夢見也。久之又久,由小疑積至大
疑,由大疑而漸解漸釋,于是所謂巧焉者,勃然生矣。
所謂如藤之上達,蔓之遠引,由尺寸以至于尋丈者,
蓋于勿助勿忘中,而漸得之矣。然后嘆一技之成,如
此其難,而為有志,未成者,抱無涯之戚矣。茲念中
醫日就式微,而中醫中之針法一科,更式微中之尤式
微者。現時東西各國醫術進步,一日千里,而咸認我
國針法,遠出科學新醫之上,爭先研究,不遺余力。
固屬此道一線曙光,而于此道之困苦艱難,或一時未
易備歷,則去變化無方之巧,或未能以一蹴幾,則猶
恐未免有徘徊歧路之患。爰不自揣,乃將平時所得于
師門,與出于心悟者,提綱挈要,著為此編。由體以
達用,即寓巧于規矩之中。學者茍能潛心研究,較仆
所得于艱難困苦之中者,必能事半功倍,則亦略盡己
立立人、己達達人之心而已矣。若謂與當世爭一日之
名,則吾豈敢。
民國二十六年一月合肥方慎庵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