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覺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067266
- 條形碼:9787114067266 ; 978-7-114-0672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覺悟 節選
nbsp; 言
很久以來,一個關于迷失的故事總是讓我不能忘掉。時_
常,它會提醒我思考一些問題,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某人要在客廳里釘一幅畫,請鄰居來幫忙。畫已
經在墻上扶好,正準備砸釘子,他說:“這樣不好,*好釘兩個
木塊,把畫掛上面。”遵從他的意見,讓他幫著去找木塊。
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釘,他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
好能鋸掉點。”于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還沒有鋸兩
下,“不行,這鋸子太鈍了,”他說,“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銼刀,銼刀拿來了,他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
為了給銼刀安把柄,他又去一個灌木叢里尋找小樹。要砍下
小樹,他又發現那把生滿銹的斧頭實在是不能用。他又找來
磨刀石,可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制作幾根固定磨刀石的
木條。為此他又去找一位木匠,說木匠家有一現成的。然而,
這一走,就再也沒見他回來。當然了,那幅畫,主人還是一邊
一個釘子把它釘在了墻上。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走不回來的人,經常會迷失。有的
是自己迷失了,有的是被迫迷失了。這種人看似忙忙碌碌,一
副辛苦的樣子,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做領導工作很多年來,我發現自己就是那個幫助朋友掛
畫的人,在忙亂中迷失了。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亂,有許許多多
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你要處理大量的文件;你要處理大
量的電話;你要接待很多來訪者;你要面對許多棘手的問題;
你要參加或者召開許多會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忘記了初衷,甚至搞不清自己
本來的角色和這個角色的含義。久而久之,身心疲憊,一臉的
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領導工作是一項復雜工作,許多人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
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跌倒了爬起來,前仆后繼,令人感
動。但是對于從事領導工作的人們來說,有兩個問題似乎解
決的不好,一個是前期準備不足,一個是后期找不到方法。我
們接受過許許多多的教育,但是很少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做領
導工作,甚至不知如何來認識領導工作。因為我們前期對領
導工作的認識不夠,再加上領導工作的復雜性,使人們不能夠
理出一條清晰的思路,于是人們就會迷失了。一旦進入領導
工作的過程,工作任務蜂擁而至,容不得你再有充足的時間去
思考問題、尋求方法。人們只能在忙亂的工作中不斷探索。
為了不至于繼續迷失下去,我在學習與實踐中思考了一
些問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認識。現在把它拿出來,和大家一
起交流,目的是為了把一些事情盡可能地說清楚、搞明白,希
望能夠對同事們的工作有所幫助。
李衛平
2007.5月于北京
土生土長的環境
中國是一個以大農業為背景的社會,幾千年的發展史告
訴我們,在小農經濟長期的影響下,人們潛意識中保留著許許
多多這方面的影子。
小農經濟造就了人們自給自足的習慣。人們在面對現實
時,總是以自我意識為中心,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持排斥態
度;以自我的能力為支撐,能不能承擔什么樣的任務以本人的
能力限度為依據,個人不能夠完成的就認為組織不能夠完成,
個人代替了組織;以直接接觸的環境為活動空間,想象空間、
行動空間都在自己的可見范圍內,視野顯得非常局限。人們
的表現是,遇到事情習慣于自己解決,不依賴外界的幫助,各
自為政,獨立活動。
小農經濟造就了人們對利益的過分看重。在小農經濟的
生產力水平下,人們的關系非常簡單,每個人只是負責自己的
那一部分事情。由于生產力低下,勞動換來的成果太少,于是
人們感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成果的寶貴。人們很看重自己得到
的東西,不希望別人對這些東西有占有的意圖或行為。首要
任務就是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夠在自己圈子之外從別
人那里獲得額外的利益,那將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因為獲得這
些利益他們并沒有付出勞動。因此,不勞而獲是小農經濟條
件下人們*大的期盼。
小農經濟造就了人們保守意識。長期自給自足,人們不
再依賴外界的影響。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非常熟悉,那里
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人們害怕外來的干擾,擔心自己不能夠
控制新的東西。因此,人們不愿意接受新的事務,不愿意改變
舊的東西。人們害怕外來的東西干擾了自己的生活,害怕外
來的事物侵害了自己的利益。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是一種天
生的抗體,對外來事務本能地拒絕,對新進人圈子的人從骨子
里排斥。在現實生活中形成人群對立,不愿意變化的格局。
一個組織新來一個人,老人就會對其表現出排斥性,要么是不
信任,要么是給新來的人制造許多麻煩。對于新生事物,人們
的排斥傾向更加明顯,大家會找出許許多多理由拒絕它的到
來,拒絕承認它的優勢,故意夸大它的不適應性。
小農經濟造就了人們的占有意識。經濟不發達,人們依
靠公共服務的機會太少,一般來說,人們只能依靠自己,依靠
自己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做事。因此,在人們的意識
中,只有自己所有,才能夠被認為是有意義的,才是有用的。
于是人們習慣于把什么東西都收至名下,自己的房子、自己的
土地、自己的資本、自己的人、自己的財產。在組織中人們更
多地關心屬于自己的權力有多大;在利益方面人們更多地關
心屬于個人的那部分有多大;在與他人共事過程中人們始終
處于排斥別人的狀態下。占有意識會主導人們的行為,使得
人們關心個人比關心組織比重大;關心眼前比關心長遠比重
大;關心物質比關心非物質的比重大;關心占有比關心有用比
重大。占有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會導致人們對利益追求的無
度,會變得貪婪,會變成只為占有而不擇手段的怪物。
這些都是小農經濟條件下的東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許多意識在改變之中,有些影響已經淡化。然而,我們今天面
對的依然是一個大農業的現實,在我們的人口結構中,農業人
口依然占多數。這些人與早期相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
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許許多多舊時的影子還是存在的。
對活動在公共管理領域的人群進行分析時,我們常常會
驚奇地發現,小農經濟影響產生的潛意識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例如,領導者總是把他們所領導的組織看成是自己的領地,他
們喜歡在自己的組織中掌控一切,包括所有的人財物。十分
看重權力的影響力。希望組織中的變革,但是不希望任何變
革影響自己的利益、權力和地位。對待任何改變,總是持有謹
慎的態度,在不得不改變時也是非常小心翼翼地接受它。人
們非常努力地為組織創造財富、創造榮譽,同時也非常迫切地
希望這些財富與榮譽歸屬于自己的名下,于是出現了許許多
多的不廉潔的人和事。人們潛意識中的小農經濟意識時常與
現代社會的公共管理體系發生沖突,產生許多不和諧音符,產
生許多千奇百怪的現象。這些現象有時候被人們誤以為是體
制、機制、政治方面的影響所至,實際都不是。
面子問題
面子,是一個困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難題。魯迅說:“面
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很久以來,人們一直在圍繞面子的問
題做事情。無論在生活中、工作中還是社會活動中每時每刻
都要圍繞這樣一個基本點來做文章。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