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200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04529
- 條形碼:9787509504529 ; 978-7-5095-04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0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十章。前七章是收入分配的年度統計報告,包括2006年全國居民收入分配總體狀況、按城鄉、地區、行業、經濟類型分組的收入分配狀況以及居民金融資產狀況。這部分與前幾年出版的報告具有連續性,其基本數據及變化情況可以互為參照和比較。第八章、第九章是與之有關的再分配內容,我們請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管理司以及民政部*低生活保障司提供了有關的年度專題研究報告。第十章是我們對年度收入分配總結形勢進行研究分析,從宏觀角度提出改革發展任務,同時也是對本書的一個總結。*后,我們還整理了2006年出臺的有關收入分配政策性文件以及主要的收入分配統計資料作為附錄,便于讀者查閱和參考。
200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 內容簡介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7》共分十章。前七章是收入分配的年度統計報告,包括2006年全國居民收入分配總體狀況、按城鄉、地區、行業、經濟類型分組的收入分配狀況以及居民金融資產狀況。這部分與前幾年出版的報告具有連續性,其基本數據及變化情況可以互為參照和比較。第八章、第九章是與之有關的再分配內容,我們請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管理司以及民政部*低生活保障司提供了有關的年度專題研究報告。第十章是我們對年度收入分配總結形勢進行研究分析,從宏觀角度提出改革發展任務,同時也是對《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7》的一個總結。*后,我們還整理了2006年出臺的有關收入分配政策性文件以及主要的收入分配統計資料作為附錄,便于讀者查閱和參考。
200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 目錄
200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 節選
nbsp; 言
為全面反映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年度變化狀況,推動收入分配理論
與政策研究,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聯合有關部門合作編寫的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7)》現在正式出版,這是我們在各有
關部門和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連續第四年出版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
度報告的系列化成果,獻給社會上關心收入分配問題的廣大讀者。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
鄉居民收入。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和*低工資標準,
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
擁有財產性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擴大
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
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指明
了方向,也為與之相關的各個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收入分
配的各項工作,首先要從實際出發,對現狀有科學準確的把握,然后才
能根據有關的精神和要求,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積極而又穩妥地
解決收入分配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關系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本
書就是從總體與各個側面相結合的角度,全面總結分析我國居民收入分
配的年度數據,提出有依據的基本判斷,指出帶有傾向性的變化、問題
與改進方向,希望能為深化改革,科學決策提供現實依據和基礎。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7)》共分十章。前七章是收入分
配的年度統計報告,包括2006年全國居民收入分配總體狀況、按城鄉、
地區、行業、經濟類型分組的收入分配狀況以及居民金融資產狀況。這
部分與前幾年出版的報告具有連續性,其基本數據及變化情況可以互為
參照和比較。第八章、第九章是與之有關的再分配內容,我們請國家稅
務總局所得稅管理司以及民政部*低生活保障司提供了有關的年度專題
研究報告。第十章是我們對年度收入分配總結形勢進行研究分析,從宏
觀角度提出改革發展任務,同時也是對本書的一個總結。*后,我們還
整理了2006年出臺的有關收入分配政策性文件以及主要的收入分配統計
資料作為附錄,便于讀者查閱和參考。
本書的編寫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茅同志的關心和支
持,并擔任本書的顧問。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城市社會經濟調
查司、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管理司以及民政部*低生活保障司等有關單位的領
導和同志們對本書的編寫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限于資料來源與我們的水平,本書在編寫中肯定會有缺點和不足,
歡迎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編者
2007年12月
2006年不同經濟類型平均工資狀況
1.國有單位和其他單位的全部行業平均工資水平大體相當。而集體
單位的工資水平則遠遠低于前兩者。2006年國有經濟單位,集體經濟單
位和其他經濟單位①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為22112元,13014元和
20755元,與上年相比分別上升了14.50%,15.34%和13.76%,分別相
當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1.05倍、61.97%和98.83%。只有國有經濟單
位工資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他兩種類型經濟單位的工資低于全國水
平。在絕對數量上,國有單位與其他經濟單位的工資水平大體相當,集
體經濟單位的工資水平大大低于前兩者。
2.行業間工資差距在各經濟類型內部都存在。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
內部工資*高的行業和工資*低的行業間差距大于集體經濟。從各經濟
類型內部來看,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內部各行業的平均工資都較高,而
集體經濟單位內部的各行業工資水平都較低。
國有經濟平均工資水平*高,在其內部,高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
行業門類有13個,低于全國水平的有六個。國有經濟單位里工資水平排
在前三位的行業是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
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工資分別為37667元、34328元和30459元,分
別是全國平均工資的1.79倍、1.63倍和1.45倍。排在后三位的行業是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工資水平
分別是160們元、14892元和9315元,是全國平均工資的76%,71%和
44%。工資*高行業是工資*低行業的4.04倍,相差28352元
集體經濟內部,高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行業門類只有三個,低于
全國水平的有16個。工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
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金融業,為24756元、
23969元和22068元,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1.18倍、1.14倍和1.05
倍。排在后三位的是制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為1 1012元、
9861元和9275元,是全國水平的52%、47%和44%。工資*高行業是
工資*低行業的2.67倍,相差15481元。
其他經濟內部,高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行業門類有十個,低于全
國水平的有九個。工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
和軟件業,金融業和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為55135元、
52691元和41003元,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2.63倍、2.51倍和1.95
倍。排在后三位的是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
業,為15945元、15864元和12516元,是全國水平的76%、76%
和60%。工資*高行業是工資*低行業的4.41倍,相差42619元(見表
6—1)。
┏━━━━━━━━━━━━━━━┳━━━━━━━┳━━━━━━━┳━━━━━━━┓
┃ ┃國有單位平均 ┃集體單位平均 ┃其他單位平均 ┃
┃ 行業名稱 ┃ ┃ ┃ ┃
┃ ┃ 工資(元) ┃ 工資(元) ┃ 工資(元) ┃
┣━━━━━━━━━━━━━━━╋━━━━━━━╋━━━━━━━╋━━━━━━━┫
┃合計 ┃ 22112 ┃ 10314 ┃ 20755 ┃
┣━━━━━━━━━━━━━━━╋━━━━━━━╋━━━━━━━╋━━━━━━━┫
┃農、林、牧、漁業 ┃ 9315 ┃ 9861 ┃ 12516 ┃
┣━━━━━━━━━━━━━━━╋━━━━━━━╋━━━━━━━╋━━━━━━━┫
┃采礦業 ┃ 25098 ┃ 13689 ┃ 24684 ┃
┣━━━━━━━━━━━━━━━╋━━━━━━━╋━━━━━━━╋━━━━━━━┫
┃制造業 ┃ 20317 ┃ 11012 ┃ 18008 ┃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28535 ┃ 20010 ┃ 29898 ┃
┣━━━━━━━━━━━━━━━╋━━━━━━━╋━━━━━━━╋━━━━━━━┫
┃建筑業 ┃ 1851l ┃ 11608 ┃ 16996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24252 ┃ 11352 ┃ 28107 ┃
┣━━━━━━━━━━━━━━━╋━━━━━━━╋━━━━━━━╋━━━━━━━┫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 34328 ┃ 24756 ┃ 55135 ┃
┣━━━━━━━━━━━━━━━╋━━━━━━━╋━━━━━━━╋━━━━━━━┫
┃批發和零售業 ┃ 18758 ┃ 9275 ┃ 19629 ┃
┗━━━━━━━━━━━━━━━┻━━━━━━━┻━━━━━━━┻━━━━━━━┛
━━━━━━━━━━━━━━━━━━━━┳━━━━━━━┳━━━━━━━┳━━━━━━━┓
┃ ┃國有單位平均 ┃集體單位平均 ┃其他單位平均 ┃
┃ 行業名稱 ┃ ┃ ┃ ┃
┃ ┃ 工資(元) ┃ 工資(元) ┃ 工資(元) ┃
┣━━━━━━━━━━━━━━━━━━━━╋━━━━━━━╋━━━━━━━╋━━━━━━━┫
┃住宿和餐飲業 ┃ 14892 ┃ 11513 ┃ 15864 ┃
┣━━━━━━━━━━━━━━━━━━━━╋━━━━━━━╋━━━━━━━╋━━━━━━━┫
┃金融業 ┃ 37667 ┃ 22068 ┃ 52691 ┃
┣━━━━━━━━━━━━━━━━━━━━╋━━━━━━━╋━━━━━━━╋━━━━━━━┫
┃房地產業 ┃ 22174 ┃ 15869 ┃ 23318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21771 ┃ 14285 ┃ 30848 ┃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 30459 ┃ 23969 ┃ 41003 ┃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6047 ┃ 12323 ┃ 20734 ┃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22637 ┃ 12402 ┃ 17363 ┃
┣━━━━━━━━━━━━━━━━━━━━╋━━━━━━━╋━━━━━━━╋━━━━━━━┫
┃教育 ┃ 21274 ┃ 15442 ┃ 21157 ┃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24638 ┃ 17416 ┃ 20554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6703 ┃ 14239 ┃ 22279 ┃
┣━━━━━━━━━━━━━━━━━━━━╋━━━━━━━╋━━━━━━━╋━━━━━━━┫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22918 ┃ 15042 ┃ 15945 ┃
┣━━━━━━━━━━━━━━━━━━━━╋━━━━━━━╋━━━━━━━╋━━━━━━━┫
┃各經濟類型內*高行業工資/*低行業工資 ┃ 4.04 ┃ 2.67 ┃ 4.4l ┃
┗━━━━━━━━━━━━━━━━━━━━┻━━━━━━━┻━━━━━━━┻━━━━━━━┛
三種經濟類型內部,工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業都是相同的,都是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
勘查業,只不過是排位有所不同。而在各經濟類型中,工資水平排在后
三位的行業里必有農林牧漁業。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的平均工資水平較
高,其內部工資*高行業與工資*低行業的差距也較大,分別是4.04倍
和4.41倍;集體經濟的工資水平較低,其內部工資*高行業和*低行業
的工資比值也較小,為2.67倍。就這個角度而言,國有經濟和其他經濟
內部行業間工資差距比集體經濟要大。
3.相同行業由于所屬經濟類型不同。行業工資也有一定的差距。相
同行業在不同經濟類型間平均工資存在明顯差別。選取上文的四個代表
性行業分析,可以看到作為壟斷行業的金融業在各經濟類型問的工資
差距更大,其工資水平在其他、國有、集體三個類型單位中的比值是
2.39:1.71:1;而作為傳統行業的農林牧漁業,其經濟類型間工資差距
較小,相應的比值為1.27:0.94:1,所屬的經濟類型對這些低收入行業
的工資水平影響不大(見表6—2)。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