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印刷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017475
- 條形碼:9787122017475 ; 978-7-122-01747-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刷概論 節選
“十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的產業規模、生產能力持續擴大,印刷技術迅速向國際先進
水平靠近,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是對照國際同類行業,我國印刷業當前主要面臨著:人均
印刷消費量較低,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技術創新后勁不足,技術裝備、從業者素質和經營管
理水平亟待提高等問題。歸根到底主要是人才競爭力不強。
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發展“文化創新產業”,印刷復制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九大
文化產業之一。我國《印刷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印刷
業工業總產值要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左右,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5%。我國將躋身于世
界印刷大國之列,生產加工能力進入世界前列,成為世界重要的印刷基地之一。要實現這一
發展目標,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加強高技能型印刷專業人才培養,滿足印刷業對專業技術人
員不斷增長的需求,從根本上提升產業整體素質。
本教材編寫遵照教育部有關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指示精神,根據印刷技術專業人才
培養目標和學生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職業素質和職業
技能的培養,充分體現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妥善處理好社會需求、職業
能力培養和課程結構優化等方面協調發展的關系。
圍繞高職印刷技術人才培養,本教材力求體現如下特點。一是,強化基礎,樹立需求第
一的課程教學理念,以“必需、夠用”為度,適需應變,適度超前,博采印刷技術領域的新
觀念、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充實教學內容,突出基本知識和基礎能力培養,使課程目標
更具針對性,使教材更具前瞻性。二是,注重綜合,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主
線,注重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機結合,按照印刷技術工作過程中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重組課程結構。三是,突出應用,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突破從理論到實踐的“線性”演繹關
系,按照工作的相關性,而不只是知識的相關性組織教材內容,并且在每章后面設計有實驗
實訓項目,融“教、學、做”為一體,期望在動態的工學過程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升
素質。四是,適應認知,探索簡明易懂、深入淺出的說理方式,采用圖文并茂、輕松活潑的
寫作風格,嘗試以各種圖、表的形式做直觀的講解,以增進學生的直觀感知、形象理解,達
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本教材由王永寧擔任主編,張勇擔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為:王永寧編寫**章,第
五章(**、二節),第九章;張勇編寫第三章;易平貴編寫第二章,第五章(第三、四
節),第六章;蘇鐵青編寫第七章;劉淑鳳編寫第四章,第八章。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鄭州牧業工程高等?茖W校的領導及同仁對本教材的編寫給予了高
度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在此,向上述關心、支持本教材編寫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于我們才疏學淺,本教材若有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朋友批評指正,以便進一步修訂。
編 者
2008年1月
第四節孔版制版
孔版印刷的印版上,其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或大小相同但單位面積內數量不等的網眼
組成。油墨通過網眼漏到承印物上形成印跡,所以孔版印刷又稱漏印或透印。孔版印刷主要
包括謄寫版印刷和絲網印刷。
近些年來絲網印刷發展很快,已成為孔版印刷的主體。
一、制作絲網印版的材料與設備
1.絲網
絲網印刷制版用的絲網是指具有一定物理性能、規格尺寸及顏色,符合制版要求,可用
于制作絲網印刷的絲網。絲網是制作網版的骨架,是絲網感光膠或感光膜的支撐體,也是絲
網印版的版基。絲網印刷常用的絲網有蠶絲絲網、錦綸(尼龍)絲網、滌綸(聚酯)絲網、
不銹鋼絲網等。圖5—26為絲網印版放大圖。
絲網印刷要達到較高的質量標準,必須使用高質量的絲網。目前,絲網印刷業應用的絲
網主要是合成纖維絲網,是用熱塑性材料的單纖維
編織而成。*常用的絲網品種是尼龍(也稱錦綸)
絲網和聚酯(也稱滌綸)絲網,金屬絲網一般只在
特定條件下使用,蠶絲絲網已基本淘汰。
(1)絲網目數 絲網目數指的是絲網每一個線
性單位長度內所擁有的網絲數量。絲網產品規格中
用以表達目數的單位是孔/cm或線/cm,它用以說明
絲網的絲與絲之間的密疏程度。
選擇合適目數的絲網對于印刷質量至關重要。目數越高絲網越密,網孔越小,在絲印版
上,細線條和小網點就愈容易復制出來,但油墨通過性越差。反之,目數越低,絲網越稀
疏,網孔越大,油墨通過性就越好。
(2)絲網厚度絲網厚度是指絲網表面與底面之間的距離,一般以mm或弘m計量。厚
度由構成絲網的直徑決定。
(3)網絲直徑 網絲直徑通常用微米來表示,當選定一定的目數的絲網之后,再選擇合
適的網絲直徑。細網絲適合細微層次的復制,粗網絲則有利于提高網版的耐印力,尤其在陶
瓷行業,由于陶瓷印料中的顏料具有腐蝕作用,因而,粗網比細網耐用得多。
絲網印版的絲網滿足以下幾項基本要求:抗張強度大、斷裂伸長率小、回彈性好、耐溫
濕度變化的穩定性好、油墨的通過性能好、對化學藥品的耐抗性好。
2.網框
網框是支撐絲網用的框架,由金屬、木材或其他材料制成。*常用的則是鋁型材料制作
的網框。各種網框各具特點,在選取時,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取不同材料的網框。制作網
框的材料應滿足繃網張力的需要,堅固、耐用、輕便、價廉。在溫、濕度變化較大的情況
下,其性能應保持穩定,并應具有一定的耐水、耐溶劑、耐化學藥品、耐酸、耐堿等性能。
3.繃網機
繃網機是絲網印刷制版專用配套輔機,用于往絲網架上粘繃絲網?嚲W時,在繃網機四
邊各裝有幾個網夾,網夾夾住絲網的邊緣,采用壓縮空氣牽動,使絲網在一定張力下向框架
E粘貼。
4.絲網曬版機
絲網曬版機是絲網制版的主要設備之一,專供絲網曬版用。由于在曬制絲網版時,絲網
有框架,因此,一般的曬版機不適合使用。
絲網印版的制作方法很多,約有幾十種。根據絲版制版工藝來分類,大致可分為感光制
版法、刻膜制版法、數字直接成像法等。根據版膜與絲網的關系可分直接法、間接法及直問
法(混合法)制版。
二、感光制版工藝
感光制版法是指用感光材料涂布于絲網上,通過曝光顯影制作絲網印版的制版方法。這
種制版法的主要特點是制版質量高,工藝簡便,操作容易,是現代絲網印刷中主要的制版方
法,其印版適用于各類承印物的印刷。
感光制版法的制版過程是在絲網上涂布一定厚度的感光膠并使其干燥,在絲網上形成感
光膜,然后將制作好的陽圖底片密合在絲網感光膠(膜)上,放入曬版機曝光。曝光時圖形
部分遮光,感光膠(膜)不發生化學變化;非圖像部分見光,其感光膠(膜)產生交聯硬化
并與絲網牢固結合在一起形成版膜。未感光部分經水或其他顯影液沖洗顯影形成通孔,受光
的感光膠(膜)則留存下來,形成版膜,堵住網孔,*終制成絲網印版。絲網制版原則上使
用陽圖底片。
感光制版法分直接法、間接法、直問法三種,從本質上講上述三種制版方法的技術要求
是一樣的,只是涂布感光膠或貼膜的工藝方法有所不同。
1.直接制版
直接制版法是一種使用較為廣泛的方法,這種制版法是把感光液直接涂布在絲網上形成
感光膜。這種涂布作業近來已被自動涂布器所取代,但要想平滑均勻地涂布感光乳劑,仍然
離不開操作人員的技術。直接制版法的特點是成本低、工藝簡便,但涂布、干燥需要反復進
行,為得到所需的膜厚,需要一定的涂布、干燥作業時間。
(1)網版準備為防止由于污物、灰塵、油脂等造成的砂眼、圖像斷線等現象,在進行
感光液的涂布之前必須對絲網進行充分沖洗。另外,為防止絲網表面由于光的反射而引起圖
像的再現性降低,還需在絲網表面用黃色、紅色、橙色等染料進行染色。
(2)涂布感光膠 直接制版用的感光膠有多種,國內較普遍使用的一種是重氮感光劑,
它是由聚乙烯醇與少量的醋酸乙烯酯乳劑,再加入若干助劑配制成的。
感光膠的涂布方法分為手工涂布和機械涂布兩大類。手工涂布是利用毛刷或刮板、刮斗
等工具,通過手工操作將感光膠涂布在絲網上。手工涂布只適合于尺寸較小的印版制作,它
的特點是操作方便。機械涂布是指通過機械來完成感光膠的涂布,可分為全自動涂布和半自
動涂布兩種。機械涂布適合于大面積網版的涂布,涂布質量相對較穩定。
(3)曬版曬版就是把陽圖底片膜面密合在感光膜面上,在氙燈或金屬鹵素燈下進行曝
光。曝光應在專用的曬版機中進行,它是曬制高質量的絲網版的關鍵。
(4)顯影把曝過光的印版浸入水中1~2min,并不;蝿泳W框,等未感光部分吸收水
分膨脹后,用水沖洗即可顯影。
由于感光液的種類不同,對聚合度高的感光膜,應用溫水顯影。對于聚合度低的感光
膜,多用工業酒精來顯影,直到*細小的圖像能充分顯出。顯影結束后用水沖洗干凈。
(5)干燥顯影后的絲網版應放在無塵埃的干燥箱內,用溫風吹干。絲網版烘干箱是制
版專用設備,用于對絲網清洗和涂布感光膠后的低溫烘干。烘干溫度一般可控制在
40℃±5℃。
(6)版膜的強化及修正在印版干燥前或干燥后,為了強化版膜,提高耐水性及耐溶劑
性,可涂布堅膜劑。其次,為了堵塞針孑L或版上不應有的開孔部分,可用堵網液或制版用感
光液涂抹堵塞。
采用直接制版法制作的絲網印版,膠膜與絲網結合比較牢固,且耐印力較高。但其分辨
力較低,圖像邊緣容易出現鋸齒狀現象。
2.間接制版
間接制版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厚度為0.06~O.12mm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片基上,涂
布以明膠為主體的感光乳劑,在該軟片上進行曝光顯影形成明膠質的圖像,并將之轉貼到繃
好的絲網上。間接法制作的印版細微層次的復制質量高,特別適合于精細圖案和階調圖像的
印刷。另外,間接法并不需要特殊的網框,操作簡便、節省時間。其缺點是印版的壽命較直
接法短,耐印力低,費用高,版膜容易伸縮。
間接制版法的工序與直接制版法所不同的是,首先將陽圖底片密合在具有感光性能的感
光膜上,經曬版、顯影制成圖像后,再向絲網上轉貼,之后干燥揭去片基制成版膜。間接制
版法工藝流程如下:
(1)曬版間接法曬版比較簡單,它將陽圖片與片基的乳劑面貼合,固定在曬版框上曝
光即可。
(2)硬膜處理曬版后的軟片要在過氧化氫水溶液中進行硬膜處理,才能使片基上形成
牢固的版膜。
(3)顯影把經過硬膜處理后的軟片放在平板上豎起,用30℃的水進行充分顯影,并
沖洗干凈,圖像線條部分不能留有任何明膠膜,否則網孔被堵油墨不容易透過。
(4)轉貼之前處理好的絲網,轉貼前再用水沖洗一次,使絲網的表面有足夠的水膜。
將軟片乳劑面與絲網貼合,放置時盡量不要出現氣泡。如果在臺上可以放張平整的紙,進行
轉貼時,用紙吸收軟片貼合時擠出的水分,效果較好。
(5)干燥 吸水后的網版要豎起來自然干燥,若溫度過高進行強制干燥,由于圖像邊緣
細小部分的干燥程度不一樣,會出現翹曲,在進行印刷時會造成破損,或易引起脫膜現象。
自然干燥的版,因為整面干燥平均,印版不會出現破損現象,印版精度好,印刷數量大。
(6)涂膠 在剝掉軟片片基之前,在印刷面一側用刮斗涂布一層封孔劑之后,再將軟片
片基剝掉。因圖像部分有片基的保護,封孔劑不會涂進圖像中去。封孔劑只涂抹薄薄的一層
即可,涂完后,進行干燥,揭去片基,即制成網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