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093342
- 條形碼:9787112093342 ; 978-7-112-0933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緒論、工程結構損傷機理及危害、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建筑物可靠性鑒定、工程結構補強與加固、建筑物的加層改造、建筑物移位技術七章。在內容安排上以建筑結構為主,介紹了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和地基基礎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全書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緊密結合加固技術規范,并且反映了工程結構補強、加固與改造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為方便教學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材(專科亦可參照使用),也可供設計單位和施工企業的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工程結構加固改造原因
1.2 工程結構檢測與鑒定
1.3 工程結構加固與改造
1.4 工程結構加固與改造的程序和原則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工程結構損傷機理及危害
2.1 混凝土結構損傷機理及其危害
2.2 砌體結構損傷機理及其危害
2.3 鋼結構的損傷機理及其危害
2.4 地基基礎損傷機理及其危害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工程結構檢測技術
3.1 混凝土結構檢測
3.2 砌體結構檢測
3.3 鋼結構檢測
3.4 建筑物沉降和傾斜觀測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建筑物可靠性鑒定
4.1 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
4.2 工業廠房可靠性鑒定
4.3 建筑結構耐久性評估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工程結構的補強與加固
5.1 混凝土結構的補強與加固
5.2 砌體結構補強與加固
5.3 鋼結構加固與補強
5.4 地基加固與糾偏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建筑物的加層改造
6.1 建筑物加層基本要求和原則
6.2 加層建筑物地基承載力
6.3 直接加層法
6.4 改變荷載傳遞加層法
6.5 外套結構加層法
6.6 輕鋼結構加層方法
6.7 建筑物加層施工要求
6.8 建筑物加層改造實例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建筑物移位技術
7.1 建筑物移位技術原理
7.2 建筑物移位技術發展概況
7.3 建筑物移位關鍵技術設計
7.4 建筑物移位施工
7.5 建筑物移位工程實例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工程結構鑒定與加固改造 節選
第1章 緒論
工程結構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是土木工程學科的重要領域之一,它包括了工程檢測、可靠性鑒定、結構加固和建筑物改造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涉及到建筑物或構筑物自勺使用性、安全性和經濟性。這幾個方面的工作通常是相互關聯的,結構的檢測是結構鑒定的依據,鑒定過程中要進行必要的檢測工作。而結構的檢測和鑒定往往又是工程結構加固和改造前不可缺少的過程,需要綜合運用多項技術。
建筑結構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涉及到的知識結構很廣泛,它涉及工程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的檢測,涉及結構及構件正常使用性和安全性的鑒定,涉及到各類結構的加固技術和改造方法。本書主要介紹常用的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的檢測、鑒定、加固與改造技術和方法。
1.1 工程結構加固改造原因
1.1.1 工程結構損傷原因
工程結構是以工程材料為主體構成的不同類型的承重構件相互連接而成的骨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骨架來傳遞和抵抗自然界的各種作用,使得建(構)筑物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的功能。規定時間是指設計所假定的結構使用期,即設計基準期,建筑結構的設計基準期一般為50年。規定條件是指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的條件。預定功能是指結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安全性是指結構在規定的條件下應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荷載作用以及外加變形和外加約束的作用。適用性是指結構在正常使用時,應能滿足預定的使用要求,其變形、裂縫或振動等性能均不超過規定的限值。耐久性是指結構在正常使用、正常維護情況下,材料性能雖隨時間推移發生變化,但仍然滿足預定功能的要求,例如結構材料的腐蝕不能影響結構預定的使用期限。綜上所述,工程結構在規定的使用期內應能安全有效地承受外部及內部形成的各種作用,以滿足結構在功能上和使用上的要求。
但是由于建造階段可能發生的設計疏忽和施工失誤,正常使用階段可能出現的自然和人為災害,以及老化階段可能產生的各種損傷積累,導致結構正常承載能力降低,影響結構的耐久性,結構在整個使用壽命期間會產生各種風險。
我國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建筑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工程結構的質量也是越來越好,但是每年仍會發生幾十起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在過去50年內,我國曾有過四次結構倒塌、質量事故多發時期,**次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只求大干快上,主觀上要求高速度進行基本建設,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結果造成大量工程事故和結構倒塌;第二次是“十年動亂”時期,建設程序被否定,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做法盛行,留下大量工程質量隱患,造成很大浪費;第三次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于國民經濟發展迅速,設計、施工隊伍不斷擴大,技術素質跟不上要求,發生許多工程倒塌事故;第四次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市場經濟沖擊下,建設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蔓延,導致工程質量事故的增多。
……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