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財政與稅收 本書特色
《財政與稅收》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財政專業學生教材,尤其是開設財政與稅收課程或不開設稅收學只開設財政學(對稅收有所側重)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主注冊會計師、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參考用書和廣大經貿財會從業人員的學習參考書和培訓用書。
財政與稅收 內容簡介
本書堅持遵循財政學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對稅收有所側重的編寫思想,結合我國財政、稅收改革前沿,力求用生動、簡潔的語言、圖表、案例,準確闡述財政與稅收的*一般規律和基本理論、基本業務及基礎知識,重點反映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財政職能、財政支出、財政收入、財政管理及財政政策,并通過專題等形式介紹我國的財政改革實踐,尤其是稅收的改革實踐。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生有僅可以明確財政與稅收的研究對象,掌握財政與稅收的*基本概念,了解財政與稅收的基本業務,還可以拓寬非財政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從事經濟工作的綜合素質,以盡可能了解和熟悉這個變革的社會。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財政專業學生教材,尤其是開設財政與稅收課程或不開設稅收學只開設財政學(對稅收有所側重)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主注冊會計師、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參考用書和廣大經貿財會從業人員的學習參考書和培訓用書。
財政與稅收 目錄
1.1 財政活動、財政與財政學
1.2 西方財政理論變遷
1.3 中國財政思想與財政理論變遷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2章 市場、政府與財政
2.1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2.2 財政的職能
2.3 構建中的中國公共財政框架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3章 財政支出總論
3.1 財政支出分類
3.2 財政支出規模
3.3 財政支出結構
3.4 財政支出效益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4章 購買性支出
4.1 消耗性支出
4.2 投資性支出
4.3 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與部門預算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5章 轉移性支出
5.1 社會保障支出
5.2 財政補貼支出、外援支出和債務支出
5.3 政府間的轉移支付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6章 財政收入總論
6.1 財政收入分類
6.2 財政收入規模
6.3 財政收入原則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7章 稅收原理
7.1 稅收性質及征稅理論
7.2 稅制要素與稅收分類
7.3 稅收負擔及其轉嫁與歸宿
7.4 稅收的經濟效應與稅收原則
7.5 我國稅收制度的演變及當前改革方向的主要內容
本章小結
關鍵詞
思考題
第8章 流轉稅
第9章 所得課稅
第10章 財產及其他課稅
第11章 稅收籌劃與稅收征管制度
第12章 政府收費收入
第13章 國有資產收入
第14章 國家公債
第15章 國家預算與預算管理體制
第16章 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
參考文獻
財政與稅收 節選
《財政與稅收》堅持遵循財政學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對稅收有所側重的編寫思想,結合我國財政、稅收改革前沿,力求用生動、簡潔的語言、圖表、案例,準確闡述財政與稅收的*一般規律和基本理論、基本業務及基礎知識,重點反映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財政職能、財政支出、財政收入、財政管理及財政政策,并通過專題等形式介紹我國的財政改革實踐,尤其是稅收的改革實踐。通過《財政與稅收》的學習,學生有僅可以明確財政與稅收的研究對象,掌握財政與稅收的*基本概念,了解財政與稅收的基本業務,還可以拓寬非財政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從事經濟工作的綜合素質,以盡可能了解和熟悉這個變革的社會。
財政與稅收 相關資料
插圖:
財政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經濟(或分配)活動、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于履行政府職能和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以實現優化資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經濟穩定和發展等目標。實踐中,財政表現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動或政府的理財活動。
財政學是研究財政收支活動及政策的科學,是從財政現象人手,并透過財政現象探索財政本質,揭示支配這些現象的規律性。財政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目標的確定、過程的分析、結果的評價完全遵循與經濟學研究相一致的原則,并將整個國民經濟劃分為“政府”和“市場”(或者是“公”與“私”)兩大部分,從二者的相互關系來研究經濟,力圖使政府活動更能符合全民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目標。
從當代中西方財政活動來看,公共財政是主流,但由于各國發展情況不一,中西方財政活動的演變也不一樣。在西方,財政學就是公共財政學,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在中國,改革開放前主要表現為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財政學;改革開放后,財政理論中的市場性因素和內容逐步增加,并指導和服務于市場化改革。財政是國家經濟和政治活動的綜合反映,是市場經濟下公共經濟活動的主要方面和政府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與社會經濟生活有密切關系。財政學知識是現代市場經濟下的財經管理人才知識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習財政學是系統、完整地掌握經濟學知識的需要。為學好這門課程,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財政學涉及面廣,牽涉問題復雜,要抓主要矛盾,有條件地略去一些次要因素,找出問題的本質和分析主線,有利于盡快掌握財政學的精髓。工892年,巴斯塔布爾的《公共財政學》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英文財政學專著。該書遵循著“基本理論一公共支出一公共收入一支出與收入的關系(主要涉及赤字與公債問題)一財政管理與控制”的思路,建立了自己的基本框架。而當代西方財政學從總體上看,仍然沿用了這一基本框架。在中國,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人,財政學理論研究最鮮明的特點是引進、學習和借鑒西方財政學理論,否定計劃型財政理論,不僅在內容都已大幅度向國際通行的公共財政學靠攏,而且呈現出當代西方財政學框架體系的趨勢。
第二,把財政學學習置于一個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之中。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影響經濟,財政與經濟的關系是財政學的一條根本線索。財政活動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進行的,國民經濟的運行決定了財政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