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寒風鎩羽-貝.布托之死的非常鏡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48493
- 條形碼:9787539248493 ; 978-7-5392-4849-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寒風鎩羽-貝.布托之死的非常鏡頭 內容簡介
全書分八個部分。**章,“蝴蝶殤”,講述貝·布托之死的種種迷局;第二章,“燭光里的淚水”,反映各方對貝·布托的追思和哀悼;第三章,“當女人走進政治”,探究這個為政治而生為政治而死的女人是如何走上從政道路的;第四章,“登上權力巔峰”,回顧35歲的她是如何成為穆斯林世界的**位女總理的;第五章,“兩起兩落”,描述她是如何從面對失敗和成功的巨大反差的;第六章,“身在天涯心系一方”,記錄她不是監禁就是流亡的多舛的一生;第七章,“揭開繼任迷局”,記述她19歲兒子接過母親權杖的前前后后;第八章,“槍炮與玫瑰”,聯想到南亞政壇的孤兒
寒風鎩羽-貝.布托之死的非常鏡頭 目錄
第二章 燭光里的淚水
第三章 當女人走進政治
第四章 登上權力巔峰
第五章 兩起兩落
第六章 身在天涯心系一方
第七章 揭開繼任謎局
第八章 槍炮與玫瑰
寒風鎩羽-貝.布托之死的非常鏡頭 節選
蝴蝶殤
性格決定命運。或許這就是貝·布托的命。從一出生起,她就將生死許給了政治。外表如同蝴蝶一樣美麗的貝·布托,從小就在政治世家的熏陶下,接受和熟悉了政治這種奇特的“氧氣”。經過風霜血雨,這只迷人的“蝴蝶”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并兩度登上巴基斯坦政治的巔峰。
“靈魂有時候真像一口龐大而沉重的箱子,它比世界上*大的棺槨所盛的痛苦和憂傷還要多!币粋操弄政治風云的女人注定要忍受更多的痛苦和憂傷。貝·布托的政治生命是和血淚孿生的。父親的被絞殺,不斷的暗殺、監禁和流亡,改變不了她對政治的一往情深。
如今,這只“鐵蝴蝶”,穿過了多少風雨,卻飛不過巴基斯坦的寒冬、見不到2008年的**縷曙光。
這個美麗的女人,她身披紗麗、粉面含威的形象永遠定格在2007年12月27日。她帶走了支持者的笑聲、帶走了巴基斯坦的平靜,讓2007年留給世界永恒的嘆息。
“鐵蝴蝶”隕落
“死亡一視同仁地消滅健康和疾病、美麗和丑陋,對于病者和丑者來說,這竟是一種殘酷的慰藉。”但對于貝·布托來說,這卻是莫大的遺憾。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們會看見,貝·布托的*后出場在悲壯中亦有幾份凄美。
*后一抹口紅
2007年12月27日下午,巴基斯坦人民黨在拉瓦爾品第市利亞卡特·巴格公園舉行集會。人民黨主席貝·布托到場發表講話。
演講開始前,貝·布托特意檢查自己的妝容,并拿出隨身攜帶的口紅涂了起來。
她沒有想到,這竟是自己*后一次化妝。
一切準備妥當,貝·布托向上千人發表演講:“我冒生命危險來到這里,因為我感到這個國家處于危險之中。”
“我呼吁你們投票支持我們,以挽救國家。在人民黨執政后,沒有人敢分裂國家或者從事恐怖和極端主義行為。”她說。
片刻后,演講結束,貝·布托走下臺階,鉆進一輛“陸地巡洋艦”越野車。
《泰晤士報》記者扎希爾·侯塞因看見,貝·布托探出防彈汽車的天窗,向支持者招手。
人民黨副主席法希姆坐在同一輛汽車里。他說,自己當時坐在貝·布托的右邊,另一位人民黨領袖坐在左邊。當汽車開動時,貝·布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人群頻頻揮手。此時,他們突然聽到一聲槍響,隨即就看到貝·布托倒了下來。
同車的法希姆事后表示,一開始他以為貝·布托是想坐回車里躲避子彈,隨后就發生了巨大爆炸。即便是爆炸發生后,他仍然以為貝·布托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隨后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法希姆指出,如果貝·布托當時不站起來向人群揮手,慘劇也許可以避免。
有巴基斯坦媒體報道說,事發時有兩名槍手分別從不同方向突然接近貝·布托乘坐的汽車并向她開槍,兇手所持的武器是AK-47沖鋒槍,兩人與貝·布托乘坐的汽車距離很近,槍口幾乎頂到她的身上。由于刺客隨后引爆了身上的炸彈,周圍的保安人員一時間無法靠近貝·布托乘坐的汽車。
在現場的法新社記者納西爾·賈弗里回憶說,貝·布托遇刺大約發生在下午5時16分(北京時間20時16分)。他當時還沒弄明白槍聲是怎么回事,接著就聽到一聲巨響。
“我看到一個大火球,還有煙。現場一片恐慌,人們四處亂跑,”賈弗里說,“我也開始跑。光線不太好,我努力不踩到滿地的殘骸!
混亂中,人民黨官員先是說,貝·布托安然無恙。這時,賈弗里看到,一些年輕人顯得情緒好了些,因為他們覺得貝·布托躲過一劫。
*后一聲吶喊
事情并不像人民黨官員想象得那么幸運。命運之神這一次沒有眷顧貝·布托。
幾分鐘后,人民黨官員說貝·布托受傷。
又過了大約半小時,一名叫拉赫曼·馬利克的人民黨官員宣布貝·布托死訊。“貝·布托已犧牲。”馬利克說。
貝·布托的死訊使等候在醫院外的記者和支持者放聲大哭。醫院門外當時聚集了1000至1500名支持者。
一些少年喊道:“我們失去了姐姐。”
巴前議員拉賈·沙夫卡特·阿巴西則捶胸頓足地哭喊著:“她已經離開我們!
貝·布托就這樣猝然而去,留給外界無限的猜測。貝·布托的貼身助手在事隔三天后的12月30日首次披露遇刺時貝·布托所乘汽車內的情景。
貝·布托27日下午在拉瓦爾品第利亞卡特·巴格公園結束演說走下講臺后,堅持步行穿過集會人群。貝·布托還回過頭對她的首席顧問薩夫達爾·阿巴西說:“為什么不跟我來?”兩人一同走向停在一旁的兩輛豐田“陸地巡洋艦”越野車,貝·布托走在前面。阿巴西說,當時除貝·布托外,誰都不知道她會選擇乘坐哪輛車。通常,貝·布托即時作決定,這一點連她的安全顧問也不能左右。那天,貝·布托拉開打頭那輛“陸地巡洋艦”車門!八凉M面微笑,顯得非常高興,”阿巴西說,“她叫我一起上車,坐到我前面!彼f,當時車周圍支持者不斷高呼口號,貝·布托登上座椅,探出汽車天窗!拔以谲噧群,‘讓我們為布托歡呼’,”阿巴西說,“貝·布托于是回答,‘布托家族萬歲’。這時,槍聲響起。”
“布托家族萬歲”成了貝·布托生前*后一句話。
死亡的N個版本
美女殞命,蘭催玉折。
貝·布托這只“鐵蝴蝶”是如何折翅的?世界對刺殺行動細節以及貝·布托具體死因的猜測就一直沒有停止。在海量的信息中,過濾掉悲傷者的悲傷、政客的刻板,直接死因有幾種不同的版本橫陳在我們面前。
襲擊者引爆炸藥?
*早的的消息來自現場。美國媒體報道說,貝·布托所在的人民黨的一名支持者說,當貝·布托的汽車行駛到大街上時,突然傳來兩聲槍響,隨即她的汽車附近發生巨大爆炸。貝·布托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后不治身亡。
巴基斯坦內務部官員說,當天發生的爆炸為一起自殺性襲擊事件。內務部新聞發言人說:“這是一場自殺性襲擊事件,截止目前我們還不清楚現場人員的傷亡數目。爆炸正好發生在集會地點的外面,集會結束后,人們正四散走開時,襲擊者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據悉,貝·布托遇刺時,人民黨領導之一的薩德爾·卡瑪·哈亞特當時就在貝·布托身邊,距離大約9米遠。哈亞特說:“當時,貝·布托坐在車里,車外的支持者高喊著她的名字。為了表示對支持者的感謝,貝·布托拉開車門準備下車露面。在這個過程中,她臉上一直帶著微笑。就在這時,我看到一個瘦瘦的年輕人從她的車子后面直沖過來,然后他舉起槍射向貝·布托。隨后,現場發生劇烈爆炸。過了一會,貝·布托的車子很快駛離了現場!
頸部胸部中槍?
Ary-One電視臺說,貝·布托頭部中彈。警方說,布托離開集會會場時,自殺炸彈客朝她開槍,然后引爆身上炸彈。人民黨的安全顧問說,布托準備上車時,頸部與胸部中彈,槍手接著引爆身上的炸彈。巴國警官夏希德說:“這名男子先朝布托座車開槍,接著引爆身上炸彈!
據報道,貝·布托被送到醫院后,醫生們立即對她施行搶救。一位參與搶救的醫生說,一顆子彈從貝·布托頸部后側打壞了她的脊椎神經,另外一顆子彈從肩膀后側射入,直穿胸口而出。盡管醫生不斷按壓她的心臟,但是由于脊椎神經受損,搶救并沒有取得成功。
死于激光武器?
貝·布托之死本來就謎一般,有些渠道出來的消息更增加了離奇色彩。巴基斯坦媒體在貝·布托死后幾天就宣稱貝·布托是被激光武器擊中后喪命的。
巴媒援引來自貝·布托所屬人民黨的消息稱,貝·布托的傷口不是由子彈造成的,而是來自某種精密的激光武器。貝·布托的主治醫生表示,貝·布托的情況是他“一生中首次遇到”。她的傷口并非子彈造成,部分腦髓和血液從頭部流出,而她在抵達醫院以前就已死亡。
據稱,貝·布托當時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攻擊,而導致其死亡的是一種激光武器,該武器能夠穿透人類頭骨,瞬間導致死亡。
當局與助手各執一詞?
讓貝·布托死因更撲朔迷離的是巴基斯坦當局和貝·布托助手各執一詞
巴基斯坦內政部人員2007年12月28日表示,替貝·布托進行緊急救治的醫師在布托體內并未發現子彈或是炸彈碎片,貝·布托是因為撞擊到車頂窗戶的后半部,車窗支桿穿入其右耳處,導致頭骨斷裂死亡的。
但是貝·布托的支持者和助手拒絕接受當局的這一說法,稱這種調查結果是“謊言”。貝·布托的高級副手勒赫曼在第二天就表示,她在幫助清洗貝·布托遺體時,在其頭部發現了明顯的彈傷。勒赫曼回憶說,貝·布托遇襲后正是用她的汽車送往醫院的。貝·布托一路上血流不止。她說:“她的頭部存在明顯的彈傷。我們在給她清洗遺體時,看到了子彈傷口!
隨從出賣?
2008年1月4日,事情又有了新變化,巴基斯坦人民黨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哈桑·魯尼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貝·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當天,一名貼身隨從行跡相當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將對他進行傳訊調查時,這名隨從卻匆忙地秘密出逃了。
這位秘密出逃的貼身隨從名叫哈利德·薩哈恩沙,主要負責照顧貝·布托的飲食起居。媒體后來公布的現場錄像顯示,哈利德·薩哈恩沙當時就站在貝·布托的左側,當貝·布托正在發表演講時,哈利德·薩哈恩沙竟然在自己的喉嚨部位做了一個切喉的手勢,這一舉動顯得既不合理也不正常,很可能是暗示恐怖分子可以發動暗殺行動了。哈桑·魯尼爾說,根據巴基斯坦人民黨的安全慣例,在貝·布托公開露面結束準備離開時,哈利德·薩哈恩沙通常要*后一個登上轎車,如果乘坐轎車的人多而空間不夠,哈利德·薩哈恩沙還要步行或者乘坐出租回家。但讓人感到可疑和無法理解的是,貝·布托當天演講結束后,哈利德·薩哈恩沙竟然一反常態**個登上了轎車,而且也沒有先將車門打開讓貝·布托盡快上車。哈桑·魯尼爾說,哈利德·薩哈恩沙極有可能對即將發生的暗殺行動事先知情,否則這一切根本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2007年12月30日,拉瓦爾品第,貝·布托支持者在其肖像前灑玫瑰花瓣。
誰是真兇?
死者長已矣。任何關于貝·布托死亡原因的探究,也無法改變“鐵蝴蝶”隕落的現實。
世界更關注的是誰謀殺了貝·布托。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恐怖大亨“本·拉登”,也有人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部落武裝分子或者卡拉奇當地勢力,甚至有人把矛頭指向了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
國際問題觀察家與分析家一直展開唇槍舌戰,合理的想象和經驗的因子在他們的大腦中發酵,誰也說服不了誰,*后都成為一種猜想。比較叫人信服的猜想就有多種。
塔利班和“基地”“混合暗殺小組”
首當其沖的是“基地”組織。
事實上,在貝·布托此次回國遇襲之前,她就曾接到一份絕密情報——4支自殺小分隊已潛入卡拉奇,準備對她下手。
這4支小分隊分別是由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分子、阿富汗塔利班分子、“基地”組織派出的;貒埃悺げ纪性鴮⑵渲3個小分隊頭目的名字及電話號碼通報給了穆沙拉夫。
10月18日襲擊事件發生后,巴調查人員發現,襲擊者用的是C4烈性炸藥,與某個組織2006年3月襲擊美國駐卡拉奇領事館及試圖謀殺穆沙拉夫所用的炸藥完全相同。迄今為止,巴情報機構仍不知該組織的廬山真面目。一名調查官認為,“這些人與‘基地’組織或塔利班有關聯,是一群不滿女人當權的極端分子!笔聦嵣,“基地”組織發言人和二號人物扎瓦赫里先后證實,就是他們要“消滅”親美國的貝·布托。
巴基斯坦政府的結論也下得很快——內政部長哈米德·納瓦茲2007年12月28日說,巴情報部門監聽到的電話對話證明,“基地”組織和塔利班人員,是殺害貝·布托的幕后黑手。同日,一名在阿富汗的“基地”組織頭目也打電話給新聞界,宣稱對襲擊負責,并說暗殺命令由“基地”二號人物艾曼·扎瓦赫里下達。納瓦茲說:“我們有證據證明,是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策劃了針對貝·布托的自殺襲擊!
然而,被政府指為兇手的馬哈蘇德通過電話告訴媒體記者,他在南瓦濟里斯坦的馬克恩鎮,他沒有派人暗殺貝·布托。并稱,貝·布托不僅是一名巴基斯坦國內領導人,而且在國際上也是一位擁有較高聲望的領袖,“我們對她的死表示深深的哀悼與震驚”。
被巴基斯坦內政部指控殺害貝·布托的基地組織一名發言人做出回應,否認刺殺布托,并稱對其指控是巴政府的“宣傳攻勢”。
“襲擊一個女人不符合我們部落的傳統和習俗。我們只反對美國,巴基斯坦的政治領導人并不是我們的敵人。”
貝·布托生前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黨也對政府的說法提出質疑,譴責官方試圖陷害邁赫蘇德。
人民黨發言人巴巴爾說:“說基地組織或邁赫蘇德殺害了布托,我們認為這是虛構的故事,他們只不過是想轉移注意力!
內政部的這一說法遭到布托支持者的譴責,稱這是“一派胡言”,是政府為沒有提供給貝·布托足夠的安全保護尋找的借口。
重重疑云
“基地”組織一向“死豬不怕開水燙”,做了多半就說做了,沒做可能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既然“基地”死活不承認,表示不會向女人下手。兇手又會是誰呢?世界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紛紛用敏感的神經過濾盡量多的信息,捕捉所有的可能。
嫌疑1:卡拉奇當地勢力MQM
MQM又稱“印度移民運動”,主要勢力在卡拉奇,但其領導人現居英國。貝·布托在爆炸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的暗殺分隊*后一支,即“來自卡拉奇當地”。一名退役將軍在電視臺發表言論稱,慘案可能由MQM領導人阿爾塔夫·侯塞因導演,因他一再表達出對布托完全聽命于美國人的憎恨。事實上,該組織的一名當地頭領在10月18日的襲擊事件發生后公然宣稱:“我們將在肉體上消滅貝·布托!
嫌疑2:情報局長伊賈茲·沙
巴人民黨領導人指責巴情報局長伊賈茲·沙(退役準將)應為爆炸負責。可靠消息說,貝·布托曾在給穆沙拉夫總統的信中聲稱伊賈茲及旁遮普省首席部長喬杜里·伊拉希都意圖取其性命。
伊賈茲將于2008年2月結束其職務任期,據說貝·布托在爆炸案后要求政府將其罷免,但政府則要求提供證據。
貝·布托遇刺身亡,使得巴基斯坦遭遇現代歷史上*大危機。
嫌疑3:不滿貝·布托家族的勢力
在2007年10月18日的暗殺事件發生后,貝·布托有自己的懷疑對象。她表示,暗殺陰謀制造者就是殺害她父親的那股勢力。他們中的一些人現在仍在政府任職,利用權力之便制造了這起驚人的事件——暗殺發生時,路燈突然全部熄滅就是證明。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