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木雕 內容簡介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志,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巨大貢獻。
《中國民俗文化叢書》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及其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本書為該叢書中的一本,本書主要介紹了木雕的起源與發展、木雕的題材與吉祥寓意、木雕的地域分布與特色等內容。
木雕 目錄
**章 木雕的起源與發展
木雕的萌芽
戰國木雕
秦漢木雕
唐宋木雕
明清木雕
近現代木雕
第二章 木雕的形式品類
建筑木雕
家具雕刻
器木雕
佛道造像
面具與木偶
根雕
果模雕刻
第三章 木雕的題材與吉祥寓意
木雕的表現題材
木雕的圖案種類
木雕的吉祥寓意
第四章 木雕的材料、工具與技藝
木雕的材料
木雕的制作工具
木雕的雕刻技法
木雕的制作工序
第五章 木雕的地域分布與特色
山西木雕
浙江木雕
廣東潮州木雕
安徽木雕
江蘇蘇州木雕
湖北木雕
湖南木雕
山東曲阜楷雕
云南劍川木雕
四川木雕
福建木雕
甘肅木雕
參考文獻
后記
木雕 節選
**章 木雕的起源與發展
秦漢木雕
秦王朝的建立,為后世延續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制度奠定了基礎。而漢朝又是一個封建王朝初步繁榮的時代,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發。秦漢時期的雕刻工藝在沿襲春秋戰國時期雕刻工藝發展的基礎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秦朝統一中國后,采取了一些有利的措施,促進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秦兼并六國后,集中全國的能工巧匠,創造出了如秦始皇兵馬俑那樣的一批舉世罕見的杰出作品。其中陶制俑人造型威武雄壯,意氣昂然;而陶馬體態健壯,形態各異,無不表現出蓄勢待發的神態。這批大型兵馬俑無論從數量還是從塑造上,都是史無前例的壯舉。此后的考古中,還發現了秦代銅鑄車馬,其復雜的鑄造工藝比陶塑更為工整精細。秦朝短暫的歷史,除去這些規模宏大的陶塑、銅制俑以外,其他關于雕刻的藝術多見于史籍中的記載,并沒有遺留下多少實物。關于木雕的實物,更是少而又少。但是從秦朝兵俑、馬俑的數量、形制以及造型紋飾上來看,完全可以使人想象秦代木雕的工藝面貌。
另外,秦朝還大興土木,建造宮殿。秦始皇構建的宮室建筑群,史稱遍及咸陽內外二百里,共二百七十座。其中阿房宮建筑群的修建達到了*高點。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建筑已*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結構的特點,并以相互連接的群體建筑形式而出現。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描述:“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成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
木雕 作者簡介
苗紅磊,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山東美術設計家協會會員。出版《設計生活—苗紅磊設計作品集》、《中國古代建筑木雕》、《圖形創意》等著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