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許之衡談瓷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024512
- 條形碼:9787533024512 ; 978-7-5330-2451-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許之衡談瓷器 本書特色
本叢書收集了國內近現代
及當代享有盛譽的、卓有
成就的文物收藏鑒定專家
多年撰寫發表的鑒定心得
和研究成果,經授權分別
輯集成帙,供具有一般收
藏閱歷的讀者品讀。
許之衡談瓷器 節選
中國的傳統學問,尤其是古物鑒定方面的學問,從來是以師徒傳承、口問心
授的方法薪火傳燈的。其中,有許多的經驗方法,是完全依靠于觀感方面的,而
且是非理性的認知來完成的。這些鑒別經驗并非出于前輩們秘閣高束、非嫡不傳
的狹隘的心胸,實在是用語言不能準確、甚至完全不能表達。譬如書畫鑒定中的
所謂“氣韻”、“味道”和瓷器鑒定中的手感、聲音,都是些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的感悟。把這些感悟書諸文字,幾乎是不可能的。從孫瀛洲等前輩留下的文字資
料中看,這一點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鑒定*直觀的、*易于為人所接受的,還是著名書畫鑒定家啟功先生
說的那句話——鑒定,總要講一個“理”字!先生鑒定宋代范寬《c雪景寒林圖)》,
僅憑“臣范寬”三字款,就斷其偽。先生的依據是:范寬,名中立,字仲立。因
為人寬厚,故得綽號日“寬”。就像包公不能在皇上駕前自稱“包黑兒”一樣,稱
“臣”的畫家,怎敢面對九五而戲稱自己的綽號!先生的這個“理”,其實就是鑒
定古代書畫的人文科學依據。馮先銘、耿寶昌、楊伯達、徐邦達諸先生,在長期
的文物鑒定的實踐中,將前輩們傳代師承的感悟,結合現代相關科學的那個“理”,
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特征,而且相對獨立的專業鑒定理論體系范疇。這些不
僅是對傳統鑒定學的清算和終結,同時也構成了現代鑒定學的奠基石。
其實,這些鑒定學界泰斗們的開山弘論,對于一般的收藏者來說,指導意義
并不顯著。因為,在這兩者之間,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閱歷上的、實踐上
的、理論上的差異,形成了一種傳遞與接受之間的不對稱空問。
于是,一代中年鑒定專家義無反顧地充當了這兩者之間的傳遞媒質,他們有
著豐富的實物鑒定經驗,有著相關自然科學的學識基礎,同時,又有幸得到老一
輩鑒定家的直接傳授。所以,在這一代人的著述中,既有繼承,也有發展,具有
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
《(名家談收藏叢書)》對著作者的選擇有三:一是選擇清末至民國期間有一定
影響的有關鑒定方面的著作;二是輯集民國至今老一輩鑒定家的鑒定心得、文
論;三是收錄目前在文物鑒定領域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著述嚴謹的中年鑒定專
家的文章,以科學性、實用性相結合的文論為輯集目標,以一般古物收藏者為閱
讀對象。
《(名家談收藏叢書)》是一套值得閱讀、值得收藏的書。
王大鳴序于北京
2006年7月9日
前言
許之衡先生的傳世瓷著作《(飲流齋說瓷)》,是學習、研究、收藏中國古代、近
代瓷器者的必修書目。認真品讀這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瓷學著作,自然會對
明清瓷器形成一個寬泛的認識,這僅僅是著作內涵的冰山一角,而借助于這部著
作,與其后瓷學鑒定大師共立于同一理論源頭之上,進而解讀大師們的鑒定心得,
才是這部著作賦予時代脈動的真正能量所在。
目前,不少收藏者為了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收藏鑒定理論水平,采取了揠苗助
長式的惡補方法,上手便是李輝柄先生的《(中國瓷器鑒定基礎)》等學術專著,也
不乏將耿寶昌先生的巨著《明清瓷器鑒定》辱降為索驥之圖,對號“撿漏”者。
這種來自于社會一隅的無知與浮躁,終將導致陶瓷鑒定門檻內的后繼乏人,就中
包括理論體系的斷層和授受傳燈的薪源枯萎。換言之,新生代既看不懂古今為數
不多的幾部瓷學傳世著作,也聽不明白前輩們的耳提面命——請原諒我勾畫了這
么一幅悚人視聽的未來!
學習瓷器鑒定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對標準器掌握程度的深淺與器物過眼
數量的多寡,這是感性的經歷,可以初步解決“是什么”的問題;而對于解決學
術層次上的“為什么”,除了要具有上述的感性經歷外,還要有理論作為研究的
支持。對于既有的理論的學習掌握,不能橫空出世,一定要從近代的名著開始。
確切地說,要從許之衡先生的《飲流齋說瓷》讀起,其原因有二:一是《飲流齋
說瓷)》之前的有關瓷學著作,基本上是對當時或當時所見所聞的瓷器生產工藝、
窯口、胎釉、樣式等狀況作一個細致的自然描述,明顯地缺少作為一種研究門類
而應該得出的研究結論。譬如《甸雅》,很明顯《飲流齋說瓷》是延續《(甸雅)》的
思路而來的,但后者與前者的區別是研究結論的貢獻與否;二是《飲流齋說瓷》
的作者本人不僅是玩家,也是學者,他能從美術發展的角度看待、研究晚清、民
國的瓷產品,也能用中國瓷器的發展史來質疑達爾文的進化論,雖然似乎遠了一
點,但可見先生視野的寬博數倍于《(甸雅)》的作者寂園老叟。將對瓷器的把玩、
鑒定上升到一種學術研究的高度,開近、現、當代陶瓷研究之先河,雖有孫瀛洲、
陳萬里、馮先銘、耿寶昌諸前輩的篳路藍縷,但我以為始發軔者,當屬許之衡先
生及其《(飲流齋說瓷》。
今天,當我們以各種復雜而又簡單的閱讀理由,捧讀《(孫瀛洲的陶瓷世界)》、
“明清瓷器鑒定二》(耿寶昌)、《(中國陶瓷)》(馮先銘)、《(中國青瓷史略》(陳萬里)、
《(宋代北方民間瓷器)》(陳萬里),乃至學者型鑒定家李輝柄先生的《(中國瓷器鑒
定基礎》時,《飲流齋說瓷》依舊是一條無法繞開的碎石甬道,就如同《書目答
問)》之于圖書目錄學、《(芥子園畫譜)》之于中國畫一樣。
當然,《(飲流齋說瓷)》中的有些說法,與現代的普遍認同不盡相吻合,譬女[
先生認為鼻煙壺宋已有之;再譬如認為:“綠郎窯……實則明仿弟窯之品也。”因
為我們現在不能確知作者當時作為結論支持的器物詳情,所以,決不能以簡單的
“是”與“不是”來認定。
如果我們將《(飲流齋說瓷)》的存在,看成是傳承紐帶上的一種必然,那么,
我們距離真正讀懂器物、讀通專著就不遠了。
其實,就一件器物而言,說真說偽都很難,因為是平視;當你縱橫捭闔地將
瓷器的研究融入大視野時,辨識真偽又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因為是鳥瞰,不過
是棋盤上的一枚黑白子而已。鑒定大師看書畫、看瓷器、看玉器,孰不如此!
趙舂霞老師是一位極具實踐經驗的瓷玉鑒定專家,我師事多年的朋友,身處
當前利利逐臭(xiu)、喧囂一片的鬧市中,競能潛心書齋,為昔人注過氣兒文章,
德被藏友,幸施棗梨,為我所敬重,遵命謹撰數語,勉為拋磚者云云。
王大鳴于沽上之紫缶書屋
2007年暮春時日
說款識第六
瓷皿有款肇始·于宋。宋瓷有“內府”二字者,書
法與“大觀錢”相類,問有“政和年制”字樣者。至
均窯底內有“一”、“二”、“三”、“四”、“五”、“六”等
數目字,或謂紅朱色者用單數,青藍色者用雙數,于
花盆則然,余器不盡然也。又,均窯器底有橫鐫數字、
直鐫數字,上罩以芝麻醬釉者,尤為稀世之珍。
@肇始:開始。
元瓷款識,惟官窯有“樞府”二字款·,其余民
窯底有字者甚少。縱有字亦不掛釉,在器底隨意刷·
成,若可識不可識之間。刷成花紋及轆轤形者,亦間
有之。
●“樞府”二字款:元代款識繼宋代“內府”二字款之后,有
了“樞府”款,俗稱“樞府窯”,是當時的官器。
@刓:用刀或銳器挖刻,讀:wan。
明代瓷品款識蓋有種種,·有凹雕款字而掛以黑
釉者、有印花者、有繪花者、有雕花者。*奇者以永
樂窯底繪獅子滾球,球內藏款字,至為罕覯。其次,
則嘉靖官窯,底款有書作環形者。又,有于器之中心
書字者,亦殊特別。若底之螺旋紋,乃當時制器手法
之事,與款識固無涉耳。
●明代官窯的款識較多,民窯帶款的較少。
明代官窯題“某某年造”字樣,亦有用“制”字
者;清代則概用“制”字,罕見有用“造”字。
題款位置,以在底足內居中者為*普通。若高足
者,或題于足內層之邊際,亦有題于足外層邊際者,
皆橫款也。又有題于口上或腰腹際者,亦屬橫款。橫
款*為珍罕,始于明代,至清嘉慶而遂替矣。
有清瓷品之*高貴者,厥惟料款。料款有兩種:
日“某某年制”、日“某朝御制”,大抵皆四字為多,
問有六字。書法似歐、王,問亦有似虞永興·及宋槧
者,有競作宋體書者。乾隆末葉,間有作鐵線篆·者。
①虞永興:即虞世南(558~638),唐早期著名書法家。
②鐵線篆:用粗細基本相當的線條書寫的小篆。
凡料款之字,皆釉汁凸起、雙圈方邊,至為名貴。
康、雍、乾、嘉四朝皆有之,嘉慶已極罕,道光殆未
之有矣。
古月軒·彩為有清一代*珍貴之品,價值奇巨。
而同時仿者,值亦相等也。古月軒為內府之軒名,當
時選*精畫手為之繪器。所繪有題句,上下有胭脂水
印章,引首印一,文日:“佳麗”,或日:“先春”;下
方印二,文日:“金成”、日“旭映”,大抵即繪畫之
人名歟?當時所制不多,同時即須飭工仿制,故仿古
月軒彩者亦系乾隆之物,其價略與之相埒·。若直書
“古月軒”三字者,乃屬后來偽制,而近亦罕見。故
精者亦頗不貲也。
①古月軒:古月軒款的到代瓷器,不管學術上有什么爭議,都
是那一時代的極精之品,康、雍、乾三代都把堆料款的精品瓷稱為
“古月軒”,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②相埒:相同、相等。埒,讀:1ie。
或謂古月軒乃胡姓人,精畫料器,所畫多煙壺、
水盛等物,畫工之精細,一時無兩,其曾否畫瓷器,
未可臆斷。而乾隆御制,乃取其料器精細之畫而仿制
入瓷耳。又謂胡氏之款凡三種:有“古月軒”三字者、
有“乾隆年制”者、有“大清乾隆年制”者(皆指料
器而言——作者原注)。是有“古月軒”三字者,亦
非偽托,與前說異。然謂為精畫料器,則甚有據。謂
為胡姓人者,則又傳聞異詞矣。
至市人凡屬堆料款之器,無論康、雍、乾諸朝,
概謂之“古月軒”。其說則謂歷代此種*精之瓷品,藏
庋于此軒,故以得名也。
是古月軒凡三說:
一謂古月軒屬于乾隆之軒名,畫工為金成,字旭
映者也;
一謂古月軒系胡姓人精畫料器,而乾隆御制瓷
品仿之也;
一謂古月軒為清帝軒名,不專屬乾隆,歷代精制
之品均藏于是軒也。
三說者所聞異詞,所傳聞又異詞。要之,無論其
孰確,一言以蔽之,則凡屬堆料款畫極精細而饒有清
氣往來者,皆為*名貴、*瑰寶之品也。
許之衡談瓷器 作者簡介
p>……一九五七年生于北京,大學本科學歷,博物館館員。從事文文物鑒定、經營工
作三十余年。長期以來,一直工作在第一線,熟練掌握國際,國內的銷售價
格,擅長瓷器、玉器、銅器、珠寶、翡翠等的鑒定。一九九九年與人合作出
版了《收藏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