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2613
- 條形碼:9787500462613 ; 978-7-5004-626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 本書特色
人民代表大會與議會研究叢書采擷國內外有關民主代議制理論、憲政理論、選舉制度、立法制度等方面的優秀著作、論文、調研報告,有關制度建設和改革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等,也包括國外的優秀譯著。 本書是其系列之一的“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反就業歧視綜合研究報告、就業中的健康歧視研究報告、就業中的身份歧視研究報告——基于戶籍和地域的視角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 內容簡介
人民代表大會與議會研究叢書采擷國內外有關民主代議制理論、憲政理論、選舉制度、立法制度等方面的優秀著作、論文、調研報告,有關制度建設和改革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等,也包括國外的優秀譯著。
本書是其系列之一的“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反就業歧視綜合研究報告、就業中的健康歧視研究報告、就業中的身份歧視研究報告——基于戶籍和地域的視角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 目錄
引言:平等是我們的共同價值
一 什么是就業歧視
二 我們為什么要反就業歧視
三 中國就業歧視的現狀
四 就業歧視形成原因分析
五 反歧視的國際標準和國內制度及缺陷
六 促進就業機會平等的對策建議
第二部分 女性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
一 我國女性就業歧視現象
二 造成女性就業歧視的原因分析
三 女性就業歧視的判斷標準
四 現行法律框架與消除歧視對策
第三部分 就業中的健康歧視研究報告
引言
一 就業中健康歧視的研究范圍和方法
二 就業中健康歧視現狀的調查
三 反就業健康歧視相關法律政策的缺陷
四 反就業中健康歧視立法研究
第四部分 就業殘疾歧視研究報告
一 就業殘疾歧視的定義
二 就業殘疾歧視的現狀
三 保障殘疾人就業的法律及其存在的問題
四 消除就業殘疾歧視的建議
第五部分 就業中的身份歧視研究報告——基于戶籍和地域的視角
一 就業身份歧視現象的種類
二 對涉嫌就業身份歧視法規的梳理
三 就業身份歧視形成的原因
四 政府在消除就業身份歧視方面的努力
五 消除就業身份歧視的建議
第六部分 農民工就業歧視狀況的報告——一種基于身份的歧視
一 過去:農民工就業歧視制度的形成
二 現在:農民工就業歧視的變化
三 未來:反農民工就業歧視任重道遠
四 結語
第七部分 就業年齡歧視的研究報告
一 就業年齡歧視的調查方法
二 我國就業年齡歧視的現狀
三 年齡歧視帶來的危害和影響
四 國際社會反就業年齡歧視可借鑒的經驗
第八部分 工人就業中若干歧視問題研究
引言
一 法律保護的缺陷
二 就業待遇方面的歧視
三 勞動保障方面的歧視
四 工人再就業方面的歧視
五 消除工人就業中的歧視
第九部分 教育領域的反歧視研究
一 義務教育領域的歧視現象
二 高等教育領域的歧視現象
三 教育領域歧視產生的原因分析
四 教育領域反歧視的對策建議
第十部分 政治領域反歧視研究報告
前言
一 政治領域歧視認定
二 政治領域歧視現象考察
三 現有反歧視救濟制度考察
四 政治領域反歧視的建議
第十一部分 社會公共領域歧視研究報告
一 社會公共領域歧視的界定
二 公共產品服務中的歧視
三 社會公共產品提供中的歧視
四 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的其他歧視現象
五 社會公共領域歧視的成因及反歧視對策
第十二部分 對就業歧視行政法規規章清理報告
一 就業歧視的定義及判斷方法
二 戶籍歧視
三 政治生活領域中的歧視
四 性別歧視
五 年齡歧視和學歷歧視
六 社會生活領域中的歧視
結論
附件: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部分)
第十三部分 對就業歧視的地方性法規清理報告
一 緒論
二 地方性法規中涉嫌就業歧視的規定分析
三 關于反就業歧視立法的建議
附 中國十大城市就業歧視狀況問卷調查
一 樣本總體情況(A部分)
二 就業過程中的差別待遇(B部分)
三 就業領域中的其他差別待遇(C部分)
四 社會和政治生活領域中的差別待遇(D部分)
五 人們的主觀感覺與評價(E部分)
六 對歧視的認同與態度(F部分)
七 女性就業歧視狀況(專題分析)
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 作者簡介
蔡定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憲政研究所所長,兼職北京大學人民代表大會與議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江西新建縣人,曾務農,有多年軍旅生涯,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干事,1986年至2003年年底先后供職于全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秘書處秘書組,任職至副局長。先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喬治城大學、瑞典隆德大學、香港大學、國立新加坡大學等進行訪問、研究和講學。他是國內著名和有影響力的學者。主要從事憲政制度和中國法治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2002年評為“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