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殘殺光明 內容簡介
“恰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分娩過程:這是由我本人來生下我自己。過去生活中的我已經死亡,而新生的我還沒有誕生。”——于格·德蒙達朗拜爾
此書主題是作者在紐約旅居時遭受歹徒殘暴襲擊,雙目被硫酸侵蝕而成為盲人之先后經歷。以硫酸作為殘害之工具,過去在中國亦時而發生。我個人所知具體事實就有兩三件。可是受害者的切膚感受卻鮮為人知。此書中作者給予了令人震撼的描述,他肉體傷痛所面對之酷烈考驗,他精神如何墜入絕望深淵。又怎樣逐步適應生活困境,怎樣因生存欲望而激發生命搏斗。更值得指出是,此書不盡是見證性的寫實。作者出于法國望族世家,是位有文化修養之藝術家。他呈示了深度的內心歷程,在探求與轉變之中,他也享受到愛情之光照,甚至某種程度之歡愉。 ——法國著名華裔作家、詩人、書法家、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
一九七八年的一個深夜,紐約華盛頓廣場旁一條藝術家聚居的小巷里,兩名歹徒闖入了于格·德·蒙達朗拜爾德——一位法國貴族的后裔、才華橫溢的年輕藝術家的家。搏斗之中,于格的雙眼不幸被歹徒的硫酸潑中,從此,他的生活被徹底改變。疼痛的煎熬、憤怒、恐懼、焦慮以及未來的渺茫將他纏繞不休。雙目失明的藝術家經受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開始了漫長而痛苦重生之旅……
頑強的生命,神圣的愛情,*終讓他經過“再教育訓練”,在手杖與指尖下,尋找到一個新的空間。他努力適應著周圍的事物和外部生靈。做一名正常人是他生活的目標,讓生活充滿陽光是他生活的信條,騎馬、駕船、攀巖、旅行、寫作、授課……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跳得如此有力。
于格的自傳《殘殺光明》法語版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巨大轟動,在法國暢銷十六萬多冊。多家電視臺專訪,各大報紙爭相報道,曾先后被譯為英、德、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文字。在法國、意大利、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西班牙和瑞士等國,本書至今仍得到大眾喜愛。
殘殺光明 目錄
二 預兆
三 哈爾蘭瑪的伏都教 我的非洲父親阿奧
四 醫院以及人造眼淚
五 耶酥教父
六 望加錫
七 清理污垢
八 **次手術后我仍然保留雙目
九 我害怕會嚇著她
十 外部世界 厭惡的生活
十一 直走
十二 燈塔中心的再教育訓練
十三 孤獨
十四 瓦露赤卡
十五 沒有撞成碎片的墻壁
十六 巴黎 我的母親--優
十七 “閉上雙眼睡覺”
十八 禁錮強制協奏曲
十九 狂熱的愛情
二十 晝夜漫步
二十一 巴塞羅那之一,尖刻的注視
二十二 看不見的誘惑
二十三 偶然的臺球
二十四 切斷魔牛的咽喉
二十五 墨西哥 奇遇被淹沒
二十六 巴塞羅那之二,黑暗和關閉的迷宮
二十七 巴厘島,在一條開膛的船上扯起白帆
二十八 在爪哇海里清洗死亡
二十九 愛你,沙子沒能由黑變白
三十 黑夜盲行
三十一 新加坡 哈馬說到“鴉片”
三十二 火山的火焰驅散黑夜
譯者題跋
作者后記
殘殺光明 作者簡介
于格·德蒙達朗拜爾(Hugues de Montalembert),一九四三年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的一個貴族家庭。少年時博覽群書,精通繪畫,大學時就讀法律。自二十五歲起,拋棄優越的生活,闖蕩世界。在美國期間,曾從事拍攝紀錄片電影、記者、畫家等不同職業。一九七八年某日,在紐約住所遭兩名歹徒的襲擊,不幸失明,年僅三十五歲。經過痛苦的掙扎和努力,終于獲得新生。寫作、旅游成為他熱愛的活動,曾在中國西安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