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精)中華藝術通史2:夏商周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077038
- 條形碼:9787303077038 ; 978-7-303-0770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中華藝術通史2:夏商周卷 內容簡介
本卷是《中華藝術通史》的第二卷。夏商周三代是中國古史上的青銅時代,又是迥異于原始社會的世襲奴隸制時代。這是中華文明由初步定型到繁榮興盛的時期。中華民族發生了偉大歷史變革,創造了驚人的文化成就,在生產方式、社會結構、思想文化各個領域,開拓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歷史發展道路。在藝術創造方面,則以飽滿充沛的激情,豐富瑰麗的想象,使青銅藝術為代表的空間藝術和樂舞藝術為代表的時間藝術,創造了無數輝耀千古的經典杰作,為中華藝術的發展確立了基調,奠定了深厚基礎。
夏商周藝術對于原始社會,特別是原始社會后期新石器時代的藝術精神與藝術傳統,既有所繼承,又發生了根本變革與轉型,創造出青銅時代特有的藝術。它在中華藝術發展史上,確立了“禮樂藝術”這種全新的藝術歷史類型,在整個中華藝術發展史上,聳立起**個古典藝術的高峰。青銅藝術和樂舞藝術是當時成就*為顯著的兩大領域。莊嚴雄渾的青銅禮器、神秘莫測的青銅像設、生動自由的青銅飾件、構圖謹嚴的青銅裝飾藝術,是三代青銅藝術成就的生動體現;“六代舞”、“六小舞”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編磬和鐘磬銘文所呈現的器樂藝術和樂律學成就,是三代樂舞藝術成就的主要代表。詩歌藝術,產生了《詩經》《楚辭》兩部經典性的詩歌集,成為歷代詩人、藝術家所皈依的范本。書畫藝術、建筑藝術及玉石、陶瓷、漆器等工藝藝術領域,也得到很大發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夏商周藝術所體現的禮樂一體、藝術與實用相結合、文質統一的藝術思想及”中和”藝術精神,對其后兩千多年中華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由孔子創立的儒家藝術思想和老子、莊子創立的道家藝術思想,是中國古代所產生的*重要的兩大藝術思想體系。儒家藝術思想和道家藝術思想既互相對立、相互駁難,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匯成中國藝術精神的主流和主干。
(精)中華藝術通史2:夏商周卷 目錄
**節 夏商周藝術的社會、文化背景
一、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
二、奴隸制社會的形成、繁盛、解體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三、禮樂文化的形成與演變
第二節 夏商周藝術的基本特點與演化
一、嶄新藝術歷史類型的確立
二、夏商周藝術總體風格的與世推移
三、夏商周藝術種類由混合到分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夏商周藝術的光輝成就與歷史地位
一、樂舞、青銅器的輝煌成就
二、《詩經》《楚辭》的不朽價值
三、成就各異的其他門類
四、中國藝術思想基本傳統的形成
**章 夏商周樂舞藝術概述
**節 夏代樂舞
一、歌頌大禹的樂舞《大夏》
二、關于樂舞《九韶》的傳說
三、啟、桀的縱情享樂
四、中原王朝與周邊部族的樂舞交流
第二節 商代樂舞
一、商代的祭祀樂舞
二、商王及貴族奢侈享用的樂舞
第三節 西周樂舞
一、周代禮樂制度的建立
二、樂舞機構與樂舞等級制度
第四節 春秋樂舞
一、“禮崩樂壞”的同時樂舞走向絢爛
二、樂工與樂官
第五節 戰國樂舞
一、雅樂的進一步敗落與俗樂的全面繁榮
二、民間樂舞的繁榮景象
三、舞蹈藝術的新成就
第二章 夏商周歌曲與歌唱藝術
**節 夏商時代的歌曲
一、夏代以前的歌曲
二、傳說中的夏代歌曲
三、商代的歌曲
第二節 西周和春秋時期的歌曲藝術(上)
一、《詩經》是西周至春秋的歌詞總集
二、《詩經》歌曲的主要種類
三、關于《詩經》歌曲曲式的若干推測
四、《詩經》歌曲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
五、《詩經》歌曲的多種風格及演唱形式
第三節 西周和春秋時期的歌曲藝術(下)
一、春秋時期的其他民間歌曲
二、喜愛歌唱的孔子和他在樂舞教育方面的重大成就
第四節 戰國時期的聲樂藝術
一、民間歌唱的繁榮
二、戰國民間著名歌手的出現
三、《楚辭》歌曲
四、歌唱技術的理論歸納
第三章 夏商周器樂藝術
**節 夏商器樂和樂器概況
一、夏代的器樂與樂器
二、商代器樂與樂器概況
第二節 西周器樂及樂器發展概況
一、八音分類與《詩經》中的樂器
二、從考古材料看西周的樂器
三、西周樂器在音樂聲學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器樂發展概況
一、“禮崩樂壞”與金石之樂的大發展
二、蓬勃發展的民間器樂
三、獨樹一幟的琴樂
四、器樂與樂器的多方面發展
五、先秦音樂文化的光輝代表曾侯乙墓樂器
第四章 夏商周樂律及其理論發展
**節 樂律的初步形成與早期發展
一、遠古至夏代音系列的形成
二、商代樂律的發展
第二節 西周時期樂律學理論的形成
一、十二律的發明
二、西周編鐘的音列與音律
三、周代“旋相為宮”的記載
第三節 春秋時期的樂律學進展
一、“宮、商、角、徵、羽”五聲階名的出現
二、伶州鳩論樂體現的西周至春秋時的樂律學認識
第四節 戰國時期樂律學的光輝成就
一、三分損益法的理論闡述
二、五聲音階仍居主導地位
三、曾侯乙墓樂器和樂律銘文展現的先秦樂律學輝煌成就
四、湖北江陵雨臺山戰國中期楚墓出土竹律
第五章 中國青銅藝術概說
**節 中國青銅藝術的起源與傳統特征的形成
一、青銅藝術的產生
二、中國青銅藝術傳統的形成
第二節 青銅藝術的發展歷程
一、關于中國青銅藝術分期的幾種意見
二、青銅藝術發展演變的分期
三、中國青銅藝術演變的特點和原因
第三節 中國青銅藝術的地域差異
一、植根于黃土地上的中原青銅藝術
二、散發著草原氣息的北方青銅藝術
三、水澤山林孕育的南方系青銅器
第六章 中國青銅藝術類說
**節 莊嚴雄渾的青銅禮器
一、以鼎為主體的立足器造型
二、莊重對稱的圈足器造型
三、別具深意的不對稱造型
四、形象生動的動物造型
第二節 神秘莫測的青銅像設
一、面目詭異的青銅神像
二、高雅肅穆的青銅人像
三、兩種含義的青銅動物造像
四、具有象征意義的青銅神樹
第三節 生動自由的青銅飾件
一、雄渾夸張的神獸造型構件
二、造型逼真的動物造型構件
三、輕盈剔透的青銅帶具裝飾
第四節 構圖謹嚴的青銅裝飾藝術
一、青銅器裝飾的主要手法
二、青銅器紋樣的基本種類
第七章 夏商周工藝美術
**節 夏商周玉石工藝
一、玉石雕刻發展的高峰
二、夏商周玉石器的種類
三、夏商周玉石雕刻藝術的成就
第二節 夏商周漆器工藝
一、中國漆器的產生與發展
二、莊嚴凝重的古典漆器藝術
三、絢麗多姿的東周漆器藝術
第三節 夏商周陶瓷藝術
一、中原陶器藝術的新創造
二、北方彩(繪)陶藝術的變化
三、南方陶瓷藝術的大崛起
第八章 夏商周書法與繪畫
**節 豐富多樣的書寫藝術
一、從文字發明到書寫藝術產生
二、夏商周書寫藝術的三種形式
三、夏商周書寫藝術的發展演變
四、夏商周書寫藝術的總體特征
第二節 古拙質樸的繪畫藝術
一、夏商周繪畫的種類和形式
二、夏商周繪畫藝術的成就和特點
第九章 夏商周建筑藝術
**節 中國建筑基本特征的形成
一、開啟中國建筑傳統的夏商周
二、夏商周建筑藝術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趨于多樣的夏商周建筑種類
一、制度嚴密的城邑規劃
二、逐漸壯闊的宮室建筑
三、剛剛萌生的園林藝術
第三節 夏商周建筑的藝術風格
一、土木為主的材質運用
二、勢態并重的屋頂造型
三、色質兼顧的建筑裝修
第十章 諸子百家的藝術思想
**節 孔子以前的主要藝術思想
一、樂、詩的“耀德”、“為禮”、“言志”功能
二、論藝術之“和”
三、藝術評論的萌芽
第二節 孔子與儒家藝術思想
一、孔子對西周以來藝術思想的總結與改造
二、孔子藝術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孔子及儒家藝術思想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節 老子與墨子的藝術思想
一、老子的藝術思想
二、墨子的“非樂”思想
第四節 莊子與道家的藝術思想
一、莊子對道家藝術思想的貢獻
二、莊子對禮樂和世俗藝術的否定與批判
三、論“道”與美
四、莊子論*高藝術境界“天樂”
五、貴真返情的藝術主張
六、道與技、道與藝、意與言
七、道家藝術思想在中國藝術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五節 孟子、荀子對儒家藝術思想的發展
一、孟子的藝術思想
二、荀子與《樂論》的系統藝術理論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